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歷史
>
八年級
>
八年級歷史上冊社會生活的變化課時檢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八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選擇題
[2014?潛江]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強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辮子和女子停止纏足的做法逐漸被人們接受。這種情況最早應該發(fā)生在( A )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變法后
C.新文化運動后 D.五四運動后
[2014?海南]下圖生動再現(xiàn)了“剪辮子”的歷史情境,它應該發(fā)生在 ( A )
A. 辛亥革命時期 B. 洋務運動時期
C. 五四運動時期 D. 北伐戰(zhàn)爭時期
[2014?南京]辛亥革命后,隨著民主平等思想的進一步傳播,愚昧落后的社會習俗逐漸得到改變。下列體現(xiàn)這一改變的是( B )
A.稱“老爺” B.行握手禮 C.纏足 D.穿翎頂補服
[2014?衡陽]中國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傳入而豐富起來。以下場景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 )
A.李鴻章用網(wǎng)絡通告《馬關條約》內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輪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張謇的公館夜晚電燈通明
D.蔣介石乘飛機到西安督促張學良剿共
[2014?河南]近代社會政治革新與風俗的變遷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國初年社會風尚變化的是( D )
A.披件西洋衣,穿雙西式履
B.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C.宣讀婚誓,互抉約指,攜手同歸
D.小腳一雙三寸蓮,作揖跪拜大人前
[2014?清遠]1840年后隨著中國閉關自守大門的打破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闖入,近代文明也傳入中國,下列屬于近代文明的是( A )
①輪船、火車 ②電報、電話 ③照相、看電影、跳交誼舞 ④三跪九叩之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④
[2014?六盤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圖片中,帶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A )
中山裝 握手禮 剪辮子 廢止纏足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14?株洲]隨看中國近代化的進程逐步推進,中外聯(lián)系日益增多,人們的社會生活隨之發(fā)生變化。下列場景不可能出現(xiàn)在近代中國的是( D )
非選擇題
[2014?新疆]孫中山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的強力推進者和社會風俗的積極變革者。據(jù)此回答:
(1)為締造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在1905年建立的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是什么?1911年,他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什么歷史意義?
(2)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其中反映資產(chǎn)階級在經(jīng)濟上要求的主張是什么?
(3)舉兩例說明辛亥革命后社會風俗發(fā)生的變化。
(4)你認為孫中山先生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1)①中國同盟會。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三民主義(或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生主義(或平均地權)。
(3)①男子剪掉辮子,女子停止纏足;②用新式禮服代替過去的官服,中山裝、西裝、旗袍等開始流行;③廢除跪拜禮,代之 以鞠躬、握手禮;④取消“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答出兩例即可)
(4)提示:為振興中華民族而自強不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堅持理想信念的品質;反對列強侵略和軍閥割據(jù),爭取國家統(tǒng)一和平的愛國主義精 神;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4?荊門]同學們開展“中國近代交通變遷”的歷史探究學習,有兩首《詠火輪車》的竹枝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輪隨鐵路與周旋,飛往吳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機器巧,艷傳陸地可行船!薄盎疖嚠斎者_吳淞,女伴遨游興致濃。今日司空都見慣,滬寧(滬,指上海;寧,指南京——引者注)來去也從容!
回答:
(1)這兩首竹枝詞記述的是中國近代哪一種交通工具運行時的情景?
(2)該交通工具的出現(xiàn)在中國近代產(chǎn)生了哪些積極影響?(回答兩條即可)
(1)火車。
(2)促進了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提高了人們的出行速度;有利于人口的流動;促進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鐵路沿線及周邊地區(qū)的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知識信息的傳播;有利于鐵路沿線城市的興起;帶動了與鐵路運輸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沖擊了傳統(tǒng)的運輸業(yè);沖擊了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促進了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等。
[2014?龍東]孫中山是海峽兩岸共同尊崇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貢獻是了辛亥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為此海峽兩岸將要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閱讀,回答問題。
一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同盟會革命綱領》
材料二 1911年10月10日,工程營革命黨人正在為起義做準備,被一位反動排長發(fā)現(xiàn)后提前起義,迅速占領了楚望臺軍械庫,奪取槍支彈藥,隨后,起義軍匯集起來猛攻湖廣總督衙門……
————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
材料三 孫中山認為“帝制從此不存留于中國之內,民國的目的亦已達到”,遂向參議院請辭臨時大總統(tǒng),并推薦說:“清帝退位,南北統(tǒng)一,袁君之力實多!
———《大漢報》歷史記略
(1)依據(jù)材料一,說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這次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你知道它的名稱嗎
(3)根據(jù)材料三,你能得到哪兩個歷史信息?
(4)你知道下列哪些舊習俗是辛亥革命后被廢除的嗎( )
①跪拜禮 ②女子纏足 ③男子留發(fā)辮 ④“老爺”“大人”的稱呼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三民主義。
(2)武昌起義。
(3)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4)D
第二十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選擇題:
(2010河南,7)近代以來,人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下列現(xiàn)象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A.1909年,張某乘坐火車,行駛在中國人自己設計修筑的鐵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參加了科舉考試
C.1911年,王某通過《中報》獲得了武昌起義的消息
D.1912年.趙某穿著中山裝參加了一個重要宴會
(2010安徽蕪湖,4) 下列有關近代前期社會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實的一項是
A.周某在《申報》上讀到《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非常氣憤
B.戊戌變法期間,鄭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C.吳某乘坐火車,沿京張鐵路進京,參加科舉考試
D.《辛丑條約》簽訂后,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2010內蒙古包頭,3)在1905年的《申報》中可以閱讀到的信息有( )
①廢止科舉考試 ②創(chuàng)立中國同盟會 ③京張鐵路通車 ④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拍攝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 湖北孝感,17.)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中的“戊戌”、“辛丑”、“辛亥”使用了
A.公元紀年法 B.干支紀年法 C.帝號紀年法 D.民國紀年法
(2010山東濟寧,17)一部反映19世紀末期中國某富商家族興衰歷史的電視劇正在熱播,劇中有這樣幾組鏡頭,你認為其中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 )
A.鏡頭一:商人到廣州日本人開設的工廠給談生意
B.鏡頭二:商人的兒子在京師 大學堂讀書
C.鏡頭三:商人正在讀《新青年》,了解新聞
D.鏡頭四:商人家住北京東交民巷
非選擇題:
(2010安徽中考,12)社會變遷彰顯時代的進步。
⑴在中國,以“君”、“先生”來取代“大人”、“老爺”等稱呼得益于_________革命。
12. ⑴辛亥
8年級 上冊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考點1: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 出現(xiàn) 八上P104-105 能力要求:識記
在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看電影照相 B.坐火車、汽車出行 C.拍電影打電話 D.用電腦上網(wǎng)聊天
[參考答案]D[09黔東南州]第7題
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員不可能做到的是
A.閱讀《申報》 B.參觀“輪船招商局”
C.買一本商務印書館編印的書籍 D.觀看無聲電影《定軍山》
[參考答案]D [08玉林中考]第6題
假如你生活在中國近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
A.有人乘火車旅游 B.有人在電影院看電影
C.有人在網(wǎng)吧聊天 D.有人在照相館拍婚紗照
[參考答案]C [08長沙學業(yè)]第17題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經(jīng)歷:
A.乘輪船.火車出行 B.使用無線電話與親友聯(lián)系
C.翻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字典 D.閱讀<<申報>>了解國內外大事
[參考答案]B [08山東中考]第8題
小明的爺爺生活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下列生活他不可能享受的是
A坐火車去旅游 B到照相館去照相 C去電影院看電影 D上網(wǎng)查資料
[參考答案]D [2007年岳陽中考] 第12題
1901年清政府某官員要給遠在武昌的湖廣總督發(fā)送消息 ,下列傳遞方式中能夠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乘飛機 B.發(fā)電報 C.坐火車 D.乘輪船
[參考答案]B [08河北中考]第12題
在近代,隨著國門被打開,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目睹了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他們可能看到中國人: ①乘火車探親訪友 ②坐輪船出國留學 ③陪朋友看電影 ④陪家人看電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參考答案]A [2007年湘潭中考] 第17題
19世紀末在上海,①一身穿中山裝的男子②到某一照相館拍了張照片,③接著看了場名為《定軍山》的電影,④后坐火車回家了。這段描述中,與史實不相符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參考答案]B [2007年連云區(qū)調研] 第13題
1913年,實業(yè)家張謇的大生紗廠要了解江漢平原的棉花等級、棉花價格等相關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輪船到湖北實地考察 B.在《申報》刊登有關廣告
C.拍電報了解行情 D.郵寄信件了解行情
[參考答案]C [2007年荊州中考] 第2題
下列現(xiàn)象和近代前期的社會生活有 關,其中一項的敘述有知識性錯誤,它是
A.張某在閱讀《申報》是獲知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B.劉某乘坐火車,沿著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C.戊戌變法期間,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D.《辛丑條約》簽訂后,王某一家被迫從世 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參考答案]B[06年河南中考]第3題
晚清大臣李鴻章為辦理外交事務曾多次出國訪問,下列交通工具中,他無緣選擇乘坐的是
A.汽車 B.飛機 C.輪船 D.火車
[參考答案]B[06年安徽非課改區(qū)]第3題
右圖是清朝光緒十三年(1887年)國文教科書中的一頁。對圖文蘊含信息歸納完整的是?
①中國當時教學中已經(jīng)開始講授近代科學知識 ②當時中國已經(jīng)使用電話,但并不普及
③電話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方式 ④當時電話已走進中國千家萬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參考答案]C[06年沈陽中考]第8題
在中國近代社會中,人們用手機發(fā)送短信和上網(wǎng)是娛樂新時尚。
[參考答案] × [09耒陽中考]第30題
●考點2:《申報》、商務印書館 八上P106 能力要求:識記
報刊已成為大眾傳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大眾傳媒的的先驅——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yè)報紙是
A.《海國圖志》 B.《新青年》 C.《申報》 D.《人民日報》
[參考答案] C[09濱州中考]第9題
下列哪一社會現(xiàn)象,在當時的中國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A.1905年,一位中國商人在北京東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頭,一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熱烈握手
C.1917年,張謇的大生紗廠生產(chǎn)和銷售業(yè)績良好
D.1919年6月,《申報》報道了上海工人罷工的情況
[參考答案]A [2007年河南中考] 第4題
當閱讀《蒼梧晚報》時,我們能夠聯(lián)想到中國大眾傳播媒體的先驅是
A.《申報》 B.《邸報》 C.《民報》 D.《新青年》
[參考答案]A [2007年連云港中考] 第21題
辛亥革命后,在全國發(fā)行的報刊中,以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 ▲ 》最為著名。
[參考答案] 申報 [09內江中考]第34題
同學們經(jīng)常查閱的《新華字典》等字、詞典,有相當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的。這一機構是
A《申報》社 B京師大學堂 C《民報》社 D商務印書館
[參考答案]D [2007年海南中考] 第27題
●考點3: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謂 八上P106-107 能力要求:識記
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是
A.在城市看電影 B.有錢人家拍照片
C.市民穿新式禮服 D.成年男子留長辮
[參考答案]D [08荊門學業(yè)]第2題
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是
A.看電影 B.穿西裝 C.男子留長辮 D.拍照片
[參考答案]C [2007年濱州中考] 第21題
圖3這一場景最早出現(xiàn)在
A.辛亥革命后 B.新文化運動后 C.五四運動后 D.新中國成立后
[參考答案] A[09南京中考]第15題
電視劇《闖關東》中曾有傳武兄弟剪辮子的情節(jié),請問民國政府頒布剪辮令是在
A.洋務運動期間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期間 C.戊戌變法期間 D.辛亥革命后
[參考答案][08泰安中考]第6題
1915年,吳老太爺從浙江紹興來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樓里,穿著高開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輪船往來于黃埔江上,汽車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報》刊登了身著中山裝的男士照片
D.拖著長辮的男人正在用歐元購買“洋油”和“洋布”
[參考答案]D[08安徽高中]第11題
中華民國建立后,明令廢除“大人”、“老爺”等稱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職相稱。此外,各政黨團體內部一般稱“同志”。對婦女則根據(jù)年齡、身份的不同分別稱夫人、女士、小姐等。這種社會習俗的變化主要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出現(xiàn)的什么新觀念
A.平等觀念 B.民主觀念 C.自由觀念 D.等級觀念
[參考答案] A[09孝感中考]第21題
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經(jīng)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當時的上海某政府官員,你不可能
A. 坐輪船.火車去北京購買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禮.稱 “老爺”
C. 發(fā)電報問候親人.與朋友照相 D. 在報紙上看新聞.休閑時看電影
[參考答案]B[08資陽中考]第22題
以下不屬于民國政府時期社會習俗方面巨大變化的是
A.強令男子剪掉辮子 B.中山裝成為那時最具特色的服裝
C.廢除科舉制度 D.革除“大人”“老爺”等前清官場的稱呼
[參考答案]C [2007年南陽宛城區(qū)中考] 第5題
社會習俗的變化深刻反映出時代的變遷,右圖所示的服裝開始出現(xiàn)在
A.鴉片戰(zhàn)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戊戌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后
[參考答案]D [2007年安徽中考] 第3題
在全國政協(xié)十 一屆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強調要辦好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動。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積極籌備紀念活動。玉林市某校歷史學習興趣小組決定以“辛亥革命”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現(xiàn)邀請你一起參加。
【探究一】知識回顧
(1)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哪一個?辛亥革命首先爆發(fā)于哪個。科渥钪饕念I導人是誰?(3分)
(2)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1分)
【探究二】資料收集
以下是三位同學收集到的資料。
甲: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眾“至今剪辮子者甚稀” ⑥“自強”、“求富”
丙:⑦“獎勵和保護工商業(yè),鼓勵人民興辦實業(yè)” ⑧“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請認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資料,選擇最恰當?shù)娜椞钊胂卤硐鄳恢茫懗鼋Y論。(4分 )
辛亥革命的積極影響相關資料(填序號)結論
政治方面④
經(jīng)濟方面
思想觀念方面
社會生活方面
【探究四】深入研究
(4)材料⑤對研究辛亥革命有何價值?請談談你的看法。(1分)
【探究五】探究
(5)通過以上的探究,你學到了什么歷史學習的方法?(1分)
[參考答案] [09玉林中考]第15題
(1)2014年;(1分) 湖北。唬1分) 孫中山。(1分)
(2)三民主義。(1分)
(3)
辛亥革命的積極影響相關資料(填序號)結論
政治方面④辛亥革命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意思相近,答對1點即可得1分)
經(jīng)濟方面⑦
思想觀念方面⑧
社會生活方面①
(4)答:價值:可以說明辛亥革命沒有充分發(fā)動群眾,是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可以說明辛亥革命后,相當一 部分人思想依然很保守;可以說明封建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可以說明辛亥革命的影響有限。(意思相同或相近,答對1點即可得1分)
(5)答:方法:要從整體來分析歷史事件;要一分為二分析歷史事件,要對資料進行辨析;要論從史出;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有主見;要學會 合作學習;要學以致用;要關注社會熱點。(只要從歷史
學習方法
角度回答,合理即可得1分)
○
“勝地無須秉 燭行,圓珠替月倍分明。何須浪擲金錢買,海上天開不夜城!薄皷|西遙隔語言通,此器名稱德律風。滬上巨商裝設廣,幾如面話一堂中!19世紀晚期上海出現(xiàn)的上述新科技產(chǎn)品的科學理論前提是
A.經(jīng)典力學基本體系的建立 B.相對論的提出
C.生物進化理論的提出 D.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
[參考答案]D[08廣安中考]第3題
材料分析題
中國近代史既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是中國追隨世界歷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歷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學士徐桐對有人把美國翻譯成“美利堅”十分惱火,說我們中國什么都是美的,美國還有什么“美”的?我們中國什么都順利,美國還有什么可“利”的?我們帝國軍隊的兵器無所不堅,美國還有什么可“堅”嗎?——劉成禺《世載堂雜憶》
材料二:“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薄逗鴪D志?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設立“京師同文館”,培養(yǎng)外語和外交人才。學生最多時達120人,主要學習外文,聘有外籍老師任教。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5頁
材料四:上海輪船招商局創(chuàng)立后三年內,外輪損失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開辦后,海南海關每年進口洋布減少十五萬匹。
材料五: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chǎn)、言論、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統(tǒng)治者是怎樣認識清王朝和世界的?對此你是如何評價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誰的什么思想主張?(1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別的活動?從這兩則材料來看,他們的活動有什么作用?(3分)
(4)根據(jù)材料五的內容分析,它體現(xiàn)了中國在近代化過程中的哪些主要進步?(2分)
[參考答案](1)認為清朝是“天朝大國”,對世界一無所知。(2分)這是一種虛驕自大,閉目塞聽(閉關自守)的愚昧思想。影響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導致中國落后于世界。(2分)
(2)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用來抵抗外國侵略)的思想。(1分)
(3)洋務派。(1分)作用:培養(yǎng)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從而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jīng)濟勢力的擴張。(2分)
(4)人民享有國家主權,各民族自由平等。(2分)
[06年常德中考]第41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61245.html
相關閱讀:
八年級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上一篇:
八年級歷史上冊達標測試題(附答案)
下一篇:
初二歷史第15課 “寧為戰(zhàn)死鬼,不作亡國奴”檢測試題及答案
相關主題
八年級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題(北師大版)
八年級歷史〈寧為戰(zhàn)死鬼,不做亡國奴〉課時檢測題及答案
初二上冊歷史第二課中華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測試題
2013年秋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測試題(川教版)
八年級歷史下冊基礎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收復新疆課時檢測試題(含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基礎練習題(含答案)
初二歷史第14課 難忘九一八練習題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末模擬試題(帶
一、單項:(下列各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你將所選選項題號填在下表對應的題……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七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新泰實驗中學2013-2014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七單元學案 第21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
2013年秋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測試題(川教
2013年秋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 滿分:50分限時:50分鐘 得分: 一、:(每小題2分,共20分……
八年級歷史下冊基礎練習題(附答案)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得分: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3……
八年級歷史下冊基礎練習題(帶參考答案)
基礎練習 1.提出“實業(yè)救國”口號的近代工業(yè)家是 ( ) A.榮宗敬 B.張之洞 C.張謇 D.……
相關閱讀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練習題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5-7單元復習題
八年級歷史收復新疆同步練習(有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基礎練習題(帶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過關測試題(帶答
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檢測試題(帶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含
紅軍不怕遠征難同步練習(帶答案)
年初二上冊歷史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