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學情調研綜合Ⅰ試題物 理 部 分一、(每小題2分,共24分)1.如圖所示,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工具是
2.如圖所示實驗或事例,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時間越短功率越大B.在相同的時間內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C.功率大的機械比功率小的機械做功一定多 D.有力作用在運動的物體上,力—定對物體做功4.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它,工人師傅小波和小新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將同樣的物體搬上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5.三個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詳,如圖所示,甲圖中和尚們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兩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兩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乙圖中水桶B向下沉,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將他的肩往后移動一點距離B.乙圖中水桶B向下沉,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將后面水桶B往前移動一點距離C.丙圖中小和尚為減輕瘦和尚的負擔,可以讓瘦和尚往前移動一點距離D.丙圖中小和尚為減輕瘦和尚的負擔,可以將水桶往前移動一點距離6.如圖的剪刀剪紙機械效率為80% ,這表示A.若作用在剪刀的動力是1N,則阻力是0.8NB.若作用在剪刀的動力做功1J,則有0.8J 的功用于剪紙C.若作用在剪刀的動力做功1J,則有0.2J 的功用于剪紙D.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則動力是0.8N7.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內能增大,一定從外界吸收熱量B.汽油機在做功沖程中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物體內能減小時,溫度可能不變D.鋸條鋸木板時,鋸條的內能增加,木板的內能減少 8.如圖所示,小明從滑梯上下滑,在這一過程中,他的A.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B.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C.機械能保持不變D.機械能一定減少9.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同學們用酒精燈同時開始均勻加熱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較強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物質的種類決定的C.實驗中,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D.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1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燈泡串聯(lián)B.電流表測的是總電流C.電流表測的是L1的電流D.電流表測的是L2的電流11.電冰箱的壓縮機(電動機)是由溫控開關控制的,冷藏室中的照明燈是由冰箱門控制的(開門燈亮、關門燈滅)。在如圖所示的電路圖中,符合上述特點的是 12.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150N的物體勻速提升1,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C.總功一定是250J D.動滑輪重一定是100N二、題(每空1分,共29分)13.如圖A所示的兩種剪刀,正常使用時為了少移動距離,應使用 ▲ 剪刀(填“甲”或“乙”);這兩種剪刀在使用時都不能省 ▲ ;如圖B所示,工程車上的起重臂就是一個杠桿,使用它的好處是能夠省 ▲ ;如圖C所示,A裝置是 ▲ 滑輪,它的實質是一個 ▲ 。
14.如圖所示是列車上常用的手推車,車內貨物均勻擺放。車前行,需經(jīng)過障礙物。當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若車和貨物總重200N,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2:3,則售貨員作用在上動力為 ▲ N。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豎直向上提,這時支點是 ▲ (選填“A”、“B”或“C”)點,這種情況下,可以視為 ▲ 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15.汽車散熱器常用水作為冷卻劑,這是利用了水的 ▲ 較大的性質;“鉆木”能“取火”,說明 ▲ 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烤火”能“取暖”,說明 ▲ 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16.內燃機的四個沖程中有兩個沖程發(fā)生了能量的轉化,一是壓縮沖程,二是 ▲ 沖程。如圖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的 ▲ 沖程,該沖程是將 ▲ 能轉化為 ▲ 能.17.①如圖,要使L1、L2組成串聯(lián)電路,則閉合開關 ▲ ,要使L1、L2 組成并聯(lián)電路,則閉合開關 ▲ ,開關 ▲ 不能同時閉合,否則會發(fā)生 ▲ 損壞電。②如圖甲所示電路,當S閉合時,兩個電壓表的指針位置均為乙圖所示,,則則L1兩端的電壓為 ▲ V,L2兩端的電壓為 ▲ V。18.用一只水桶到井中提水,并提到井口,第一次提半桶水,機械效率為η1做的額外功為W1;第二次提滿桶水,機械效率為η2做的額外功為W2,則W1 ▲ W2,η1 ▲ η2。19.“可燃冰”作為新型能,有著巨大的開發(fā)使用潛力,同等條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達到煤氣的數(shù)十倍,說明“可燃冰”的 ▲ 很大。以10倍的關系粗略計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 J,可以使 ▲ Kg的水從20℃加熱至60℃。 20.如圖所示,在測定杠桿機械效率實驗中,使物塊緩慢上升至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 ▲ N。測力計上升的高度S為0.2,物塊重G為1.5N,物塊上升的高度h為0.3,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 %,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是 ▲ 。三、解答題(8分+6分+8分+4分+4分+5分+4分+8分,計47分)21.(8分)作圖(1)如圖所示,O點為杠桿的支點,畫出力F1的力臂
(2)利用圖中的滑輪組提升重物,請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3)甲、乙兩個房間相距較遠,要求兩房間任何一方的工作人員閉合開關,都能使對方的電鈴發(fā)聲,電在甲房間。設計出電路圖。
(4)如圖所示的曲棒ABC可繞A點的轉軸轉動,請畫出要使曲棒ABC在圖中位置保持平衡時所需最小動力的示意圖。
22.(6分)某家庭需要將50kg、20℃的水加熱到60℃作為生活用熱水,他們利用煤氣灶燒水,需燃燒0.8kg煤氣。已知煤氣的熱值q=4.2×107J/kg,水的比熱容c=4.2×103J(kg•℃)。求:(1)50 kg、20℃的水加熱到60℃需吸收的熱量;(2)完全燃燒0.8kg煤氣放出的熱量;(3)煤氣灶煤氣燃燒的效率。23.(8分)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重為230N的建材從地面勻速送到6高處,所用拉力為125N,時間為20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總功;(3)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4)工人做功的功率。
24.(4分)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的速度、質量關系”的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如圖所示。(1)本研究對象是 ▲ 。(小車/木塊)(2)小車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塊被撞擊得越遠,研究表明:當 ▲ 一定時,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 ▲ 有關。(3)木塊在甲、乙兩次移動過程受到摩擦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 ▲ f乙(“>”、“=”、“<”)。
25.(4分)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杠桿支點的兩邊分別掛上鉤碼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如圖甲所示,為使水平位置,應將右端螺母向 ▲ (選填“左”或“右”)移動,如圖乙將杠桿調至水平位置目是為了方便測量 ▲ 。 (2)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數(shù)據(jù)為 ▲ N。(3)有的同學按現(xiàn)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边@個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原因是實驗過程中 ▲ (填序號)。A.沒有改變力的大小B.沒有改變力的方向C.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D.實驗次數(shù)較少,結論具有偶然性26.(5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滑輪組機械效率,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實驗時,應沿豎直方向 ▲ 拉動彈簧測力計。(2)第2次實驗中,拉力做的總功是 ▲ J,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 ▲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3)由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兩次機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27.(4分)為比較酒精和碎紙片這兩種燃料的熱值,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將一定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分別放入兩個燃燒皿中,點燃它們,分別給兩個相同的燒杯中裝有質量相同的水加熱,直至完全燃燒.(1)小明設計了一張記錄數(shù)據(jù)表格,其中①②項內容漏寫了,請你幫他補充完整。(2)實驗后根據(jù)數(shù)據(jù)利用公式Q=c△t算出了水吸收熱量,結合“10g酒精”這一數(shù)據(jù),算出了酒精熱值,算出的酒精熱值 ▲ (可靠/不可靠),請說明理由 ▲ 。
28.(8分)小明和小亮在操場上玩耍時發(fā)現(xiàn)水平拋出的幾個物體落地的時間有差異,善于觀察的他們想到水平拋出物體的這個“落地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思考討論后他們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與拋出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與水平拋出的速度有關; 猜想三:與水平拋出點的離地高度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他們從探究實驗室借能控制發(fā)射速度的彈射器、兩個質量不同的小鋼球、刻度尺、電子秒表等實驗器材,依照物理學中的科學方法,在老師的幫助下按照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法進行了實驗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序號鋼球質量/g拋出點離地高度h/水平拋出的速度v/(/s)落地時間t/s落地點與拋出點的水平距離x/110210.640.64220210.640.64310220.641.28410420.911.82請你通過分析回以下問題: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實驗序號為 ▲ 兩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實驗序號為 ▲ 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3)為了驗證猜想三,應選用實驗序號為 ▲ 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4)可以得出實驗結論:水平拋出的鋼球落地時間與 ▲有關,與 ▲和 ▲ 無關.同時還可以得出“落地點與拋出點的水平距離與 ▲ 和 ▲ 有關”的實驗結論.
九年級物理參考答案一、選擇(24分)1——5CDBCD6——10 BCDDC11——12 DA二、(每空1分,計29分)13. 乙 功 距離 定 等臂杠桿14. 300B省力15. 比熱(比熱容)做功熱傳遞16. 做功做功內機械17. ⑴S3S1S2S1S2S3 短路⑵1.24.818. 二<19. 熱值4.2×1082500 20. 2.590杠桿自重(轉軸處摩擦)三、解答題(47分)21. (8分)略22. (6分)⑴ Q吸=cot=8.4×106 J⑵Q放=q.=3.36×107J(3) =25%23. (8分)⑴W有用=GH=1380J⑶ =92%⑵⑶W總=1500J⑷P=75W24. (4分)⑴小車⑵質量速度⑶=25. (4分)⑴右力臂⑵1⑶B26. (5分)⑴勻速⑵0.720.683.3%⑶所掛鉤碼重不同27. (4分)⑴①加熱后水溫/℃②10g碎紙片⑵不可靠燃料燃燒放出熱量沒有全部被水吸收 28. (8分)⑴①②⑵①③⑶③④⑷離地高度質量速度速度離地高度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