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illiam Ramsay (1852~1916)英國化學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格拉斯哥,1916年7月23日卒于白金漢郡海威科姆。1866年入格拉斯哥大學,1869年始攻讀化學, 1870年畢業(yè)后留學德國。1872年在蒂賓根大學因研究硝基苯甲酸獲哲學博士學位。1880~1887年,任布里斯托爾大學化學教授,1887~1913年,任倫敦大學化學教授。1888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拉姆齊最初研究有機化學, 后來研究物理化學。 在1874~1880年,主要從事吡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并于1877年合成了吡啶。1880~1894年,主要研究液體的蒸氣壓、臨界狀態(tài)及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1894年他和瑞利合作,發(fā)現(xiàn)氬。1895年他將釔鈾礦置于硫酸中加熱,得到一種新惰性氣體,并和W.克魯克斯一起用光譜確定為元素氦,從而第一次在地球上找到所謂“太陽元素”。拉姆齊研究了氦和氬的性質,指出它們在周期系中屬于新的一族,并預言這一族中存在著其他元素。1898年他分餾液態(tài)空氣時發(fā)現(xiàn)了三種新的稀有氣體元素,命名為氖、氪、氙。1903年他和F.索迪證明鐳能產生氦。
1910年他和W.格雷測定了氡的原子量,并確定了氡在周期系中的位置。拉姆齊因發(fā)現(xiàn)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元素并確定其在周期系中的位置而獲得1904年諾貝爾化學獎。拉姆齊的主要著作有《無機化學體系》、《大氣中的氣體》、《現(xiàn)代化學》、《元素和電子》等。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