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biànshūmài
【說明】: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笨拙無知。后形容缺乏實(shí)際出產(chǎn)常識。
【出自】:《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破。”
【示例】:郭沫若《銀杏》:“世間也盡有~的人!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比方脫離實(shí)際,缺少常識
【褒貶】:貶義詞
【英語】:beunabletotellbeansfromwheat--havenoknowledgeofpracticalmatters;cannottellwheatfrombeans--ignorantofcommonthings;lackcommonsense;beignorantofthefact
愚蠢無知 目不識丁 五谷不分 真才實(shí)學(xué) 博大精深 才疏學(xué)淺
博覽群書 學(xué)富五車 博覽群書 博大高深 博學(xué)多才 不學(xué)無術(shù)
你終日讀書,連這么簡略的一筆帳都算不清,幾乎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造句!
他固然看上去彬彬有禮,可到了這里簡直就是不辨菽麥,連最基礎(chǔ)的常識都不懂。
咱們要實(shí)踐與實(shí)際相聯(lián)合,有的人文憑很高,可上了工作崗位,能夠說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