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xiāo(ㄒ一ㄠ)
1、用刀斜著去掉物體的表層。削蘋果皮。削鉛筆。
2、打乒乓球時(shí)用球拍平而略斜地?fù)羟颍合髑颉?/p>其他字義
削xuē(ㄒㄩㄝ)
1、義同削(xiāo),用于一些復(fù)合詞:削鐵如泥。削足適履。
2、減少;減弱:削減。削弱。
3、除去:削職為民 。
4、搜刮;掠。簞兿鳌
pare with a knife、chop、cut
形聲:從刂、肖聲
scrape off, pare, trim
◎ 削 xiāo
〈名〉
(1) (本義讀 qiào。裝刀劍的套子)
(2) 曲刀,書刀,削刀 [knife]?
削書刀也。——《曲禮·金工》注
(3) 東周和秦漢時(shí)用來除去書寫在木牘或竹簡(jiǎn)上的錯(cuò)字。又如:削刀(書刀)
(4) 簡(jiǎn)札 [bamboo's script]。如:削青(古人制簡(jiǎn)記事,先以火炙竹令其出汗變青,謂之“削青”。后泛指書籍)
〈動(dòng)〉
(1) 斜著刀略平地切去物體的表層 [pare with a knife;peel with a knife]
削則削!稘h書·禮樂志》。注:“謂有所刪去,以刀削簡(jiǎn)牘也!
為天子削瓜!抖Y記·曲禮》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墨子·魯問》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玉臺(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削鉛筆;切削;削瓜(削去瓜皮。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又指削去皮的瓜);削杖(古代母喪時(shí)子服齊衰所執(zhí)的木杖,用桐木削成)
(3) 刪除。指刪改文字 [delete]
削而投之。——《左傳》
有司請(qǐng)定法,削則削,筆則筆,救時(shí)務(wù)也!稘h書》。顏師古注:“削者,謂有所刪去,以刀削簡(jiǎn)牘也。”
(4) 又如:削改(刪改);削抹(刪改抹去)
(5) 削除;削減 [cut down]
外削幅!秲x禮·喪服禮》
寇至度必攻。主人先削城編,唯勿燒!赌印
(6) 又如:削籍(官吏免職);削免(削除);削跡(削除車跡。謂不被任用;又作消蹤匿跡。謂隱居)
(7) 掠奪 [rob]
故為吏牧民者競(jìng)相剝削!读簳べR琛傳》
(8) 又如:削奪(剝奪,奪去);削斂(剝削聚斂)
(9) 分,割裂 [divide]
夫齊,削地而封 田嬰!稇(zhàn)國(guó)策·齊策》
(10) 又如:削小(將封邑分小)
(11) 剃;刮 [shave]
好雄強(qiáng),似出家的子路,削了發(fā)的金剛!段鲙浿T宮調(diào)》
(12) 又如:削剝(刮削;亦謂侵蝕);削發(fā)披緇(剃去頭發(fā),身著黑衣。表示出家);削頭(猶削發(fā))
(13) 裁剪縫紉 [cut and sew]。如:削縫(猶縫紉)
〈形〉
(1) 苛刻 [harsh]。如:削刑(猶嚴(yán)刑);削虐(苛刻殘暴);削薄(刻薄)
(2) 消瘦,纖細(xì)瘦長(zhǎng) [slender]
子何清削如此?——《流江記》
(3) 又如:削削(纖弱的樣子);削約(稀疏細(xì)小的樣子);削瘦
(4) 另見 xuē
削白、削尖腦袋、削皮、削切
◎ 削 xuē
<動(dòng),形>
(1) 削弱,削減 [weaken;cut down]
辯智而魯削!俄n非子·五蠹》
日削月割!巍 蘇洵《六國(guó)論》
兵挫地削!妒酚洝でZ生列傳》
楚日以削
(2) 徒峭 [cliff]
石崖側(cè)削!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
(3) 又如:削壁(徒削的山崖)——現(xiàn)專用于合成詞中,如“剝削”、“削減”、“瘦削”。義同“削( xiāo)”
(4) 另見 xiāo
削發(fā)、削價(jià)、削肩、削減、削弱、削鐵如泥、削足適履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