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gdǐngyīluán
【解釋】: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gè)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據(jù)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diào)。”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
【語法】:動(dòng)賓式;作謂語;比喻根據(jù)部分可以推斷全部
【褒貶】:中性詞
【英語】:tryonemorselandyou'llknowthewholepotful;tasteapieceofmeatinatripod;inferthewholefromapart;
“嘗鼎一臠”重在從部分推知全體;“一葉知秋”、“見微知著”重在從部分現(xiàn)象或細(xì)微跡象看出形勢(shì)的變化。
窺豹一斑 一葉知秋 見微知著 因小見大 窺一斑而知全豹
麻木不仁 一無所長(zhǎng) 愚昧無知 有眼無珠
總的說來,歷史文獻(xiàn),對(duì)希望欣賞六朝文的讀者而言,可以嘗鼎一臠,也可作為研究的初步階梯,傷感語錄。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