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釋】:放:放置,推行;四海:指全國或全世界;準(zhǔn):準(zhǔn)確,對。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無論用到任何地方都是正確的,可作為準(zhǔn)則。
【出自】:《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西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南海而準(zhǔn),推而放諸北海而準(zhǔn)!
【示例】: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是‘~’的理論。”
【語法】:復(fù)句式;作謂語、定語;指普遍性的真理
【褒貶】:褒義詞
【英語】:be valid everywhere;be applicable everywhere;be universally applicable;valid everywhere ;
顛撲不破 放諸四海而皆準(zhǔn)
一無所有 一無是處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理論。
這個理論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我們相信這些原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
解決這些影響是一個權(quán)衡問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單一解決方案。
本文標(biāo)題: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標(biāo)簽:七字成語 )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