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y hu izhīj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見他矮小就嘲笑他,抓一個小偷說是齊國人。晏嬰回答說: 人們都知道橘樹逾淮為枳,齊國人到楚國來成為小偷,環(huán)境改變而已。 巧妙地應(yīng)對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規(guī)格接待他。
【出處】晏子避席對曰: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晏子春秋 雜下十》
【解釋】比喻易地而變質(zhì)的事物。
【用法】作賓語;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逾淮為枳
【成語示列】無如工廠之制,昌于西土,殆如逾淮之橘,遷地弗良。◎葉圣陶《窮愁》
查看逾淮之橘的意思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