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為該詞語的應用范例和釋義說明(下面也包含“栗”的所有組詞,收錄量在行業(yè)領先。)。
造句:人們把這種蛋糕叫作“一磅”蛋糕,因為制作這種蛋糕需要面粉、棕糖、黃油、糖霜櫻桃、葡萄干、李子、紅醋栗各一磅,加上一打雞蛋和調味品。
解釋:(1)落葉灌木,莖有刺,葉子略呈圓形,花白色。果實是球形的漿果,黃綠色或紅色,味酸,可以制果醬。(2)這種植物的果實。
造句:她的頭發(fā)不是姜黃色,也不是咖啡色,是純正的板栗色,顏色有點深,有點像銅燒紅了的顏色。長長的秀發(fā)垂到腰間是男人們的殺手锏。
解釋:落葉喬木。果實即栗子,供食用,為木本糧食樹種之一。
造句:但是,與這些寒冷的深藍色塊成對比的是,另一些地區(qū)被燃燒的橘紅色、紅色、栗色覆蓋:格陵蘭島西部,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亞的氣溫比往年高了2至10度。
解釋:象栗子皮那樣的顏色。
造句:在這一天,人們用五谷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美味的臘八粥,這可是人們過年時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解釋:(1)栗子樹。(2)栗子樹的果實。
造句:尼采將這一段命名為“最重的分量”,每當提及這一理念時他都會戰(zhàn)栗。說到底,這不是一種救贖,而是一個詛咒。
解釋:【顫栗】戰(zhàn)抖。
造句:雖然存在元素的凈釋放,但是由于C和其它主要元素的釋放速率較慢,因而錐栗粗木質殘體是森林中重要的C庫和長期的元素來源。
解釋:(1)常綠喬木,葉子互生,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花黃綠色,堅果褐色,外被柔軟的毛。種子含淀粉,供食用。樹皮含鞣酸,可以制栲膠。(2)這種植物的種子。
造句:研究了內蒙古羊草草原暗栗鈣土的氮形態(tài)特征及放牧的影響。
解釋:半干旱地區(qū)的土壤,常是栗色,土壤結構呈粒狀或塊狀,腐殖質含量比黑土少,是比較肥沃的土壤,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qū)。
造句:2004年圣誕到新年的那幾天令人不寒而栗,每天都有關于這場大規(guī)模災難的最新噩耗。在這幾天中,沒有人知道在未來的一年中這場災難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命運。
典故:栗:畏懼,發(fā)抖。不冷而發(fā)抖。形容非?謶。
造句:“我們不想成為火中取栗的替死鬼,然后被所有的人和錯誤的目標所趕走!卑?偫砻啡R斯?澤納維說到。
典故: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1、栗字的拼音是lì ; 2、 栗字的解釋:(1)(名)(~子)喬木、果實包在多刺的殼斗內;成熟時殼斗裂開而散出。果實可以吃;樹皮和殼斗共鞣皮和染色用。(2)(名)(~子)這種植物的果實。(3)(名)(Lì)姓。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