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樣葫蘆
出處:《續(xù)香山夜錄》。
意思:照著葫蘆的樣子畫瓢。比喻按照原樣辦事,缺少創(chuàng)造。也作“照著葫蘆畫瓢”。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即位時,陶?在翰林院為“翰林學士”。這是一種閑差事,有職無權的學官,不過偶爾草擬文件公告而已。 讀書筆記
陶?以為朝廷一定不會要他長久擔任,便努力表現(xiàn)文才,希求重用,一時在翰林院成為拔尖人物。他進一步托人向宋太祖報功,并請求調(diào)升。不料趙匡胤笑道:“我聽說翰林草擬文告,都是抄抄過去的老文章,至多改頭換面一下,依樣畫葫蘆,有什么了不起!(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俗所謂依樣畫葫蘆爾!)” 內(nèi)容來自
陶?因此很不高興,在翰林院住處墻上題了一首詩:
官職有來須要做,才能用處不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內(nèi)容來自
趙匡胤知道了,對他更加不滿,到底也沒有重用他。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