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虎謀皮
出處:《太平御覽》卷二○八引《符子》。
意思:與老虎商量,要謀取它的皮。比喻跟所謀求的對(duì)象有利害沖突,一定不能成功,F(xiàn)多用來形容跟惡人商量,要其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定辦不到。原為“與狐謀皮”。
周朝時(shí),有一個(gè)人想弄一些美味的祭品來祭祀神靈,所以就去找正在山坡上吃草的羊商量,想借用羊身上的肉。羊聽了后,大吃一驚,急忙跑開了。他只好兩手空空地回家。后來他又想做一件暖和的皮衣,以便冬天御寒,于是跑去和狐貍商量,想借用狐貍的毛皮。狐貍一聽,也嚇得跑到深出里去了。
后來,人們把上面的故事概括為“與狐謀皮”,表示一種做不到的事情。因?yàn)?ldquo;狐”與“虎”音同又同是動(dòng)物,它們的毛皮都非常珍貴,所以也把它寫成“與虎謀皮”。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