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病態(tài)
拼音:bìng tài 注音:ㄅㄧㄥ? ㄊㄞ?
詞性:名詞、形容詞
基本解釋
◎ 病態(tài) bìngtài
(1) [morbidity]
(2) 病狀;病人的體態(tài)
(3) 指人的某種不正常表現(xiàn)
引證解釋
亦作“ 病能 ”。1.病狀!端貑·風論》:“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愿聞其診及其病能。’ 岐伯 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然白;時?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內經·風論》:‘愿聞其診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態(tài)也。”
2. 病人的體態(tài)。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卻病》:“病形將見而未見,病態(tài)欲支而難支。”
3. 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狀態(tài)。泛指事物的不正常狀態(tài)。 徐特立 《自以為是者的前途》:“自以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個病態(tài)。” 茅盾 《色盲》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會有這樣的病態(tài)。我只能稱為自己精神上的色盲。” 鄒韜奮 《學校與商場》:“ 星翁先生 在這封信里揭穿了畸形社會制度中的教育病態(tài),可謂慨乎言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