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
出處: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張僧繇》。
意思: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張僧繇畫的畫活靈活現(xiàn),畫的東西跟真的一模一樣。甚至有人說他畫的動物真的能活起來。
讀書筆記
有一次,他到一個地方去游覽,他興趣來了,就在金陵安樂寺廟的墻壁上面畫了四條龍,可是沒有畫眼睛。
有人就問他:“你為什么不畫龍的眼睛呢?”。
他回答說:“眼睛是龍的精髓,只要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
內容來自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認為他是個瘋子。沒想到他提起畫筆,運足了氣力,剛給兩條龍點上眼晴,立刻烏云滾滾而來,突然電閃雷鳴,兩條蛟龍騰空而起,人們驚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