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裘負芻的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于涂側(cè)者。”裘是皮襖,芻是柴草,反穿皮襖(毛朝里)負柴,說明貧人對皮衣的愛護。因以“反裘負芻” 形容人的貧苦勞悴。又,因為皮襖反穿,磨破了皮,毛也將脫落,故又以比喻愚昧無知,本末倒置。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二》:“魏文侯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亦作“反裘負薪”。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