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yǔ):母子 拼音:mǔ zǐ 注音:ㄇㄨˇ ㄗˇ
詞性名詞
引證解釋
1. 母親和兒子。《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lè)也融融!’ 姜 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lè)也??!’遂為母子如初。” 漢 禰衡 《鸚鵡賦》:“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之生離。”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shī):“以汝夫婦新?婉,使我母子生別離。”《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jìn) ??道:‘師父只在此間過(guò)了,小弟奉養(yǎng)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
2. 本源。偏義復(fù)詞,偏于“母”。《朱子語(yǔ)類》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噓吸為魂,耳目之聰明為魄也’,只?得大概,卻更有個(gè)母子,這便是坎離水火,?氣便是魂,冷氣便是魄。” 清 翟灝 《通俗編·母子》:“母子猶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語(yǔ),如所謂母子醬油之類。”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