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石點頭
出處:清代翟灝的《通俗編·地理·頑石點頭》。
意思:以喻只要言之成理,金石都會受感化。也常用來形容講解的生動感人。
晉朝有一個學(xué)識很高的和尚,叫生公。生公在江西廬山住過七年,專心研究佛經(jīng);后來也去過長安等地,有不少著作,但他的同道多不同意他的理論。當(dāng)時《涅?經(jīng)》剛傳入中國,他譯過一部分,也沒人賞識。他很不滿意,最后在虎丘山度過了他孤寂的晚年。就在虎丘山,留下他的遺跡“生公石”,并且留下了一段的傳說:
生公生前,因沒有人聽他的理論,便在虎丘山下,搬了許多石頭排列起來,當(dāng)作聽眾,他就對著石頭講經(jīng)說法,闡述自己的意見。據(jù)說他講得非常生動,堅持不懈,講到后來,當(dāng)他講到得意的地方,便發(fā)問道:“你們說對不對?我的解釋是否符合佛經(jīng)原意?”那些石頭竟然感動得個個點頭。
讀書筆記
這就是“頑石點頭”的來歷。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