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檳榔
拼音:bīng láng 注音:ㄅㄧㄥ ㄌㄤ?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檳榔 bīnglang
(1) [betel palm]∶一種常綠喬木( Areca cathecu ),樹干很高,羽狀復(fù)葉。果實(shí)可以吃,也供藥用,能助消化,又有驅(qū)除絳蟲的作用。生長(zhǎng)在熱帶地方
(2) [betel nut]∶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引證解釋
1. 木名。棕櫚科常綠喬木,產(chǎn)于熱帶。羽狀復(fù)葉。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檳榔》:“?榔樹,高十?丈,皮似青桐,節(jié)如桂竹……實(shí)大如桃李。” 清 吳偉業(yè) 《滇池饒吹》詩之一:“誰唱太平 滇海 曲,?榔花發(fā)去年紅。”
2. 指檳榔樹的果實(shí)?晒┧幱茫邢场Ⅱ(qū)蟲等功效。《南史·劉穆之傳》:“? 穆之 ?食畢求?榔。 江 氏兄弟戲之曰:‘?榔消食,君乃常?,何忽須此?’” 明 謝肇? 《五雜俎·人部一》:“覺胸間嘈雜不可耐,乃以?榔末取石榴根東引者,煎湯調(diào)服之。暴下如傾,得蟲數(shù)斗。”《紅樓夢(mèng)》第六四回:“妹妹有?榔賞我一口吃。”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