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荊道故的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伍舉和聲子的父親在楚同朝為官,他們倆很要好。后來,伍舉犯了罪逃往鄭國,恰逢聲子出使晉國,在鄭國的荒郊野外不期而遇。于是兩人“班(鋪開)荊(荊條)相與食,而言復(fù)故(舊情)’,后以此指愛國思鄉(xiāng)之情和朋友交誼深厚!端螘·陶潛傳》:“鮑叔、敬仲,分財(cái)無情;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因伍舉亦名椒舉,便又作“椒舉班荊”或“班荊椒舉”。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