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苯宰悦饕病#ㄖ祆洌河覀髦渍,釋明明德。)
翻譯:《康誥》說,“要能夠顯明自己本有的明德”。《大甲》說,“時?搭櫞松咸焖抵饷鞅拘!薄兜鄣洹氛f,“要能顯現(xiàn)大德。”都是教人自我顯明。
什么是明明德?
《康誥》、《大甲》、《帝典》皆為《尚書》篇名,而《尚書》為上古歷史文獻的記載。在此章,作者引用此三篇中的話語來說明古人對明德??明德、明命、峻德??的重視。
何為明德?
朱熹言“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與我,而我之所以為德也,常目在之,則無時不明矣!
在這里朱熹解釋了兩個問題:1、人的明德來自哪里?是“天之所以與我”,即上天所賜與我的,《中庸》言,“天命之謂性”。2、如何保有此天命之明德?“常目在之,則無時不明矣!奔匆獣r常在心念、事為中反省、觀察,我自己的心是否符合此明德,能時時觀察,自己本有的明德便會澄明,此即《中庸》所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力培訓(xùn) | 快速閱讀培訓(xùn) | 快速閱讀軟件 | 右腦訓(xùn)練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7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