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力培訓
快速閱讀培訓
速讀訓練軟件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最強大腦
快速閱讀
勵志名言
經典語錄
經典句子
故事大全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提高記憶力
記憶術
記憶大師
全腦速讀
早期教育
傷感文學
名人名言
詩詞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左右腦開發(fā)
注意力
記憶宮殿
速讀教程
潛能開發(fā)
幼兒教案
電子課本
閱讀答案
學校
詞語
組詞
造句
教案
試題
讀書筆記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1000
讀后感
觀后感
日記
周記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記敘文
說明文
寫人
寫事
寫景
想象
節(jié)日
話題
書信
童話寓言
看圖寫話
續(xù)寫改寫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大全
>
《論語?述而第七》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筆記】經驗的傳承與積累是人類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以古為綱,在一個發(fā)展平緩的
歷史
中,實則是成本最低最有效的發(fā)展模式。只是在近代才開始帶有貶義色彩。在孔子的時代,社會的發(fā)展是扁平的,社會的一應文化制度都可以從之前的經驗中獲得解決方案。春秋之時,天下失序,夫子也希望借助從與有的社會治理經驗中來重構社會秩序。對經驗與已經積累下來的智力資源能心懷虔敬,也正是孔子能繼承周公禮樂文化、能深入到三王文化核心,并能發(fā)展其常說的基礎?鬃有哦霉,并不是全盤照搬古人的行為習慣,而是有自己深入的理解與合于當世形勢的取舍。
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筆記】關于“何有于我哉”一直以來存在“對我來說,這有什么難的呢?”與“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兩種解釋。我比較偏向于前一種,孔子有大超脫的情懷,孔子能發(fā)現的問題,都會及時改正。當孔子提出這三個問題時,也必然“敏于行”而改之了。加之夫子之情懷,言而有實,也不至于為小事強作謙虛。故夫子言,必已經參悟此道,又知行合一了。故而自言自己是這樣做的,以教導學生。
夫子所言教學三種,是人學習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敏于事,第二個階段勤于學,第三個階段篤于行,推已及人。于學中而見三種層次,念念不忘求學之目的在“為人”,而不是狹隘的自我成就,此亦是夫子的教育觀。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筆記】夫子言此四端,乃學人之常理,人之常經,故夫子諄諄以教。修德,以日新;學以日進;聞義而行之;不善而改之。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筆記】志懷天下不見用,也不影響夫子閑居之心情。能安住當下,同樣需要心志篤定的,若多欲又如何能得申申夭夭之態(tài)呢?夫子之道,能退能進,進則以濟天下,退亦足養(yǎng)乎身心。有大志,而不為大志所累,方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功夫。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筆記】夫子衰矣,而道行無期。其言也哀。
7.6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筆記】諸多注述認為這是夫子教學之義,或不其然。若以教育相解,則夫子言何倒敘之?此句或更為夫子內心之動向,由大至小而言說。矢志不移于道,是根本方向,故先述之;其次,以德化民是為求道之手段;人仁在我,依于仁,即固于本,本立方能道生;游于藝,此藝應不僅指六藝,更應該是指自立之藝,所以能自立而利仁之才能。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筆記】錢穆言束修指15歲,而其他注多言指薄禮。無論二者何解,總歸一處,即是夫子施教不擇于人,不設門檻,有求必教。此中亦見夫子平民思想的教育觀。夫子的教育,在于推行其大道,平民與士人都是國家的組成部分,都是夫子施政的對象。春秋之時,奴隸制度尚在,夫子能開私學,教平民,乃蓋世之功。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筆記】師傅領進門,成材在本人。
7.9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筆記】圣人無心,以天下之心為心。哀民之哀,既是夫子的惻隱之心,又是其為生民立命的初衷。故夫子未嘗飽的原因,或由惻隱之心而發(fā),但未必由惻隱之心而終。
7.10 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筆記】朱子將此章與上句合并,或有不妥。夫子安時處順,哀樂而不能為也。人有生老病死,天道如此,夫子又豈由天道而哭?能令夫子哭的東西,不是一個人的生老病是,而是天下之人的生老病死。夫子見一人死而思天下之興衰變化,夫子哭道之不行,見生民倒懸而不能解也。夫子不歌,蓋每思及道之不行,生民困頓,內心惶惶,歌之不行。
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筆記】孔子雖然心懷天下,交一生孜孜以求,但隨著年齡增長內心多有悲涼。孔子一位悲觀者,但又是一位內心堅韌的不尋常的悲觀者。孔子知道道之不行,卻又能始終不放棄,所寄望的是他的學生們能繼承他的“道”。孔子對顏子說這段話,不僅是在說顏子所學,還有夫子對自己精神生命的寄托。子由沒能領會孔子的深意,而將夫子的話當成老師對弟子的贊譽,有比較之心,并言以兵事。兵事不是孔子道的核心,故孔子才有這么嚴厲的批評。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筆記】夫子的冷笑話。人必然有其所追求的東西,但追求什么,在于其人立什么志向。夫子言富而可求,是假設不追求道,那么為富也是可以的,雖賤業(yè)而為,亦見孔子的平民思想。另一個層面,夫子若作為執(zhí)鞭之士而可求富貴,當然是天下太平,生民安居樂業(yè)。太平之世,夫子可能會僅僅做一個君子,做一個平常人。但如果天下荒亂,平民
生活
疾苦,夫子之大抱負自然會回到救世之道路上去的。此章所言,實則是孔子一生之寫照,亂世而出,以利天下。后世的儒生也繼承了這種情懷,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大擔當。
7.13 子之所慎:齋,戰(zhàn),疾。
【筆記】《論語》中所慎的還有“終”、“言”。此處所列舉,齊乃敬先祖、鬼神,是孔子時代社會秩序,意識形態(tài)的來源,不可不慎。戰(zhàn)乃不祥之器,不可不慎。疾,疾病,亦當慎之。君子自愛然后愛人,推已及人。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筆記】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矣。氣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韶》樂之氣當中正平和,有生民安居,戰(zhàn)事不起之象。禮樂是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形式。夫子聽樂而三月忘其心,當是從《韶》中感受到他一直孜孜以求的東西,這個東西應該不是《韶》的形式,而是《韶》彰顯的善。夫子在品味這股善的力量,而希望重新使天下趨于善。這種感覺,或如五四前夕,馬克思主義入中華時,中國人的激動之情。夫子或者也是通過《韶》而開始明白他要推行一個什么樣的天下。
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wèi)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筆記】此章有幾個問題,其一,希望知道夫子對衛(wèi)君之事的態(tài)度,卻不直接問,而是間接地他人。這其中有很多復雜的關系,但子貢之所以因伯夷叔齊而肯定知夫子之態(tài)度,足見知夫子之是非觀念篤定,因事因義而取舍,不因人因關系而稍有更改。即夫子心中所想,亦必將是行之所為。其二,夫子言“求仁得仁,又何怨”,亦可見夫子言行合一,以已以觀人心的態(tài)度。夫子雖一生不為天下用,但因有此句“求仁得仁”而無所遺憾吧。此四字,當為夫子之墓志銘。
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筆記】安時處順樂道,
人生
至樂。以此章對照7.12,亦見夫子之富先必在于義。不畏貧寒,不避富貴,安時處順,以道為本。
7.17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筆記】學易而無大過,或取易之不易,變易之道罷。
7.18 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
【筆記】孔子在魯國,而周天子在洛陽,兩者語言肯定有諸多不同。夫子著書以天下之言,亦見其為天下不為一國,為萬世不為一世的志向。
7.19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筆記】此章有兩處可細味,其一,子路為何不對?其二,夫自自述。子貢曾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見葉公,在其60歲左右,此時子路隨夫子也應該有20多年了,但依然不認為自己了解夫子,不能體驗夫子至大之道。弟子尚不能名夫子之道,于他人更是如是。故夫子不被用,也是正常結果了。
夫子自述,只說其為學與生活之態(tài)度,并不言說道理報負;蛞嗍敲靼鬃勇窞槭裁床桓掖穑讨圆谎愿呱畹览,著眼于現實所表現。夫子自述,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殊是可貴。不知老之將至,言其矢志不渝,而又痛未能行其道以利蒼生。不免哀愁。夫子至負函見葉公,是等他把自己引薦給楚王。夫子言老之將至,亦是希望此行能施展抱負。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筆記】孔子從學習的角度,孔子把人分四種: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夫子學問功力深厚,究其原因在于以古之賢者為師,總結前人的經驗,并不斷學習的結果。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筆記】孔子夫不談論言之無益之事。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br> 【筆記】每個人都有其優(yōu)長之處,我們可以學習。別人身上有不好的習慣,我們也應該注意反省自己。儒家修身,注重反省自己。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筆記】夫子一生處處碰壁,但卻從未改其志,他的內心為什么這么有力量呢?這一章或許做了某一方面的回答。天將大任于夫子,夫子是道統(tǒng)的自覺承擔者。孔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面救天下于水炎的旗幟。孔子的心力,或來自于兩個方面,其一,繼承天道;其二,為天下蒼生計。此章還有一層意思,即求仁在已,人生處處有可學之處,不是非得等到有明師指導才能學。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筆記】大道都源于平常之道,平常之道中有大道。夫子言傳身教,仁者可以觀仁,智者可以觀智。不能明于事,而敏以學者難以從夫子之言行中學習夫子之道。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筆記】此章與上章當可同一。夫子以典籍等來教弟子知識;以行為而身教;以忠信而教弟子以修身養(yǎng)德。教誨不是刻板的“上課”,好的老師,言行品德都是教育學生的素材,需要學生慢慢體悟。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乎。”
【筆記】人們都希望與圣人君子共事,或從而學之,但圣人君子太少。雖然如此,與一些篤志于學的人交往也是不錯的。此句或應與“無友不如己者”相對比,可知人若有一能,也可與之共事。同時夫子最后又告知什么人是不可以交往的:不誠信的人,驕傲的人,偽裝自己的人,這三種人是不可以交往的。里仁第四曾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內心有基本的道德價值觀念,因此才能持久地喜歡一些東西,憎恨一些東西,而不至于“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結果。沒有定見,沒有底線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7.2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筆記】許多解釋把此章說成夫子有憐憫之心,故才這樣。這種解釋是牽強的。夫子不欲殺又何必釣之射之呢?生產力水平不足時,人內心長一位的是生存,慈悲之心是生產力發(fā)展之后的才產生的,人們才有了慈悲的資本。夫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實則是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觀。用自然之資源,又維持自然資源的生存空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可持續(xù)利用,最大代利用吧。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筆記】 孔子之世,學問的目的僅有一個,即建立社會秩序?鬃又畷r,社會意識形態(tài)相對同一,然而夫子辦私學,或有人以此攻擊夫子。前半句,既為夫子自辯,夫子表明其知識學問都傳承有序,不是妄作的。另外一層意思也表明了夫子重視社會經驗的繼承。最后一句說“知之次也”,僅次于生而知之者,也是一種贊許。生而知知之,三王、周公,學而知知者,夫子自比。夫子并沒有把自己當成開一代之風的人物,而是作為道統(tǒng)的繼承者。
7.29 互鄉(xiāng)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筆記】常懷恕人之心。人或有過,但也可能會有改造的空間,不能因出身等而棄仁愛之心。換而言之,童子見夫子,必有事求教于夫子,夫子教之,是謂不棄。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筆記】為仁在己,不在于仁。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笨鬃油耍疚遵R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筆記】此章對照7.15,子貢不直接問孔子對衛(wèi)君的態(tài)度,而是借他事言之,則知夫子不言君之過也。陳司敗問昭公,不合于禮,故夫子如此答之而退。陳司敗得夫子答復后立告巫馬期,更能明確陳司敗的無禮之問。巫馬期未參夫子所想,而又不擔心巫馬不能體味臣不議君之本義,故僅言自有過。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筆記】樂發(fā)人聲,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夫子謹慎如此,立求準確,恐失中正。所慎者禮也。
7.3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筆記】夫子最圣,依然不自得,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改之。
7.34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筆記】此章與上章當同參。夫子辭其名而居其實,非是自謙,蓋有進也!
7.35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 ’”子曰:“丘之禱久矣。”
【筆記】夫子敬鬼神而遠之。盡人事,而安開命。所行之事,皆身體力行而求諸,不希求于他者。
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筆記】對于一個有理想,有終極追求的人而言,富貴貧困都僅僅只是形式,不會對自己的內心產生任何的反應。但是,富貴與貧困會改變人所處的環(huán)境,貧困時所得的環(huán)境或比寶貴之時清凈,更有利于踐“仁”。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筆記】胸懷廣大,其情自樂。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1217644.html
相關閱讀:
駱駝祥子主要內容介紹1500字
幼兒園大班教師讀書筆記
《論語》讀書筆記
契訶夫作品佳句摘抄
《林海雪原》讀書筆記1000字
上一篇:
有關《人類的故事》的讀書筆記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原則
朝花夕拾800字讀書筆記
2016魔幻小說《西游記》讀書筆記
讀書改變了自己人生道路 秦嵐:推薦楊絳的《我們仨》
家讀書筆記300字
《皇帝的新裝》讀書筆記200字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小學生讀書筆記范文大全
《約翰?克利斯朵夫》讀書筆記兩千字
教師讀書筆記300字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之資治通鑒
原文:楚懷王發(fā)病,薨于秦,秦人歸其喪!矄,息郎翻。〕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
讀書筆記大全-《擁抱挫折》的讀書筆記
我今天讀了一個對我啟示很大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作《擁抱挫折》。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小孩……
《托爾斯泰與紫搖椅》讀書筆記之與讀書有
這是一本關于一個愛書的女士,用讀書的方式,來治愈傷痛獲得成長的書。沒錯就是用讀書的方……
《愚公移山》讀書筆記300字
《愚公移山》讀書筆記300字 今天,我在《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看到了《愚公移山》這則寓言……
《海的女兒》讀書札記大合集
《海的女兒》讀書筆記之夢想中的婚禮 初一1班丁鳴陽 小人魚躍進海上的波浪,念著:姐姐們,……
相關閱讀
讀書心得:好書不厭百回讀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200字
讀書筆記:讀了魯迅的文章,再也不怕看恐
200字的讀書筆記
《草房子》讀書筆記1000字
三年級200字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筆記:《組織行為學》
《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昆蟲記讀書筆記3篇精選
我們的十年??讀《牛棚雜憶》有感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快速閱讀軟件
|
右腦訓練圖卡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