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總結:
開篇來看完全就是暢銷書的寫作手法,不過內容倒是有所啟發(fā)
人們的大部分行為,都是依靠潛意識里面的習慣在進行的,所以如果能夠控制和改善自身的習慣,是非常有價值的。
人的很多生理行為都是始于暗示,行于慣性,止于獎勵,人體的大部分生理機能都是按照這個機制來設定的,這就是人的本性。行為習慣則是后天養(yǎng)成的,也分為三個步驟:開始,慣性和獎勵,要改變自身的行為習慣,就要調整自身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書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1. 要改變一個習慣,就要克制這個習慣所產生的獎勵
2. 改變身邊的暗示環(huán)境(想每天跑步就把跑步的物品掛在門口)
3. 在給予微小的懲罰(最簡單就是記錄下來),要用“競爭反應”的方式,用一個動作去取代原來不好的習慣的過程
人對于過程的專注是來自于一種對獎勵或者良好結果的預期,比如說定計劃可以滿足對目標達成的快感,如果這種快感是可以預期的,則在剛開始獲得一定的提示或者暗示的時候,就可以進去專注的狀態(tài)以便于更快的享受到這種預期:吸煙的人見到煙的時候就可以有快感,然后迅速用慣性去進行,打麻將的人一接到電話就會有快感,用慣性去進行。預期如果無法達到,則會有非常大的反應,生氣甚至暴躁的情緒反應,尤其在習慣推進的過程中,會讓矛盾非常迅速的產生(老習慣在抗爭),新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需要意志力,而意志力本身也是一種習慣。
書中提到實驗證明意志力是一種消耗品,所以優(yōu)秀的人在消耗了大量的意志之后,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犯下低級錯誤,同時意志力是一種可以訓練的能力,小時候在被迫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是所有核心習慣中的一種,核心習慣是指對其他習慣有極大建設性價值的習慣,我覺得閱讀也是一種核心習慣。
從組織的角度來看,某些行為會對其他人的行為產生暗示,并促進此種行為在公司內部產生更廣泛的傳播,對自身的修煉往往會給出周圍環(huán)境以大量的暗示,這種暗示是人社會地位的價值所在,固定的組織內部有大量的暗示形成“同伴壓力”,做出不符合習慣的行為會讓其在組織中付出極大的代價。
組織習慣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概念,在組織習慣養(yǎng)成之前,要注重習慣,在組織習慣養(yǎng)成之后,要注重改進,組織必須要有習慣,而且習慣>改進,在組織中,沒有任何改進空間的習慣,一般需要組織變革才能去掉的惡習。
對于目前:
開發(fā)客戶的時機:重大的變化會對消費行為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對于合伙人離職、合作伙伴分裂、發(fā)生家庭變故等情況的獵頭客戶,我們的銷售會具有比以往更強的影響力
培養(yǎng)客戶的消費習慣:斯程的年度贈書也可以是對獵頭老板會有較大影響的一個消費行為,客戶每年進行一次咨詢診斷或者對年度規(guī)劃進行一次咨詢改進等等也是可以讓客戶養(yǎng)成的習慣
人會模仿其他人的習慣:從已成交的客戶身邊最好的朋友開始,讓一些習慣成為朋友間傳播的力量,這個層面上講幫助各地區(qū)建立老板之間的互助學習小組,形成固定的學習和成長組織,對將來做咨詢和市場活動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段落摘錄:
如果你想在每天早上起來晨跑,那你就得選擇一個簡單的暗示(比如吃早餐前綁好跑鞋的鞋帶或者把運動衣放在床邊)和一個清晰的獎賞(作為一天之中的獎勵,可以通過記錄你的運動英里數來獲得成就感,或者在跑步中產生大量的內啡肽)。但是眾多研究表明,暗示加上獎賞本身并不足以讓新習慣長期持續(xù)。只有你的大腦開始預期獎賞,渴求內啡肽的分泌或成就感時,你才會自覺地在每天早上綁好跑鞋鞋帶。而暗示除了能夠觸發(fā)慣常行為,還必須能夠觸發(fā)人對即將到來的獎賞的渴求。
任何人都可以用這個基本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習慣。想多多鍛煉?選擇一個暗示(比如每次一醒來就去健身房),然后找一個獎賞(比如每次健身后來一杯奶昔)。想想奶昔或者你會感覺到身體里涌出的內啡肽。讓自己去預期獎賞的出現,最終,這種渴求會讓你每天更想去健身。
醫(yī)師讓曼蒂回家做一件事:隨身帶一張索引卡,每當感到習慣的暗示,即指尖的緊張感出現的時候,就在卡片上打個鉤。一周后,曼蒂回來的卡上打了28個鉤。那個時候,她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做記號的意識已經超越了她咬指甲的習慣。她知道了自己上課或者看電視時咬指甲的次數。
然后醫(yī)師教給曼蒂一種“競爭反應”的方法。他告訴曼蒂,每當她感到指尖不自在時,就立即將手插進口袋里或腿下,或者抓起一支鉛筆或其他任何東西,使得自己沒法將手指伸進嘴里。然后,曼蒂要找一些能迅速獲得實質性刺激的事情來做,比如說摩擦手臂,或在桌子上敲指關節(jié),只要能迅速產生實質性反應的事都行。事情的暗示和獎賞還是一樣。只是慣常行為改變了。
多數橄欖球隊并不是真正的團隊 ,他們只是一起工作的人 。
事實一目了然 :如果你想改變一個習慣 ,你必須找另一個慣常行為替代 。而且當你和一個群體一起努力時 ,改變的成功性會大大提高 。信仰也是必要的 ,而且它是在群體中培養(yǎng)出來的 ,即使群體只有兩個人 ,結果也是一樣 。
最重要的習慣是那些自身變化后 ,會驅動和重塑其他行為模式的習慣 。
研究人員發(fā)現他們察看的每個組織或者公司都存在組織習慣 。 “個人有習慣 ;組織則有慣例 , ”學者杰弗里 ·霍奇森在他整個職業(yè)生涯中致力于研究組織的行為模式 ,他在書中寫道 , “慣例是在組織層面和習慣類似的東西 。 ”
奧尼爾的安全計劃 ,實際上模仿了習慣回路 。他找出了一個簡單的暗示 :員工受傷 ,然后設定了一個自動的慣例 :無論何時有員工受傷 ,分部總裁都要在 2 4小時內向奧尼爾報告 ,并給出一個方案保證事故不會再次發(fā)生 。之后還有獎賞 :只有那些遵守這個安排的人才會得到晉升 。
奧尼爾跟我說 : “對于其他公司來說 ,可能不會開除在公司干了這么久的員工 。但對于我來說 ,這并不難 。我們的價值觀很明確 。他之所以被開除 ,是因為他沒有報告事故 ,其他人也因此沒法從這個事故中學習到東西 。不和其他人分享學習的機會是一項頭等大罪 。 ”
“由于之前消耗了一些意志力去抵御餅干的誘惑 ,那些人就成了容易退出的陣營當中的一員 。 ”姆拉文向我解釋道 , “從那次試驗之后 ,我們又作了超過 2 0 0次的研究 ,結論都是相同的 。意志力不是一種技能 ,而是一種力量 ,就如同你手臂和大腿中肌肉的力量 ,用力過猛會感到疲累 ,肌肉剩余的力量就不足以供給其他活動 。 ”研究人員基于這個發(fā)現 ,對各種現象做出了解釋 。一些人提出這個發(fā)現闡明了成功人士會抵受不住婚外情誘惑的原因 (因為他們在漫長的白天過多使用了意志力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婚外情大多在晚上發(fā)生 ) ,解釋了為什么一些優(yōu)秀的醫(yī)師會犯低級的醫(yī)療錯誤 (這些錯誤通常發(fā)生在醫(yī)生完成一項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任務之后 ) 。姆拉文向我解釋道 : “如果你想完成一些需要意志力支持的事情 ,例如在工作后跑步 ,在白天就應該著意節(jié)省意志的力量 。
這就像體育鍛煉研究中所說的 ,如果人們在生活的某一方面加強了自己的意志力量 ,比如體育運動和理財項目 ,那么這種力量會進入到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工作中 。一旦意志力得到加強 ,它就會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為什么受到禮貌對待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意志力呢 ?拉姆文在研究時發(fā)現 ,存在于兩組參與者之間最關鍵的差異是他們在其中是否具有掌控感 。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現 , ”姆拉文向我解釋說 , “當被要求去做一些需要自我克制的事情時 ,如果參與者認為這是個選擇或者因為可以幫助別人而讓自己開心 ,那用到的意志力就會少很多 。如果他們感到自己沒有自主權 ,只是單純地接受命令 ,他們意志力消耗的速度就會加快 。 ”在這個例子中 ,學生都忽視了餅干 ,但當這些學生感覺自己被當成工具對待時 ,他們的意志力消耗得就會更快 。
安德里森的發(fā)現已經成為了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的支柱 :當消費者遭遇到人生的重大事件時 ,他們的消費習慣更容易發(fā)生改變 。例如 ,當一個人結婚的時候 ,他可能會開始購買一種新的咖啡 。當他們遷居到新住所后 ,可能傾向于購買不同種類的麥片 。當他們離婚的時候 ,很可能會開始購買一種不同牌子的啤酒 。
“搬遷 、結婚或離婚 、失業(yè)或易職 、家庭中的成員變動 , ”安德里森寫道 “這些生活當中的變化會使消費者更容易受到市場營銷者的干預和左右 。 ”
不管是推銷新歌 、新事物還是新的嬰兒床 ,經驗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如果你用舊的習慣來裝扮新的東西 ,那么公眾就會更容易接受它 。
而社會習慣會有如此大的影響 ,就在于許多運動的根源 (比如大規(guī)模的革命 ,或者教會中的微小波動 ) ,即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所謂的三個過程 ,而這三個過程不斷地循環(huán)往復 :運動的起因是友情或者親密的熟人之間牢固的聯(lián)系所形成的社會習慣 。運動的發(fā)展在于群體的習慣 ,以及社區(qū)與黨派之間脆弱的聯(lián)系 。而運動的持續(xù)在于運動領袖讓參與者形成了新的習慣 ,樹立了新的認同感和主人翁感 。通常來說 ,只有當以上三過程都滿足之后 ,一個運動才能自我推進并達到臨界狀態(tài) 。
面對在密西西比會被逮捕 (或者其他更糟的情況 )的可能 ,也許大多數學生都會再三猶豫 。然而 ,一些人所在的團體有督促他們參與運動的社會習慣 ,這種習慣來自朋友的期望和普通熟人的同伴壓力 。所以 ,不管他們有過怎樣的猶豫 ,最終他們還是會登上去密西西比的班車 。而其他人 ,即使他們也關注公民的權利 ,但他們屬于另一類團體 ,這些團體的社會習慣會與之有一些區(qū)別 。所以他們會想 ,我還是留在家好了 。
馬鞍峰教會課程手冊中寫道 : “如果你想具有基督一樣的秉性 ,你就要培養(yǎng)出基督擁有的習慣 ,我們所有人都是有習慣的 …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你改掉壞習慣 ,養(yǎng)成能夠讓你成長得像基督的習慣 。 ”每一位馬鞍峰教會的成員都被要求在 “成熟圣約卡 ”上簽名 ,保證會遵循三大習慣 :第一是利用每天靜下心來的時間反思與祈禱 ,第二是上交個人收入的 1 0 % ,第三是參加教友小組 。讓大家養(yǎng)成新習慣成為了教會的工作重心 。
贏的時候 。對賭博成癮的人而言 ,差點兒贏看起來和贏了差不多 。他們的大腦對二者的反應幾乎一樣 。但是對非賭博成癮的人來說 ,差點兒贏和輸掉沒什么區(qū)別 。沒有賭博成癮問題的人更容易承認差點兒贏意味著你還是輸了 。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州彩票顧問跟我說 : “在彩票中增加 ‘幾乎買中 ’的概率就像火上澆油 ,你想知道為什么彩票銷量會爆炸性地增長 ?所有的刮刮樂彩票都是按照讓你覺得你幾乎要贏來設計的 。 ”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快速閱讀軟件 | 右腦訓練圖卡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