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
說明:1.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2.將卷I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II用藍黑鋼筆或碳素水筆答在答題紙上。卷I一.選擇題(共50個小題,1-30小題,每小題1分;31-50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1.下列關于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性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都與性別相關聯(lián)B.各種真核生物的細胞中都含有性染色體 C.性染色體為ZW的生物,W染色體來自父本 D.X、Y染色體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細胞中表達2.天竺鼠身體較圓,唇形似兔,是鼠類寵物中最溫馴的一種,受到人們的喜愛。科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該鼠的毛色由兩對基因控制,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F(xiàn)有一批基因型為BbCc的天竺鼠,已知B決定黑色毛,b決定褐色毛,C決定毛色存在,c決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則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論比值為A.9:4:3 B.9:3:4 C.9:1:6 D.9:6:13.一對同卵孿生姐妹分別與一對同卵孿生兄弟婚配,其中一對夫婦頭胎所生的男孩是紅綠色盲,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覺正常,另一對夫婦頭胎所生的女孩是紅綠色盲患者,二胎生的男孩色覺正常,這兩對夫婦的基因型是A.XBXB×XbY B. XBXb×XBY C.XbXb×XBY D.XBXb×XbY4. 假如人群中每10 000人中有1人患白 化病。據(jù)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1號個體攜帶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0.01%B.3號和4號打算再生一個膚色正常的女孩,其可能性是3/8C.如果11號與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女性結婚,則不會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D.11號所患的兩種遺傳病,基因來源都與2號有關5.下列敘述與生物學史實相符的是A.孟德爾用山柳菊為實驗材料,驗證了基因的分離及自由組合規(guī)律B.薩頓采用假說演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假說:DNA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D.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 NA,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6.下圖是某物質X誘導細胞的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圖,其中甲~丁表示有關結構,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催化①過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圖中決定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C B.與②過程相比,①過程中特有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是A - UC.結合圖解判斷,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MYB基因的表達D.甲、乙、丙中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是甲,核仁與其形成有關7.以下與遺傳物質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豌豆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B.硝化細菌的遺傳物質由5種堿基構成C.T2噬菌體內(nèi),由堿基A、C、G參與組成的核苷酸有6種D.藍藻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得到的產(chǎn)物有6種8.對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二者設計思路相同,都是設法將DNA和蛋白質區(qū)分開,單獨地、直接地研究它們在遺傳中的作用B.二者都運用了對照的原則,都巧妙地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法C.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比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更具說服力D.二者都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9.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32P、35S標記同一組T2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B.噬菌體復制擴增時,利用細菌體內(nèi)的核糖體合成外殼蛋白C.噬菌體在侵染細菌之前,需在添加含放射性標記的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D.赫爾希和蔡斯用被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充分攪拌離心后在上清液中檢測不到放射性10.下列關于遺傳信息的內(nèi)容正確的是 A.不同DNA分子中(A+T)/(C+G)比例是不變的B.DNA分子的每個堿基上均連接一個磷酸和一個脫氧核糖C.DNA分子中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儲存足夠量的遺傳信息D.來自同一玉米果穗的籽料遺傳信息不一定相同11.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堿基總數(shù)為m,腺嘌呤堿基數(shù)為n,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①脫氧核苷酸數(shù)=磷酸數(shù)=堿基總數(shù)=m、趬A基之間的氫鍵數(shù)為(3m/2)-n、蹆蓷l鏈中A+T的數(shù)量為2n ④G的數(shù)量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12.如圖是某細胞中復制、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圖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組成DNA和mRNA的化學元素種類不同B.酶a和酶b的作用相同C.結構c的形成與該細胞中的核仁密切相關D.DNA中的堿基序列決定了多肽鏈中的氨基酸序列13.由n個堿基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條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則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為 A. B. C. D. 14.下列對甲、乙兩個與DNA分子有關的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圖DNA放在含15N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單鏈占總鏈的7/8B.甲圖發(fā)生DNA復制時,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C.乙圖中所示的生理過程為轉錄和翻譯D.合成⑤的結構有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15.已知一個完全標記上15N的DNA分子含1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A)有40個,經(jīng)過n次復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7∶1,需游離的胞嘧啶(C)為m個,則n、m分別是 A.3 900 B.3 420 C.4 420 D.4 90016.根據(jù)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確定色氨酸的密碼子是 A.UGG B.TGGC.ACC D.UCG17.關于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轉錄的mRNA分子的堿基數(shù)是n/2 個B.細菌的一個基因轉錄時兩條DNA鏈可同時作為模板,提高轉錄效率C.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D.在細胞周期中,mRNA的種類和含量均不斷發(fā)生變化18.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基因也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下列所舉實例中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酪氨酸酶基因異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白化病B.血紅蛋白基因異常→血紅蛋白結構異常→運輸氧的能力下降→貧血癥C.插入外來DNA序列打亂了淀粉分支酶基因→淀粉分支酶結構異常→淀粉含量升高→產(chǎn)生皺粒豌豆D.CFTR基因缺失3個堿基→CFTR蛋白結構異常→轉運氯離子的功能異常→囊性纖維病19.右圖為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過程的模板是脫氧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B.一個密碼子只決定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只由一種tRNA轉運C.若最終形成的②中含有17個基本組成單位,則①中至少含51個堿基D.若①中有一個堿基發(fā)生改變,則合成的多肽鏈的結構 一定發(fā)生改變20.下圖為人體內(nèi)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會出現(xiàn)在人體內(nèi)的同一個細胞中B.圖中①過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過程需tRNA的協(xié)助C.一個細胞周期中,①所示過程在每個起點只起始一次D.過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生物體的所有性狀21.右圖表示真核細胞內(nèi)合成某種分泌蛋白過程中由DNA到蛋白質的信息流動過程,①②③④表示相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①過程一定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間期B.②過程以DNA分子的一條鏈做模板C.過程③中mRNA在核糖體上的移動方向是a→bD.多肽鏈從核糖體上脫落后便具有生物活性22.在DNA復制過程中,保證復制準確無誤進行的關鍵步驟是A. 解旋酶破壞氫鍵并使DNA雙鏈分開B.游離的脫氧核苷酸與母鏈堿基互補配對C.與模板鏈配對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子鏈D.子鏈與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23.下圖為真核細胞內(nèi)某基因(15N標記)結構示意圖,該基因全部堿基中A占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該基因中含 有180個堿基,則轉錄產(chǎn)生的信使RNA中堿基U為36個,最終翻譯成的蛋白質中最多含有氨基酸30種B.該基因的一條核苷酸鏈中(C+G)/(A+T )為3∶2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只作用于②部位D.將該基因置于14N培養(yǎng)液中復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24.下列關于右圖的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所示正在進行的過程是轉錄,進行該過程的主要部位是細胞核B.圖中的2和5所示的 化合物相同C.若已知a鏈上堿基比例為:A∶T∶G∶C= 1∶2∶3∶4,則形成e鏈的堿基比是U∶A∶C∶G=1∶2∶3∶4D.通過該過程,遺傳信息由a傳遞到了e上,再由e傳遞到蛋白質上 25.下列有關核酸的說法 ,正確的是 A.由A、G、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種類有7種B.一個tRNA只有三個堿基并且只攜帶一個特定的氨基酸C.mRNA上所含有的密碼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應的反密碼子D.一個標記為15N的雙鏈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復制兩次后,所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脫氧核苷酸單鏈之比為3∶126.下列有關遺傳密碼的閱讀方式,表述正確的是A. 不同生物mRNA的閱讀方式和遺傳密碼的含義均不同B. 翻譯過程中,核糖體沿mRNA移動的過程就是遺傳密碼閱讀的過程C. 遺傳密碼可從任何一個起點開始,以非重疊的方式閱讀D. mRNA所有堿基都編碼氨基酸27.下表表示某真核生物酶X的基因,當其序列的一個堿基被另一堿基替換時的假設性蛋白質產(chǎn)物(用甲、乙、丙、丁表示),根據(jù)此表得出的結論是①蛋白質甲的產(chǎn)生是由于一個堿基被另一個堿基替換后,對應的密碼子沒有改變②蛋白質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發(fā)生了改變③單一堿基替換現(xiàn)象無法解釋蛋白質丙的產(chǎn)生④蛋白質乙和蛋白質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8.下列關于DNA分子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的比較,正確的是 A.從時期上看,都只能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B.從條件上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條件C.從堿基配對方式上看,都遵循相同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D.從場所上看,都能發(fā)生在細胞核中29.雕鶚(鷹類)的下列性狀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分別用A、a和B、b表示)控制。其中一對基因(設為A、a)具有某種純合致死效應,F(xiàn)有一綠色有紋雕鶚與一黃色無紋雕鶚交配,F(xiàn)l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比例為1:l。當F1的綠色無紋雕鶚彼此自由交配時,其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有紋:黃色有紋=6:3: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雕鶚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為綠色、無紋B.Fl的綠色無紋雕鶚彼此自 由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占其后代的比例為1/4 C.F1中的黃色無紋個體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黃色無紋:黃色有紋=1:1。D.現(xiàn)有一黃色無紋雕鶚與一綠色有紋雕鶚作親本交配,子代有四種表現(xiàn)型,且比例為1:1:l:1,該雙親的交配屬于測交類型30.1952年“噬菌體小組”的赫爾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在侵染細菌過程中的功能,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細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標記的噬菌體還沒有侵染細菌或由于侵 染時間過長,部分子代噬菌體從細菌中釋放出來B.實驗結果表明當攪拌時間足夠長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別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80%和30%C.圖中被侵染細菌的存活率始終保持在100%左右,說明細菌沒有裂解D.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時間要適宜,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從大腸桿菌體內(nèi)釋放出來,會使細胞外32P含量增高31.下列關于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①若正常分裂的細胞 中有2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是初級精母細胞②若正常細胞分裂后期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的分裂方式為減數(shù)分裂③若正常分裂的細胞內(nèi)基因A和A正在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④32P標記的細胞在31P培養(yǎng)液中進行有絲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體含有32P標記⑤假設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的一個DNA分子用15N標記,正常情況下它分裂的細胞中含有15N的精細胞占1/4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 ②③④32. 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①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②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③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④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以上4個實驗,短時間(合理時間范圍內(nèi))保溫后攪拌離心,檢測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33.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含有兩個堿基對的DNA片段(“O"代表磷酸基團),幾位同學對此圖做出評價,其中正確的是 A.甲說:“只有一處錯誤,就是U應改為T”B.乙說:“至少有三處錯誤,其一是應將核糖改為脫氧核糖”C.丙說:“如果他畫的是轉錄過程,則該圖應該是正確的”D.丁說:“如果他畫的是RNA復制過程,則該圖應是正確的” 34. 下圖表示真核細胞中某基因表達過程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示mRNA中起始密碼子位于RNA鏈上的左側B.mRNA上決定甘氨酸的密碼子都是GGUC.圖示過程中堿基的配對方式有A-U、C-G、A-TD.圖示過程的正常進行需要ATP和RNA聚合酶35.人體甲狀腺濾泡細胞分泌甲狀腺素,C細胞分泌32肽的降鈣素,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濾泡細胞和C細胞內(nèi)含有不同的基因B.控制降鈣素合成的基因長 度至少為192對堿基 C.在降鈣素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雙縮脲試劑,溶液呈橘紅色D.濾泡細胞和C細胞內(nèi)RNA種類不同 36.某家系的遺傳系譜圖及部分個體基因型如圖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II—2基因型為XA1XA2的概率是1/4 B.III—1基因型為XA1 Y的概率是1/4C.IV—1基因型為XA1X A1概率是1/8 D.III—2基因型為XA1X A2的概率是1/837.某植物的花色受不連鎖的兩對基因A/a、B/b控制,這兩對基因與花色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此外,a基因對于B基因的表達有抑制作用,F(xiàn)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得到Fl,則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A.白:粉:紅,3:10:3 B.白:粉:紅,4:3:9C.白:粉:紅,4:9:3 D.白:粉:紅,6:9:138.將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標記后導入小鼠乳腺細胞,選取僅有一條染色體上整合有單個目的基因的某個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小鼠乳腺細胞中的核酸含有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B.該基因轉錄時,遺傳信息通過模板鏈傳遞給mRNAC.連續(xù)分裂n次后,子細胞中32P標記的細胞占1/2n+1D.該基因翻譯時所需tRNA與氨基酸種類數(shù)不一定相等39.果蠅的某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個基因在純合時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視為純合子)。有人用一對果蠅雜交,得到F1果蠅共185只,其中雄蠅63只。下列對此判斷錯誤的是 A.控制這一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成活果蠅的基因型共有2種C.若F1雌蠅僅有一種表現(xiàn)型,則致死基因是nD.若F1雌蠅共有2種表現(xiàn)型,則致死基因是N40.用32P標記玉米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讓其分裂n次,若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條數(shù)和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分別是40條和2條,則該細胞至少是處于第幾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41.果蠅的性染色體有如下異常情況:XXX與OY(無X染色體)為胚胎期致死型、XXY為可育雌蠅、XO(無Y染色體)為不育雄蠅。摩爾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F(xiàn)1有1/2000的概率出現(xiàn)白眼雌蠅和不育的紅眼雄蠅。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蠅紅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A.親本紅眼雄蠅不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異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現(xiàn)B.親本白眼雌蠅不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異常的卵細胞致使例外出現(xiàn)C.F1白眼雌蠅的基因型為XaXaYD.F1不育的紅眼雄蠅的基因型為XAO42.下圖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某兩個階段的示意圖,圖丙為圖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圖。對此分析合理的是 A.圖甲所示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核內(nèi),圖乙所示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質內(nèi)B.圖中催化圖甲、乙所示兩過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C.圖丙中a鏈為模板鏈,b鏈為轉錄出的子鏈D.圖丙中含有兩種單糖、五種堿基、五種核苷酸43.下圖表示DNA復制的過程,結合圖示判斷,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DNA復制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壞DNA雙鏈之間的氫鍵,使兩條鏈解開B.DNA分子的復制具有雙向復制的特點,生成的兩條子鏈的方向相反C.從圖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點復制的特點,縮短了復制所需的時間D.DNA分子的復制需要DNA聚合酶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成DNA片段44.某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染色體上與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能指導合成反義RNA,反義RNA可以與抑癌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表達,使細胞易于癌變。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程Ⅰ稱為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B.與完成過程Ⅱ直接有關的核酸只有mRNAC.與鄰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雜交分子中特有的堿基對是A—UD.細胞中若出現(xiàn)了雜交分子,則抑癌基因沉默,此時過程Ⅱ被抑制45.某種昆蟲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種類共有五種,分別為VA、VB、VD、VE、v。其中VA、VB、VD、VE均對v為顯性。VA、VB、VD、VE互為顯性,都可以表現(xiàn)出各自控制的性狀。該昆蟲體細胞中的基因成對存在,則基因型種類和翅色性狀種類依次分別為A.15和10 B.10和7 C.15和11 D.25和746.C1、C2、C3、C4是某動物的4個細胞,其染色體數(shù)分別是N、2N、2N、4N,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C1、C2可能是C4的子細胞 B.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細胞 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個器官中 D.C1、C3、C4的核DNA分子比例可以是1∶2∶247.下圖為原核細胞中轉錄、翻譯的示意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A.轉錄的方向從右至左B.圖中眾多核糖體在合成同一種多肽C.翻譯的方向是從上至下D.1處核糖體合成的肽鏈最長48.某種蛇體色的遺傳如圖所示,當兩種色素都沒有時表現(xiàn)為白色,選純合的黑蛇和純合的橘紅蛇作為親本進行雜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親本黑蛇和橘紅蛇的基因型分別為BBoo、bbOO;F1表現(xiàn)型全部為花紋蛇B.圖示表明控制黑色素與控制橘紅色素生成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讓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花紋蛇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16D.讓F1花紋蛇與雜合的橘紅蛇交配,其后代出現(xiàn)白蛇的概率為1/849.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被標記的某動物的睪丸細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別標記為紅、黃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別標記為藍、綠色。①、③兩細胞都處于染色體向兩極移動的時期。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A.①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都有紅、黃、藍、綠色四種熒光點,各2個B.③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都有紅、黃、藍、綠色四種熒光點,各1個C.②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都有紅、黃、藍、綠色四種熒光點,各2個D.圖中精細胞產(chǎn)生的原因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異常50.椎實螺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一般進行異體受精,但分開飼養(yǎng)時,它們進行自體受精。已知椎實螺外殼的旋向是由一對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對左旋(d)是顯性,旋向的遺傳規(guī)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決定而與其自身基因型無關。對以下雜交后結果的推測(設雜交后全部分開 飼養(yǎng))錯誤的是A.♀DD×♂dd,F(xiàn)1全是右旋,F(xiàn)2也全是右旋,F(xiàn)3中右旋/左旋=3/1B.♀dd×♂DD,F(xiàn)1全是左旋,F(xiàn)2也全是左旋,F(xiàn)3中右旋/左旋=3/1C.♀dd×♂Dd,F(xiàn)1全是左旋,F(xiàn)2中右旋/左旋=1/1D.♀DD×♂Dd,F(xiàn)1全是右旋,F(xiàn)2也全是右旋卷II二.非選擇題(共2個小題,共30分)51.(13分) 果蠅的眼形有棒眼與圓眼之分(用A、a表示),翅形有長翅與殘翅之分(用B、b表示)。某科研小組用一對表現(xiàn)型都為圓眼長翅的雌、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在特定的實驗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子代,結果如下圖所示。P 圓眼長翅雄果蠅 × 圓眼長翅雌果蠅 ↓F1 圓眼長翅 圓眼殘翅 棒眼長翅 棒眼殘翅(1)果蠅的眼形性狀中的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眼形和翅形中屬于伴性遺傳的是__________。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F1代的圓眼殘翅雌果蠅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3)F1雌果蠅的性狀表現(xiàn)與理論分析不吻合的原因可能是特定的實驗環(huán)境導致基因型為____________的個體不能正常發(fā)育成活。若要獲得更明確的結論,請你設計最簡便的探究實驗。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雙親)進行雜交試驗,將子代培養(yǎng)在特定的實驗環(huán)境中。②結果與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17分)Ⅰ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時需要胰島素。胰島素過去主要從動物胰腺中提取。1978年之后,美國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的胰島素基因拼接到大腸桿菌的DNA分子上,通過大腸桿菌合成人的胰島素。請回答問題:(1)胰島素基因在人體細胞內(nèi)轉錄形成信使RNA的場所是 。轉錄過程需要很多有機物,如需要原料核糖核苷酸。請寫出與轉錄直接有關的其他三種有機物的名稱及形成部位。有機物的名稱 ,形成部位 ;有機物的名稱 ,形成部位 ;有機物的名稱 ,形成部位 。(2)大腸桿菌也能合成人的胰島素,說明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 。(3)請用文字箭頭的方式表示大腸桿菌中人的胰島素基因表達的過程。(4)大腸桿菌中合成人的胰島素的場所是 ,模板是 ,原料是 。(5)人的胰島素是由兩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若其中運輸某種氨基酸的tRNA一端的三個堿基為AGC,則基因中與此氨基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為 。(6)人體細胞中參與胰島素合成和加工的非膜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山一中2019-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答案一、選擇題二、非選擇題52.(17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1)細胞核 酶 核糖體 ATP 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DNA 細胞核(2)密碼子(3) (2分)(4)核糖體 信使RNA 氨基酸(5) (2分)(6)核糖體(2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