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蘇教版高二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語言文字應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馴服(xùn) 毗鄰(pí) 宅邸(dǐ) 紆尊降貴(xū)

B.痙攣(luán) 商埠(fù) 皺襞(bì) 一哄而上(hòng)

C.犄角(jī) 憂悒(yì) 肖像(xiào) 冰冷砭骨(biān)

D.鬈發(fā)(juán) 瞥見(piē) 挨罵(ái) 千刀萬剮(gu?)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這棵樹在冬天的夜晚獨自屹立在空曠的田野上,樹葉緊緊合攏起來,像一根空蕩蕩的桅桿樹立在整夜不停地滾動著的大地上

B.在低垂的、晨光熹微的穹蒼下,幾只寒鴉在禾捆干燥棚的屋脊上酣睡,老爺凝望著綠油油的冬麥地,地里闃無一人,只有幾頭牛犢在田間游蕩。

C.他跨海來到非洲,只身穿越茫茫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一路奇遇疊出,命運給了他種種啟示,而夢想始終指引他策馬前行。

D.人類忙碌的世界,仿佛停止了一切活動,驀然間它變幻成一座可怖且孤寂的塑相。那時辰,在炎熱炙人的遼闊無垠的天空下,唯有一個無言的大自然和她面對面靜坐著。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千萬不要把小說的虛構(gòu)看得簡單了,偉大的虛構(gòu),可以洞見一個非凡的世界,這可能是其他文體很難達到的。

B.湯顯祖在《牡丹亭》里詠“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孰不知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此時哪怕再和美,都可能潛藏著變數(shù)與危機。

C.微消費的興起,帶動手機支付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增長。截至2018年2月,使用手機支付的網(wǎng)民數(shù)量已達4.5千萬人次。

D.2018年1月發(fā)生在陜西富平的農(nóng)民工下跪討薪事件豈能懸而不決?因為此事涉及2600多名農(nóng)民工,政府不能讓他們黯然神傷地回家過年。

4.下列各句中,語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據(jù)稱,各大商業(yè)銀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寶網(wǎng)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套現(xiàn)可能產(chǎn)

生的呆壞賬風險,為此商業(yè)銀行出臺了一系列新措施。

B.雖然中美之間有關(guān)軍費預算、亞洲地位的確定等諸多問題對駱家輝相對陌生,不過其

出任駐華大使,表明奧巴馬政府更關(guān)注經(jīng)貿(mào)事務,也更加務實。源:駐大使

C.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說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主觀感受、天馬行

空般的敘述以及陌生化的處理,塑造出了一個既現(xiàn)實又神秘的世界。

D.如果將平均主義 推廣到分配領(lǐng)域,否認人的差異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會扼殺人的

積極性,不利于社會公平的真正實現(xiàn),最終阻礙社會的發(fā)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漢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寫法。

①民間的書寫者出于某種考慮,將“荼”減去一筆,這就成了“茶”字

②隨著飲茶習俗的推廣,“荼”字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

③“荼”簡寫為“茶”,漢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寫作“荼”,這恐怕不是我們?nèi)巳硕贾赖?/p>

⑤茶作為飲品,我們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個義項,“茶葉”義是其中之一

A.⑤④⑥①③②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篩選信息,給“拍客”下定義。不超過50個字(5分)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出現(xiàn)了這樣一群人。他們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擇取社會“熱點”,用手機、數(shù)碼相機或數(shù)碼攝像機等數(shù)碼設(shè)備拍下圖像或視頻,用來表達對百姓生活和人文歷史的理解與思考,然后以發(fā)彩信或電子郵件的方式,上傳到網(wǎng)絡分享、傳播。他們被稱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攝影技術(shù),婦孺皆可,老少皆宜。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兩句話,要求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句式與示例相同(保留“送你的時候”)(4分)

送你的時候正是金秋,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送你的時候

送你的時候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微博粉絲”的興起與媒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同時也受“粉絲”自身心理因素的驅(qū)動。美國社會學家卡茨認為:人們接觸和使用傳媒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社會、心理需要!拔⒉┓劢z”的出現(xiàn)也是源于這個群體的特定需求!拔⒉┓劢z”對于名人的關(guān)注很大程度上與傳統(tǒng)“粉絲”相類似,是為了追逐體育明星、影視明星和媒體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體現(xiàn)了大眾的夢想,并且為大眾建構(gòu)了生活的幻象!胺劢z”通過微博通信進行信息溝通,不再單純通過大眾傳媒來獲取名人信息,而是通過類似直接的接觸途徑為自身帶來直接的媒介體驗,甚至于對自己產(chǎn)生認同。所以,“粉絲”關(guān)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滿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認同。

勞倫斯克羅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絲’對于某些實踐與文本的投入使得他們能夠?qū)ψ约旱那楦猩瞰@得某種程度的支配權(quán),這又進一步使他們對新的意義形式、快感及身份進行情感投入以應對新的痛苦、悲觀主義、挫敗感、異化恐懼及厭倦。”換句話說,“粉絲”對偶像“評論”,為其爭取人氣,照亮星途,既能獲得一種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滿足,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xiàn)。

關(guān)注機構(gòu)官方微博和權(quán)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實粉絲”雖然不像其他“粉絲”那樣狂熱,但也是為了滿足自身對信息的需求而成為“粉絲”的。我國幾個門戶網(wǎng)站微博開通以來,吸引了很多官方機構(gòu)的入駐,這些微博上的信息無疑為關(guān)注它們的“粉絲”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同時也為“粉絲”節(jié)省了購買此類信息的人力和財力,而一些具有休閑娛樂特色的微博也為大眾“粉絲”提供了茶余飯后的談資。

傳統(tǒng)的“粉絲”群體和社團要獲得有關(guān)“粉絲”客體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電視娛樂節(jié)目、廣播和報紙的娛樂板塊,或者是“粉絲”團能夠接觸到的明星的領(lǐng)導層提供的消息。微博的產(chǎn)生無疑舍棄了第三方這一環(huán)節(jié),“粉絲”只需通過關(guān)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時接收明星發(fā)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進行“評論”,這就給“粉絲”創(chuàng)造出一種與名人直接互動交流的錯覺!胺劢z”在這種錯覺之下認為自己與名人多了一層社會關(guān)系,是熟悉的雙方的彼此關(guān)注。

8.下列對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微博粉絲”通過關(guān)注明星偶像的微博,評論,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實是建立在心理錯覺之上的快感體驗。

B.“微博粉絲”精通現(xiàn)代媒體技術(shù),熱衷于使用微博、關(guān)注微博,以此降低獲取信息的成本。

C.關(guān)注機構(gòu)官方微博和權(quán)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實粉絲”對“粉絲”客體的態(tài)度,通常比專門追星的“微博粉絲”要冷靜務實。

D.根據(jù)勞倫斯克羅斯伯格的觀點,“粉絲”對偶像的關(guān)注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調(diào)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9.根據(jù)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A.微博正在逐漸改變?nèi)藗兊男畔鞑ヅc接受方式,它對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

B.與傳統(tǒng)“粉絲”相比,“微博粉絲”明星造勢的手段和途徑更為多樣,他們的力量與作用也會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視。

C.目前我國許多官方機構(gòu)入駐著名門戶網(wǎng)站,開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來擴大自身影響,促進社會信息及時發(fā)布。

D.“微博粉絲”到某明星的音樂新專輯發(fā)布會現(xiàn)場與明星面對面互動交流,有別于傳統(tǒng)“粉絲”與偶像的交流方式。

10.概括“粉絲”關(guān)注微博的原因。(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小鳥

[法國] 吉·塞斯勃隆

在巴黎法蘭西學院的一個院子里,長滿了葡萄藤,這讓整個院子看起來像個秘密花園。這些葡萄藤在陽光下,慢悠悠地爬上院子的紅墻,有的還延伸到了窗戶,把窗臺裝扮得清新怡人。正對著窗戶,從葡萄藤中間露出一段管子,正好有一握粗,那純白的外殼隱藏在深綠的葡萄藤中,遠望去像碧天里的一顆星星。總之,它悄悄地藏在葡萄藤中,誰也不知道它通到哪兒,用來干什么?墒,有一只小鳥每年都來這兒做窩,它待在里面剛剛合適,就像一粒子彈裝在槍膛里似的。它仿佛呆在它自己的王國里,感到很安全,很清凈,還常常探出腦袋,用嘴玩弄一下葡萄藤,然后試試嗓子,接著就從早到晚都放開嗓子唱起歌來。附近一間辦公室里有個年老的辦事員,總開著窗戶諦聽。每天上午,他第一件事就是開窗,而下班前,他最后一句話就是對鳥兒說聲再見。

可是,有一天,工人來修理滑落在墻上的檐溝!澳郎先ヒ院,把那段管子給拔下來,它什么用也沒有!”于是,鳥兒飛到別的地方藏身去了。在窗子邊辦公的那個老頭兒覺得很不舒服,工作沒精打采。過了好幾天,他俯身到窗外,用手撥弄葡萄藤,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么難受,這么陰郁……

“見鬼!見鬼!”

他擦了擦腦門子!耙姽!見鬼!”他在這里工作四十年了。四十個春秋,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每天要寫同樣多的公文,每天有同樣多的記錄要歸檔,同樣多文件要研究……四十年啦,而今天……

他摘下眼鏡、小圓帽和套袖,沒有對他的同事們解釋(他怕一提起來就發(fā)火),徑自下了樓,打算去管理處訴苦?墒,走到半路他覺得自己心中的委屈似乎有些孩子氣,而且這么做也決不會使他再聽到小鳥的歌聲。他又從原路返回辦公室。一整天都壓著一股火,還早退了二十分鐘——四十年來,這還是第一次。

過了不久,老公務員再也忍受不了這漫長、無聊的日子,便要求退休。不巧的是,只有他認識同辦公室的那位女同事的筆跡。在發(fā)生了幾次差錯以后,那位女職員也不得不辭職?墒牵陙,她說什么話都變成了習慣,對面那位職員雖然耳聾,只要看看她的嘴唇怎么動就知道她說什么,F(xiàn)在聾子失去了唯一的翻譯,不能繼續(xù)工作了,只得接著告退。

然而,只有聾子一個人知道檔案的分類法。他走了之后,檔案出現(xiàn)了混亂,接手的人因此被解雇——當然并不是沒有爭吵,而是在這古老的房頂下發(fā)生了一起最為激烈的口角——該辦事員工作效率很高,可是性情暴躁。他哥哥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也一起離職了,因為他們是科西嘉人。

那位老兄十分高傲,說走就走,完全沒有把工作交代一下。他本來是負責檢查學士院房屋維修情況的。這幢房子年久失修,已經(jīng)破舊不堪了。十月下雨的時候,房頂?shù)拈軠蠅牧耍晁畯奶旎ò鍧B了進來,地板塌了,墻壁裂了縫。從外表看,并沒有什么變化,要不是一個人得病死了,一切還都看不出來。

房屋破壞的情況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來不及彌補。于是,人們扛來一個大型腳手架,靠在不太結(jié)實的墻上,把快塌的墻都推倒了。

經(jīng)過了幾個世紀的冷遇,官方的建筑師忽然發(fā)現(xiàn)樓里有許多閣樓間、貯藏室和秘室——按他們的說法有許多“浪費了的地方”。文化部認為自己的房子太擠,揚言要把這座大樓撥歸他們使用,法蘭西學士院當然不答應。一大群法學家和典籍學家紛紛研究大樓的所有權(quán),撰寫回憶錄。另一方面,人們又畫了許多平面圖,就這一爭執(zhí)交換了各種顏色封面的公文。也就在這個時候,維修工作中斷,連腳手架也開始搖晃起來了。

官司一直打到內(nèi)閣。內(nèi)閣聲稱若干年之后才宣布判決。有時候,夜里有幾塊隔板掉了下來,幾段不結(jié)實的墻坍塌。

也有時候,一位很老的老先生——看門的仿佛還能認出他——走進院子里,一面搖著頭,一面長時間地觀察這座破敗的大樓。還有時候,一只非常小的鳥兒,唱著歌從這堆廢墟上飛過。

(選自《世界微型小說名家名作百家經(jīng)典》有刪改)

11.小說第一段中的場景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請簡要分析小說中老公務員的形象。(3分)

13.小鳥飛走后,發(fā)生了一系列事情,請賞析這部分情節(jié)設(shè)計的妙處。(4分)

14.小說結(jié)尾頗有意蘊,請作賞析。(5分)

15.這篇小說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jié)合作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5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邪正辨

曾鞏

正者一,邪者十,烏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歟?曰:考其實焉爾。言者曰:“某,正人也!北乜佳桑溲耘c行果正也,猶曰無乃其跡然歟?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北乜佳桑溲耘c行果邪也,亦曰無乃其跡然歟?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盡于是也。孰謂未盡?任與責之之謂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币蕴煜轮驴贾娢粗窝,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則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币韵韧踔、人之情考之,見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眲t思曰:我考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終而質(zhì)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賞,戾則有咎。未至于其終而質(zhì)其效,賞與咎無所委焉。不茍然而易也,任與責之之術(shù)如是也。故正者得盡其道,邪者不得其間于冥冥之間,于計也素定,于信用也不輕以蔽,于號令也一,于賞罰也明,于治也幾矣?贾鋵崰,此之謂也。

不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豈異焉?不此之尚而已!咴唬骸疤煜挛粗我。”邪者曰:“已治也。”邪者勝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則未嘗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則必置之。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終而質(zhì)其效。正者賞與咎耶?則未嘗也,其于是非用舍茍焉而已也。夫然,故正者不得盡其道,邪者得間之于冥冥之間。于計無必定也,于信用輕以蔽也,于號令也二,于賞罰也不明,于治也疏矣。正與邪兩尊焉,一日而有敗,烏有職其責者歟?

或曰:“大賢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實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實者,不以大賢之為賢,大佞之為佞,或無其跡歟?吾固言之也,無其跡則孰由而知之歟?必也本其情之謂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實矣豈不可歟知不循其跡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賢與佞顧非不可歟?然則子之言者,惡其跡之難知也。吾云爾者,以其情而知之也,其意易者鮮矣。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戾于其始也有賞 戾:妨害

B.賞與咎無所委焉 委:依托

C.則必置之 置:放棄

D.烏有職其責者歟 職:職責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烏知正者之為正 此天之亡我

B.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則譴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C.必也待其終而質(zhì)其效 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

D.于信用也不輕以蔽 良庖歲更刀,割也

18.下列對原文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主要論證辨明邪人、正人的方法和對待邪人、正人的態(tài)度,認為要確定一個人的正邪時,一定要注意既不輕信別人的論斷,也不輕信其外在的言行。

B.作者認為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在本質(zhì)上都是因為不善于去考察分辨罷了。

C.作者認為既能明辨邪正,就應當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責成他治理好國家。而做到這點并不難,正者往往取勝。

D.文章采用了正、反兩方面重復論述的形式,從而使其觀點得到了反復強調(diào)。在論述過程中,又時時以問句點明其所論之旨。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本 其 情 是 亦 考 其實 矣 豈 不 可 歟 知 不 循 其 跡 又 不 本 其 情 而 欲 知其 賢 與 佞 顧 非 不 可 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⑴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3分)

⑵或曰:“大賢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實也!(4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21-22題。(7分)

清 明 ① 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②,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被貶宜州期間。②《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后留下的酒飯,回家后卻向妻妾夸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時晉人。從晉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絕做官,隱居綿山被燒死。

21.請結(jié)合詩歌首聯(lián)、頷聯(lián)說說哪些內(nèi)容體現(xiàn)出“清明”時節(jié)的特征?(3分)

22.詩歌的頸聯(lián)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5分)

①孟 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

②孟子曰:“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3.兩則材料都體現(xiàn)孟子怎樣的政治思想。(2分)

24.簡述兩則材料哪些內(nèi)容對當代政治還有借鑒意義。(3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五步一樓,十步一閣;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勢,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宮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秋聲賦》)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滕王閣序》)

(5)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________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________。(司馬遷《報任安書》)

四、作文(60分)

2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篇題為“原來這些名言還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網(wǎng)上引起了熱議。文中列出了許多常掛在人們嘴邊的名言的完整句,還原了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顛覆了很多網(wǎng)友以前的認識。

比如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其實后面還有半句:“當然,沒有那1%的靈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

又如盧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實后面還有半句:“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又如《論語》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實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笨鬃诱J為做事不能過于謹慎多思,考慮兩次就可以行動了。

綜合上述材料,結(jié)合你的所感所思,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語文參考答案 1.C(A紆尊降貴yū B商埠bù D鬈發(fā)quán)

2.B(A樹立——豎立 C奇遇疊出——奇遇迭出 D塑相——塑像)

3.B(A洞見,很清楚地見到。 B孰不知,誰不知道,往往用于反問句,表示誰都知道;此處應該用“殊不知”,表示竟然不知道。 C風馳電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風吹電閃一樣。 D懸而不決,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4.D(A句式雜糅,“的主要目的”和“為了”保留其一; B不合邏輯,主客顛倒,“對駱家輝相對陌生”應該改成“駱家輝對中美之間有關(guān)軍費……問題相對陌生”; C搭配不當,“融入”和“敘述”“處理”不能搭配,應該在“天馬行空”前加上“采用”,在“處理”后加上“方式”。)

5.(3分)C(題干中給出的最后一句提到漢印,所以與之相鄰的應是3;由45兩句中“不是我們?nèi)巳硕贾馈薄昂苁煜ぁ笨芍@兩句應為相鄰句,順序為54;再依據(j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即可確定答案。)

6.(5分)拍客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一群擇取社會“熱點”拍成圖像和視頻來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思考 并上傳到網(wǎng)絡分享傳播的人。

(給分點:下定義的結(jié)構(gòu)1分;擇取熱點1分;圖像或視頻1分;理解與思考1分;上傳網(wǎng)絡1分。)

7. (4分)參考示例:送你的時候正是清晨,你的身影是鳥,我的目光是森林;送你的時候正是初晴,你的身影是虹,我的目光是天空

(給分點:仿句要做到一是形似,仿寫出的句子必須符合這一結(jié)構(gòu),2分;二是神似,內(nèi)部關(guān)系上要與原句一致,原句中金秋是時間,帆和河流間的關(guān)系,2分。)

8.答案:B。解析:B項中“精通現(xiàn)代媒體技術(shù)”的表述不妥。此項中提出“降低獲取信息的成本”是“微博粉絲”關(guān)注微博的目的,但原文中,“降低獲取信息的成本”只是“微博粉絲”關(guān)注微博的次要目的。

9.答案:D。解析:D項的推斷屬于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倒數(shù)第三行指出“粉絲在微博下進行評論,給粉絲創(chuàng)造出一種與名人互動交流的錯覺”說明“微博粉絲”的交流應該不是“面對面”的交流方式。

10.答案:(1)“粉絲”關(guān)注微博是為了滿足情感的自我需要,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認同。(2)“粉絲”關(guān)注機構(gòu)官方微博和權(quán)威人士微博,是為了滿足自身對信息的需求。(共3分,答出一點2分,兩點3分)

11.參考答案:①營造了寧靜、和諧的氛圍;②與下文混亂的事態(tài)、破敗的廢墟形成鮮明的對比;③為小鳥飛走后,老公務員感到憂郁、煩躁、無聊而最終辭職作鋪墊。評分標準:答出一點得1分。

12.參考答案:①他每天喜歡諦聽小鳥的歌聲,說明他是個有生活情趣的人;②四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從不遲到,可見他是個工作認真嚴謹?shù)娜?③他習慣模式化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說明他是個固執(zhí)古板的人。評分標準:答出一點得1分;卮稹捌獗┰辍 “懦弱” “念舊”,均不得分。因為答“脾氣暴躁” “懦弱”“念舊”,只是答出了其性格固執(zhí)古板特點的淺層表現(xiàn)。正是因其固執(zhí)古板的特點,他才會因一只小鳥的飛走聽不到鳥叫而“脾氣暴躁”,才會壓抑內(nèi)心的委屈而顯得“懦弱”,才會在多年后還回來長時間地觀察他工作了四十多年的破敗的大樓,顯得很“念舊”。所以答“脾氣暴躁” “懦弱”“念舊”均不得分。

13.參考答案:①小鳥飛走以后,老公務員離職,導致單位里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因工作失誤相繼離職,既而因各部門的工作流于表面而導致房屋因沒有及時檢修而坍塌。②體現(xiàn)了事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的特點;③情節(jié)設(shè)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引了讀者眼球,使小說產(chǎn)生戲劇化的效果;④形象地放大了小鳥離開后產(chǎn)生的混亂及嚴重后果,引發(fā)深思。評分標準:概括情節(jié)1分,答出效果一點得1分。

14.參考答案:①小說結(jié)尾再次提及老公務員和小鳥,在結(jié)構(gòu)上首尾呼應;②老公務員和小鳥再次出現(xiàn),但昔日寧靜和諧的院子如今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給人一種今非昔比的強烈反差(對比)之感;③小鳥“唱著歌”,傳達出一種歡樂之感,與“廢墟”的落寞之感也形成了對比與反差,具有強烈的諷刺意義。④強調(diào)“看門的仿佛還能認出他”說明一切巨大改變只是發(fā)生在短時間內(nèi),強調(diào)“很小的鳥兒”,寓意著一個小小的改變竟然帶來了如此嚴重的后果,從而產(chǎn)生極大的震撼。評分標準:答出第一點得1分,答出第二點或第三點得2分,答出第四點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15.參考答案:個體角度:①人可以有習慣,但不能過分依賴習慣,而陷入一種固定的生活模式中,否則將無法面對生活中的一點小變故。②一只小小的鳥兒引發(fā)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提醒我們應該注重生活中看似不重要的小事,在生活中要注意細節(jié)的作用,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社會角度:政府部門崗位設(shè)置古板,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過分注重做表面工夫,導致本質(zhì)性的問題不能解決。哲學角度: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問題,要以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深入表象之下,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漏洞,及時補救,才能阻止最壞結(jié)果的出現(xiàn)。評分標準:答出一個角度得 2分,答出兩個角度得4分,答出三個角度得5分。其它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16.D(應為“承擔職責”)

17.A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連詞,表目的/介詞,用; C連詞,表承接/連詞,表并列; D句中語氣詞,表停頓 /句末語氣詞,表判斷)

18.C(“而做到這點并不難,正者往往取勝。”錯,應為“而做到這點并不容易,邪者往往取勝”。)

19.本其情/是亦考其實矣/豈不可歟/知不循其跡/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賢與佞/顧非不可歟?

20.⑴一定還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這就是方正的人了。(本、情、斯各1分。)

⑵有人說:“大賢人、大奸佞這兩種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實質(zhì)!(或、佞、其實各1分,句子通順1分)

參考譯文:

有一個方正的人,有十個奸邪的人,怎么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呢?回答道:“考察他的實質(zhì)就是了。有人說:“某人是個方正的人!币欢ㄒ疾焖,如果那人的言論行動果然是方正的,還要說不會是表面現(xiàn)象?一定還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這就是方正的人了。有人說:“某人是個奸邪的人!币欢ㄒ惨疾焖绻侨说难哉摵托袆庸患樾,也還要說會不會是表面現(xiàn)象如此呢?也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用心果真是奸邪的,這就是奸邪的人了。

或許只到這一步還不夠。怎么說還不夠呢?我是指的任用和責成。方正的人說:“國家還沒有治理好!备鶕(jù)國家的情況考察,看到確實還沒有治理好,為什么不任用他去補救那些還沒有治理好的地方呢?奸邪的人說:“國家已經(jīng)治理得很好了!蹦敲淳偷孟胍幌,我們的國家恐怕還沒有治理好。方正的人說:“用這些辦法可以使國家得到治理。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看出他的辦法確實可以治理好國家,為什么不用他的辦法呢?奸邪的人說;“他的辦法不可用!蹦敲淳偷孟胍幌耄何铱疾爝^,是可以用的,一定要等待他實施的結(jié)果再評議他的成效。如果一開始似乎沒有什么妨害就行賞,有了妨害就怪罪,沒有等到她施行的結(jié)果而去評議其成效,賞與罰就都沒有依據(jù)。不隨便更改當初的決定,任用和責成的方法就是如此。這樣,方正的人便能完全推行他的措施,奸邪的人便不可能暗中讓他的挑撥離間得逞。在決策上要連續(xù)穩(wěn)定,在信任使用上既不輕率,也不受人蒙蔽,發(fā)號施令要前后一致,賞罰要分明,那么治理好國家,便差不多可以實現(xiàn)了。考察他的實質(zhì),就是指的這些。

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奇怪呢?不善于這樣去考察罷了。方正的人說:“國家還沒有治理好。”奸邪的人卻說:“已經(jīng)治理好了!奔樾暗娜藨(zhàn)勝方正的人,十回常常有八九回。用國家的實際情況去考察誰是誰非呢,自己卻沒有作過。采用了方正的人的措施,奸邪的人說“可以放棄”,于是便一定要放棄。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那措施是否對,等他施行有了結(jié)果再評議是否有成效,然后對方正的人實行賞或者罰呢,自己也沒有這樣作,對于誰是誰非、用與不用,隨意決定而已。就這樣,所以方正的人不能將他的治國措施推行到底,奸邪的人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搞挑撥離間,決策無法確定,在信任使用上輕率而容易受蒙蔽,號令不統(tǒng)一,賞罰不分明,想求國家得到治理,怕就差得遠了。方正的和奸邪的兩者都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如果敗了事,誰又負主要責任呢?

有人說:“大賢人、大奸佞這兩種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實質(zhì)!蔽一卮鸬溃耗闼f的不能考察到他的實質(zhì),是不是認為大賢人的賢,大奸佞的佞,或許連一點兒跡象都不表露呢?我本來就說過,如果沒有一點兒跡象,那么從哪里去了解他呢?那就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弄清真實用心,這也就是考察他的實質(zhì),哪有不可以的呢?要知道既不追蹤他的表面現(xiàn)象,又不愿弄清他的真實用心,而想了解那人是賢人還是奸佞,豈不是辦不到嗎?然而你所說的,無非是厭惡他的表現(xiàn)難于知道罷了。而我說的這一點。就是以他的真實用心去了解他,這個意思能夠改變的恐怕很少。

21.桃花李花怒放; 掃墓祭祖 ;打雷下雨;龍蛇出洞;草木繁茂(寫出1點給1分,意思接近即可)

22.作者運用對比和用典的表現(xiàn)手法,借用“寓言”和介之推甘愿燒死綿山也不出山兩個典故對比,在對比中諷刺了向權(quán)貴諂媚的卑鄙小人,贊揚了受迫害也絕不改變節(jié)操的有氣節(jié)之士。(寫出手法“對比、用典”各1分,作者的情感各1分。意對即可)

23.參考答案:民本思想(評分標準:如答“以老百姓為重”“注重生產(chǎn)”等,可得1分)

解析:既是“都體現(xiàn)”,應指它們的共同點,第一句的“仁政”恐怕不明顯,是為“民本”;“人本”思想有點現(xiàn)代化,不是孟子那時候的,雖說“人”與“民”在《孟子》里或可相等,但“人本”與“民本”應有不同。另外,“為本”與“為重”稍有區(qū)別。

24.參考答案:①老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有民才有國,有國才有國家領(lǐng)導;②老百姓生活安定是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chǔ);③要讓老百姓生活安定,就應發(fā)展生產(chǎn),保障基本生活物質(zhì)需求;④當今時代與孟子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老百姓對生活的要求已遠遠不止于基本物質(zhì)要求。(評分標準:答與“百姓是根本”“生活要安定”“要發(fā)展生產(chǎn)”及“有局限”相近的一點意思,得1分。)

解析:答案中前三點分別從“民本思想”的三個層面來說,因為“民本”在孟子那不是一句口號,有具體內(nèi)容:百姓是根本;怎么體現(xiàn)根本呢?——要讓他們“生活安定”;怎么讓他們生活安定呢?——發(fā)展生產(chǎn)。這三點由虛到實、從口號到落實,有層次;且分別對應材料中“民為貴””養(yǎng)生喪死無憾”“谷魚鱉林木”三個內(nèi)容!@也是這道題選材上的特點。另外,答案第4點作為“借鑒”的補充——孟子民本思想在當代有其局限性,我們不可照抄,以呼應有“時代觀”同學的想法。

25.答案:

(1)廊腰縵回 鉤心斗角

(2)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3)豐草綠縟而爭茂 佳木蔥蘢而可悅

(4)酌貪泉而覺爽 處涸轍而相歡

(5)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1187509.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預測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