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洲中學2011~2012學年下學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總分:100分 一、(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過程,哪些不是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生理生化反應 ①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體和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經遞質和突觸后膜受體的作用 ⑤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 ⑥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2.下圖表示人體皮下的組織,b、c、d表示細胞外液。下面羅列的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組織水腫的是 ①c周圍的管壁破損 ②長期蛋白質營養(yǎng)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過敏原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腎炎導致血漿蛋白丟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ATP是細胞內的能量物質,醫(yī)療上用ATP注射液可治療心肌炎。若人體靜脈滴注ATP藥物,ATP到達心肌細胞內最少要穿過多少層磷脂雙分子層 A.1層 B.2層 C.3層 D.4層 4.如下圖為“細胞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圖解,其中②④⑤為細胞外液。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若某人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則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是圖中的⑥ B.若某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使圖中②液 體增加,引起組織水腫 C.圖中①和③細胞具體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血液和組織液、組織液 D.某人皮膚燙傷后,出現(xiàn)了水泡,該水泡內的液體主要是指圖中的標號② 5.右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Ⅰ、Ⅱ 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 B.切斷 d、刺激 b,不會引起效應器收縮 C.興奮在結構 c 和結構 b 的傳導速度相同 D.Ⅱ處發(fā)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6.右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依次為淋巴、血漿、組織液 B.乙酰膽堿(神經遞質)可能存在于②中 C.②中蛋白質異常減少可能導致組織水腫 D.抗體與抗原結合可能發(fā)生在③中 7.如圖是突觸的亞顯微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對Na+通透性減小 B.②處的液體為組織液,③一定是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膜 C.在a中發(fā)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 D.當興奮沿b神經元傳導時,其膜內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8.在下列①~④中,甲、乙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所給模型表示的是 ①甲—胰高血糖素,乙—胰島素、诩住谞钕偌に,乙—促甲狀腺激素 ③甲—細胞外液滲透壓,乙—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芗住つw血流量,乙—體溫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都可以 9.科研人員分別給三只大白鼠注射了I、II、III三種激素后,觀察到的相應反應是:I-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II-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并使軟骨生長明顯;III-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體內產熱量增加。據(jù)此判斷激素I、II、III的化學名稱依次是 A 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 B 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 C 胰島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 D 生長激素、胰島素、甲狀腺激素 10.下面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jié)體溫 ③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的高級中樞,在下丘腦產生冷覺和熱覺 ④血糖低時,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可以促進腎上腺和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 ⑤內環(huán)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的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1.下圖是分泌細胞分泌的某種物質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泌細胞的分泌物只有通過體液的運輸才能到達靶細胞 B.分泌細胞的分泌物可能與靶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結合 C.如果分泌細胞是下丘腦細胞,則分泌物的靶細胞可能 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 D.如果分泌細胞是甲狀腺細胞,下丘腦細胞不可能成為靶細胞 12.2008年1月,南方突遭暴雪的襲擊,造成大面積植物因不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而死亡。為加快南方植物的恢復,需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進行快速繁殖大量苗木,請問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需添加哪兩種植物激素且調整適當?shù)谋壤烧T導愈傷組織分化成根和芽 A.生長素和赤霉素 B.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 D.生長素和脫落酸 13.下圖中箭頭表示植物體不同部位和不同條件下生長素的總體運輸方向,其中有誤的是 A.a B.b C.c D.d 14.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生長素濃度與芽位置關系的是(側芽1、側芽2、側芽3距頂芽的距離依次由近到遠)
15.右圖所示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某器官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d點表示植物莖向光側濃度,則c可表示莖背光側濃度 B.若該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芽生長的影響,則促進莖生長的 最適濃度在ac之間 C.給植物施加e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時,植物的生長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D.cf段曲線的變化可用于解釋橫放植物根的向地生長 16.下列有關實驗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將胚芽鞘尖端切下后置于瓊脂塊X、Y上,并側放12個小時(如圖甲),12個小時后分別把瓊脂塊X、Y分別放在去尖的莖段和去尖的根段的左右兩側(如圖丙和。,之后,莖段和根段的生長方向分別記錄為a和b,若將胚芽鞘尖端和瓊脂塊置于旋轉器上重復實驗(如圖乙),分別記錄莖段和根段的生長方向為c和d,正確的實驗結果a、b、c、d應該是
A.a向左、b向右、c向右、d向左 B.a向左、b向右、c向左、d向右 C.a向右、b向左、c向上、d向上 D.a向左、b向右、c向上、d向上 17.在制備蛇毒抗毒素血清時,需將滅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參與這一免疫反應的細胞有 A.吞噬細胞、漿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 B.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 C.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漿細胞 D.吞噬細胞、記憶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 18.研究發(fā)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①動物體內的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質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②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乙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則這兩種物質中 A.甲是抗體,乙是抗原 B.甲是抗體,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體 19.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目前,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 B.受抗原刺激后的B細胞,所形成的效應(漿)B細胞不能與抗原特異性地結合 C.記憶細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夠產生相應的效應細胞 D.艾滋病、風濕性心臟病都是因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20.“華南虎照片事件”終于塵埃落定,所謂“華南虎照片”系假照片,“拍照人”周正龍涉嫌詐騙罪被逮捕。下列敘述不符合生物學原理的是 A.野生華南虎繁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 B.直接影響野生華南虎種群密度變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遷入率、遷出率 C.如果野外發(fā)現(xiàn)野生華南虎,可進行易地保護 D.生活在動物園中的老虎可以組成一個種群 21.為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完成了A、B、C三組實驗。定期對不同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分別繪制出酵母菌細胞數(shù)目變化曲線依次為a、b、c,見下圖。關于此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三組的環(huán)境容納量可能不同,B組的環(huán)境容納量大 B.探究的課題可能是影響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外界因素 C.三組的培養(yǎng)溫度可能不同,A組的培養(yǎng)溫度最適宜 D.三組的營養(yǎng)初始供給可能不同,C級營養(yǎng)初始供給最少 22.數(shù)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shù)學形式。調查發(fā)現(xiàn)某種一年生植物(當年播種、當年開花結果)的種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種原因導致該植物中大約只有80%的種子能夠發(fā)育成成熟植株;②該植物平均每株可產生400粒種子;③該植物為自花傳粉植物。目前種子數(shù)量為a,則m年后該植物的種子數(shù)量N可以表示為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23.四個生物群落分別包含若干種群,下圖中給出了這些種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個體數(shù)),當受到大規(guī)模蟲害襲擊時,不易受到影響的群落是 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24.制作泡菜時,乳酸菌產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當乳酸積累到一定濃度時,還會抑制同種的其他個體的增殖,這種現(xiàn)象不包括 A.競爭 B.共生 C.種內斗爭 D.種內互助 25.如下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xiàn)象,對此現(xiàn)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A.分層現(xiàn)象是植物群落與環(huán)境條件相互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 B.決定這種現(xiàn)象的環(huán)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 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xiàn)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農業(yè)生產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xiàn)象,合理搭配種植作物品種 二、非(除標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5分)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的濃度與血漿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經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選擇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況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葡萄糖通過被動運輸?shù)姆绞竭M入組織液。下圖為腎小管及相關結構示意圖。 回答問題: (1)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葡萄糖濃度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組織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運輸方式是______,需要_____的參與。 (3)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從而導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下圖(一)是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虛線內為神經中樞),圖(二)是一個突觸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編號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內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 (2)圖(一)中共有突觸 個;位于神經中樞內的細胞體有____ _ 個;如果箭頭表示人體內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其中表示錯誤的是 (填箭頭旁字母) (3)圖(一)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產生興奮,圖中ABCD處首先測到局部電流的是 處。 (4)圖(二)中的 結構"1"表示___________, 釋放的物質"3"表示 。為神經興奮的傳導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是_________。縮手反射時,興奮能從2傳到4但不能由4傳到2的原因是 。(2分) (5)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下一個細胞產生 ,使突觸后膜的膜電位發(fā)生變化。 28. (10分)下圖表示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之間的有關聯(lián)系。請分析說明:
(1)①表示的結構名稱是________;⑦表示的結構名稱是________。 (2)圖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結構是________和________及A結構中的下丘腦。 (3)當激素增多時,③和④都將減少,這種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圖表示體溫調節(jié)過程,則體溫調節(jié)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體溫調節(jié)中樞是______________。 (5)在動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中,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可以看作________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請根據(jù)如下圖所示“種群生長”的坐標曲線,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馬纓丹是一種生活于熱帶地區(qū)的有毒植物,為達到觀賞目的人們把它引種到夏威夷,一段時間后,馬纓丹大量繁殖,對夏威夷的畜牧業(yè)造成嚴重威脅,圖中曲線________符合馬纓丹瘋狂蔓延趨勢。 這充分體現(xiàn)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中的生物________的特性。 (2)自然界中種群增長曲線表現(xiàn)為圖中的曲線________。 (3)按生態(tài)學原理,世界人口增長應該表現(xiàn)為圖中曲線________,若地球環(huán)境對人類種群的容納量(K)為110億,則全球人口的最適數(shù)量為________。若出現(xiàn)cd段則表明人口出現(xiàn)了負增長。 (4)太湖藍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圖表示太湖藍藻增長曲線,當種群數(shù)量達到________點后,增長率為0。 (5)依據(jù)自然界“種群增長”的特點,人們在進行狩獵或海洋捕撈作業(yè)時,應把握在________點后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圖中曲線Ⅱ表示某地老鼠種群數(shù)量變化,如果滅鼠時只采用殺死的辦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數(shù)量會很快恢復到原有的數(shù)量。請你依圖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0.(5分)硅藻的生長需要硅酸鹽。下圖是對兩種淡水硅藻——針桿藻和星桿藻的有關實驗研究結果,虛線表示培養(yǎng)水體中硅酸鹽的濃度變化。圖中a表示單獨培養(yǎng)星桿藻、b表示單獨培養(yǎng)針桿藻的情況,c表示兩種硅藻混合培養(yǎng)情況。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單獨培養(yǎng)星桿藻時,該種群在前40天內種群數(shù)量呈________增長,40天內硅藻出生率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 (2)兩種淡水硅藻混合培養(yǎng)時,40天后②代表的________藻被完全排除掉。但在自然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發(fā)現(xiàn)兩種硅藻一種分布在淺層,另一種分布在較深的水域,該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 (3)據(jù)報道2010年5月,漢江支段流域水體中硅藻大量繁殖,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硅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用不同培養(yǎng)液處理萌發(fā)的綠豆,觀察其對不定根發(fā)生和生長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 平均每條綠豆芽 長出不定根數(shù)每條不定根 平均長度(mm) ①幼嫩的植物莖葉研磨后分離得到的提取液5.9237 ②用老的植物莖葉研磨后分離得到的提取液4.1618 ③全營養(yǎng)液3.8217 ④濃度為85 μmol/L的生長素溶液5.4429 ⑤濃度為170 μmol/L的生長素溶液5.0224 ⑥濃度為260 μmol/L的生長素溶液4.8520 ⑦蒸餾水3.1714 (1)根據(jù)上表各項分析,①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結果能否說明生長素對綠豆不定根的發(fā)生和生長具有兩重性?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可作為對照組的處理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青少年食用綠豆芽,綠豆芽中所含的生長素不會影響身體的生長發(fā)育, 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長素對莖、根等器官的生長均有影響,右圖是水平放置的 綠豆幼苗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圖示字母中表示 根近地側的是________,表示莖遠地側的是________。 參 考 答 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3456789101112131415 DDCCABCACDDBCBD 16171819202122232425 DCCADCCDBC 二、非選擇題(除標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5分)(1)高于 (2)主動運輸 載體和ATP (3)滲透作用 葡萄糖要帶走部分水分(高滲透性利尿) 27.(12分) (1)④ 由負電位→正電位 (2)5 3 C (3)A (4)突觸小泡 化學遞質(或神經遞質) 線粒體 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2分) (5)興奮或抑制(缺一不給分) 28. (10分) (1)傳入神經(或傳入神經纖維) 傳出神經(或傳出神經纖維) (2)垂體 內分泌腺 (3)反饋調節(jié)(或負反饋調節(jié)) (4)神經和體液調節(jié) 下丘腦(或A) (5)中樞神經系統(tǒng)或神經系統(tǒng) 神經調節(jié) 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 29.(10分) (1)Ⅰ 過度繁殖 (2)Ⅱ (3)Ⅱ 55億 (4)f (5)e e點時種群數(shù)量的增長速率最大 (6)增加老鼠生存環(huán)境阻力(可從食物來源、生活場所、天敵等方面考慮),使其環(huán)境容納量降低 30.(5分) (1)S型(或邏輯斯諦) 逐漸下降或減小 (2)星桿 垂直 (3)水體溫度升高和水體中硅酸鹽含量較高 31.(8分) (1)植物體內幼嫩的莖葉生長素含量多,促進生根和根的生長的作用強 (2)否 實驗結果表明各種濃度生長素均具有促進作用,沒有體現(xiàn)出抑制作用 (3)③、⑦ (4)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的生長激素與植物生長素成分不同(2分) (5)B C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