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地理
>
高二
>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達標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文章
來源 蓮山課
件 w w w.5 Y K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 第2課時 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每課一練(人教版必修3)
【基礎過關】
1.人類活動不當是西北地區(qū)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原因,針對過度樵采,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
A.規(guī)定合理的載畜量
B.合理分配水資源
C.調整農、林、牧用地的比例關系
D.解決農牧區(qū)的能源問題
2.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地區(qū)主要有( )
A.河谷灌區(qū) B.草原牧區(qū)
C.水田農區(qū) D.高原牧區(qū)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種植被景觀,荒漠化是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一種土地退化。 以外力作用為主要依據(jù),可以將荒漠化劃分為 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鹽漬化等類型。據(jù)此完成3~5題。
3.下列荒漠的分布與其主要成因的對應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
A.拉丁美洲南端東岸地區(qū)的荒漠——地形
B.阿拉伯半島上的荒漠——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熱帶荒漠逼近赤道地區(qū)——地形
D.我國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內陸
4.為深入研究沙塵發(fā)生機制,我國在沙塵暴多發(fā)地區(qū)和必經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塵暴觀測研究站,這些站點大多位于( )
A.西北和華北 B.華北和東北
C.華北和華東 D.華北和中南
5.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國塔里木盆地地區(qū),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積植樹造林
B.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體系
C.擴大綠洲農業(yè)的種植面積
D.退耕還草
【能力提升】
6.下列荒漠化問題與所對應的地區(qū),正確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鹽漬化
B.西南喀斯特地區(qū)——紅漠化
C.西北干旱地區(qū)——土地沙漠化
D.黃淮海平原——石漠化
7.地區(qū)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風沙地區(qū)與 成 因說法的組合,正確的是( )
①河套平原——過度放牧 ②錫林郭勒草原——過度采礦、勰辖^度利用水資源、芎游髯呃取^度墾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我國農牧界線向北推移,加劇了該地區(qū)荒漠化,原因是( )
①該地區(qū)氣候干旱具有沙漠化的潛在威脅、谟盟吭龆嘀率菇邓疁p少、坜r作物固沙不及草原植物
④破壞植被而又缺少防護林新 課 標 第 一 網(wǎng)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0年6月17日,第十六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國提出了“加強防沙治沙,造福人民群眾”的宣傳主題,下列產業(yè)鏈是我國西北地區(qū)的一種模式。讀下圖,完成9~10題。
9.種植沙柳,改善環(huán)境,主要是因為沙柳能( )
A.防風固沙 B.吸煙滯塵
C.保持水土 D.凈化空氣
10.該造紙產業(yè)鏈條( )
A.使植被遭到大規(guī)模破壞
B.實現(xiàn)了廢棄物的零排放
C.生產重點轉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D.促 進了當?shù)亟洕蜕鷳B(tài)效益的良性循環(huán)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
11.閱讀下列,回答問題。
我國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綠洲與周圍半沙漠地區(qū)氣溫的日變化曲線圖
(1)圖中a、b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氣溫日變化曲線。
(2)下圖表示該綠洲的地—氣相互作用。請把下列正確的選項填入框內。
A.空氣濕度增大
B.土壤熱容量增加
C.蒸騰作用增強
D.土壤濕度增大
(3)請你依據(jù)環(huán)境承載力及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論,為新疆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合理建議。
參考答案
基礎過關
1.D [解決農牧區(qū)的 能源問題,增加農牧民收入是減輕過度樵采的有效途徑。]
2.B [荒漠化主要發(fā)生在嚴重缺水和缺乏植被保護的地區(qū),而河谷地區(qū)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鹽堿化。 ]
3.C 4.A 5.B [第3題,拉美南端東岸地區(qū)的荒漠是由于來自海洋的西風濕潤氣流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降水稀少而形成的。阿拉伯半島的荒漠是由于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受副高和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而形成的。南美洲西海岸的荒漠是由于受秘魯寒流影響,降溫減濕作用明顯而形成的。我國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是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導致降水少而形成的。第4題,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qū)是沙塵暴多發(fā)區(qū),建研究站更合適。第5題,塔 里木盆地地處干旱地區(qū),根據(jù)荒 漠化的防治措施可知,應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體系。]
能力提升
6.C [在我國不同的地區(qū),因為自然條件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差異,出現(xiàn)了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江南丘陵的地帶性土壤為紅壤,呈酸性,黏重貧瘠,一旦植被破壞,侵蝕強烈,就會形成寸草不生的類似荒漠的景觀,被稱為“紅色沙漠”。喀斯特地區(qū)為石質山地,崎嶇不平,植被破壞后,巖石裸露地面,石漠化現(xiàn)象突出。黃淮海平原地處半濕潤地區(qū) ,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春季干旱,蒸發(fā)旺盛,假如灌溉不當,很容易出現(xiàn)土壤次生鹽漬化。西北干旱地區(qū)存在著許多荒漠化發(fā)生的潛在因素,若人類活動不當, 極易產生土地沙漠化。]
7.B [地區(qū)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河套平原:過度開墾;錫林郭勒草原:過度放牧;南疆:過度利用水資源;河西走廊:過度墾伐。]
8.D [我國北方農牧過渡帶位于半干旱、半濕潤地區(qū)的過渡帶,天然降水不足并且變率大,為荒漠化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規(guī)模墾殖又缺少防護林的條件下,沙質土壤極易遭受風蝕形成流沙地。]
9.A 10.D [第9題,沙柳具有耐旱、抗風沙的特點,種植沙柳,能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第10題,造紙產業(yè)鏈條的發(fā)展,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了經濟和生態(tài)效益的良性循環(huán)。]
11.(1)半沙漠地區(qū) 綠洲 (2)從左到右,上行為D、B,下行為C、A (3)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謀求合理的人口容量;建立一個人口、資源、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等。
解析 第(1)題,綠洲植被覆蓋良好,調節(jié)氣候的能力大,氣溫日較差應比半沙漠地區(qū)小。第(2)題,了解綠洲對降水和氣溫的影響是解答本題關鍵。理清各因素之間的關系,特別是降水多與土壤濕度增大之間的聯(lián)系。第(3)題,防治荒漠化應從人口合理容量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分析。
文章
來源 蓮山課
件 w w w.5 Y K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55807.html
相關閱讀:
2013高二地理上冊期中調研檢測試卷
上一篇:
2014年高二地理上冊期末考試卷
下一篇:
2014年高二上冊地理寒假作業(yè)(附答案)
相關主題
2013高二地理上冊期中調研檢測試卷
2013高二上冊地理10月月考調研考試題
2013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附答案)
2013年高二上冊地理期末復習模擬試題
2013年秋期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復習題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二生產活動與地域聯(lián)系(練習一)
高中地理(課標教材必修二)月考試題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二生產活動與地域聯(lián)系(練習二)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及城市化(練習二)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及城市化(練習一)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4年高二地理上冊期末考試題(含答案)
說明: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非)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答案寫在答題……
2013年高二下學期地理(亞洲部分)月考試卷
大余縣梅關中學2014-2013學年度下學期高二月考地理試卷 總分:100分 時間:90分鐘 2013.3 ……
2013高二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卷(含答
揚州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測試地理練習(必修) 2013年1月12日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
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高考復習提綱
一、知識點網(wǎng)絡 二、知識點精講 1.1人口的數(shù)量變化 1.一個地區(qū)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
2014年秋季學期高二世界地理測試題(含答
M 長白山一高高二地理綜合檢測試題(二)世界地理 本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非)兩部分,考試……
相關閱讀
2013高二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卷(含答
2013高二上冊理科地理期末試卷(含答案)
2014年高二上冊地理期末試卷(有答案)
2012年高二地理下冊7月月考試題(含答案)
高二地理中國的水文災害同步考試題(有答
2014年高二上冊地理寒假作業(yè)(附答案)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二生產活動與地域聯(lián)系
2012年高二下冊期末考試地理卷(附答案)
2014年高二地理下冊期末聯(lián)考試題(附答案
2014年下學期高二中國地理測試題(附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