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依據(jù)今譯為:按照、利用例釋: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秳⑿䝼 》② 善戰(zhàn)者因勢而利導之!秾O子吳起列傳》 2>表條件今譯為:趁、趁著 例釋:①因其無備,卒然擊之《三國" />
13.因 。1)介詞 1>表依據(jù)今譯為:按照、利用例釋: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秳⑿䝼》② 善戰(zhàn)者因勢而利導之!秾O子吳起列傳》 2>表條件今譯為:趁、趁著 例釋:①因其無備,卒然擊之《三國志》②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而欓T宴》 3>表原因今譯為:因為、由于例釋:①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書》②伺者因此覺之。《張衡傳》 4>表由來今譯為:由、從、通過例釋:①如因榮木變?yōu)榭菽!稖缟裾摗?②西傾因桓是來!渡袝?禹貢》③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读A列傳》 5>表憑借今譯為:依靠、憑借例釋:吾因士大夫以致此!逗鬂h書?鄧寇》 。2)副詞連接強調今譯為:于是、就例釋:①項羽即日因留沛公飲!而欓T宴》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廉藺列傳》 (3)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沿襲、順著例釋:①蒙故業(yè),因遺策!哆^秦論》②批大?,導大髖 ,因其固然《庖丁解! 今譯為: 如同、猶例釋:蔡靈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戰(zhàn)國策》 。4)附名詞作賓語今譯為:機會、機緣例釋:于今無會因 《孔雀東南飛》 14.于 。1)介詞 1 >表處所今譯為:在、從、到在方面例釋:①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 、隰~躍于淵 !对娊(jīng)》 、 從徑道亡,歸璧于趙!读A列傳》 ④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队伟U山記》 2>表方向、對象今譯為:向、對、對于例釋:①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 、诮裎嵊谌艘玻犉溲远^其行!墩撜Z》 、酃讶酥趪玻M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3>表比較 今譯為:比 例釋:①苛政猛于虎也!恫渡哒哒f》 、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4>表被動 今譯為:被 例釋: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读A列傳》 5>表原因 今譯為:由于例釋: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哆M學解》 。2)助詞句末表疑問 相當乎例釋:昭王曰:然則先生圣于!秴问洗呵》 句中湊音節(jié) 不譯 例釋: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15.與 (1)介詞 1>表介進對象今譯為:跟、和、同、替、為例釋:①微斯人,吾與誰歸!对狸枠怯洝 、谪Q子不足與謀 《鴻門宴》 、廴r里正與裹頭《兵車行》 、荜惿嫔贂r,嘗與人庸耕《陳涉世家》 2>表方向對象、 今譯為:向、對、例釋: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睹献?公孫丑下》 3>表比較今譯為:跟相比例釋:①吾與徐公孰美。《鄒忌》 ②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六國論》 4>表處所今譯為:于、在例釋:將渡江于中流,要離力微,坐與上風《吳越春秋?闔閭列傳》 (2)連詞 1>連接名詞結構表并列今譯為:和、同例釋:①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論語》②功與日月齊光兮《后漢書》 2>表選擇今譯為:或者、還是例釋:正行則民遺,曲行則道廢。正行而民遺乎,與持民而遺道乎?《晏子春秋》 。3)助詞通歟今譯為:嗎、吧、啊例釋:無乃爾是過與?(恐怕該責備你了吧)《 季氏將伐顓臾》 。4)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1>親附、跟隨例釋:與贏而不助五國也!读鶉摗 2>給予 例釋:①與之璧,使行!蹲髠鳌 ②與斗卮酒。《鴻門宴》 3>交往例釋:始而相與,久而相信,卒而相親。《呂氏春秋》 4>對付例釋:一與一,誰能懼我。《淮陰侯列傳》 5>允許、贊許例釋: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 6>幫助 例釋:君之謀過矣,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墩撜Z》 7>等待 例釋: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 8>參加、參與 例釋:①蹇叔之子與師。《左傳》②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正事《漢書》(咸與維新) 9>稱譽例釋:朝過夕改,君子與之!稘h書》 。5)附名詞作賓語今譯為:黨羽、同盟者 例釋:約結以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盾髯印 16.則 。1)連詞 1>表承接今譯為:就、便、那么 例釋: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 、谇曳蛩e也不厚,則其負大周也無力!肚f子?逍遙游》 2>對比并用不譯例釋:內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盾髯印 3>表轉折今譯為:然而、反倒、卻例釋:①欲速則不達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墩語》 、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4>表讓步今譯為:倒是例釋:①美則美矣,而未大也!肚f子?天道》 ② 難則難矣,然而未人也!赌?魯問》 5>表意外今譯為:竟、卻例釋: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稁熣f》 ②公使陽處夫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 6>表假設今譯為:假如例釋: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記?高祖本記》 。2)副詞 1>加強判斷今譯為:就是例釋:①此則寡人之罪也!睹献印发诖藙t岳陽樓之大觀也!对狸枠怯洝 2>表范圍今譯為:僅、只例釋: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秳駥W》 (3)附動詞: 作謂語今譯為:效法 例釋: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吨鼙炯o》 (4)附名詞作賓語今譯為:準則、法則 例釋:①合散消息,安有常則?《漢書?賈誼傳》②以身作則 (5)附量詞例釋:《論語》二則 17.者 。1)特指代詞1>組成名詞短語今譯為:的、的人、的事 例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 2>用在數(shù)詞后今譯為:個、樣例釋:請君擇于斯二者 《孟子?梁惠王下》 3>用在時間詞后 今譯為:的時候例釋:曩者辱賜書,教以順于接物,推賢近士為務!秷笕伟矔 4>用在否定詞后今譯為:的話例釋:不者,若屬且為所虜。《鴻門宴》 5>用在主謂短語之后表原因今譯為:的原因 例釋:吾妻之美我者,私(偏愛)我也!多u忌諷齊王納諫》 。2)助詞1>引出判斷不譯例釋: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读A列傳》 2>定后標志不譯 例釋: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藺列傳》 18.之 。1)代詞1>第三人稱今譯為:他、她、它例釋:臣請入,與之同命!而欓T宴》 2>第一人稱今譯為:我例釋:①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读A列傳》 3>表近指今譯為:這例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读H藺相如列傳》 。2)助詞 1>表結構今譯為:的例釋:①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睹献印发谝宰又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 2>主謂之間取獨今譯為:來、用來例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度龂?諸葛亮傳》 3>賓前標志 不譯例釋:宋何罪之有?《公輸》(凡是何之均為前置) 4>定后標志 不譯例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秳駥W》 5>調整音節(jié) 不譯例釋:①填然鼓之!睹献?梁惠王上》②頃之,煙炎張?zhí)臁冻啾?br />之戰(zhàn)》 。3)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到、往例釋:①吾欲之南海《為學》②行不知所之(到去)《莊子馬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846035.html 相關閱讀:2017年新疆高考文綜試卷結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