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00分?荚嚂r間10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39分)一、(18分,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A.福祉(zhǐ) 朝暾(tūn) 譎詐(jué) 驚魂甫定(fǔ) 佇立(zhù)B.雜役(yì) 釁鐘(xìn) 贍養(yǎng)(shàn) 妍媸畢露(chī) 歡謔(xuè)C.思忖(cǔn) 口訥(nà) 塵滓(z ǐ) 面面相覷(qù) 猿猱(náo)D.赧然(năn) 喧?(huī) 逾垣(yuán) 將進酒(qiāng) 荊杞(qǐ)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覺解 目不瑕接 深惡痛絕 正其義不謀其利B.僭位 誠惶誠恐 胼手胝足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C.染指 明察秋毫 緣木求漁 仰之弭高,鉆之弭堅D.聚訟 斷壁殘垣 專心致志 一言以敝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這是由超凡絕俗的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又由這種清潔的精神___出拒絕誘惑的驚人內力。(鮑鵬山《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②縱使叛逆篡位也還要邀請與自己利害相關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這時的戰(zhàn)事還未___全民,不致于使父母兄弟妻子離散。(黃仁宇《孔孟》)③隨著未來的科學進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條____迷信,必將讓位于科學;可是人的對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馮友蘭《人生的境界》)A.滋養(yǎng) 波及 及其/和 B.滋養(yǎng) 波及 以及/或C.滋生 涉及 及其/或 D.滋生 涉及 以及/和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一切鋪墊都已顯現(xiàn)的情況下,2006年必定是“寶潔”大顯身手的一個好年頭,“飄柔”則是首當其沖的先鋒品牌。B.假如您是一個遭遇挫折或失敗、立志“東山再起”的人,您可要擺正心態(tài),調整心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哇。C.有些“老板”“老總”嗜好賭博,常常一夜之間傾家蕩產(chǎn),輸?shù)靡虏徽隗w,只得窮極無聊,乞討街頭。D.楊臣剛帶著新書《老鼠愛大米》到南京簽售的時候,感慨頗深地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每首歌紅了之后都會出現(xiàn)一些盜版和炒作!5.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1921年12月,魯迅先生寫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說《阿Q正傳》(被譯為幾十種文字,國內外傳播),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B.意識流小說家非常注意探索人的心靈世界,往往通過作品中人的內心獨白與自由聯(lián)想來發(fā)掘人的內心深處的奧秘。C.追憶往事可以給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在當前的處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D.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其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稱道;杜甫的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極其精練,尤長于古體詩與律詩。6.下列對文學常識與課文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等;先秦歷史散文以歷史題材為主,如《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等。B.《孔孟》一文認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言行有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蕩悠閑,輕松愉快,孟子則凡事緊張;孔子主張性善論,孟子則以為性惡來自先天;孔子對“禮”非常重視,孟子則不大拘泥于“禮”。C.話本經(jīng)過文人加工,就變成了許多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與《紅樓夢》,等等。D.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流行于20世紀20?70年代,包括表現(xiàn)主義(如卡夫卡的《變形記》)、意識流(如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誕派(如伍爾夫的《墻上的斑點》)和魔幻現(xiàn)實主義(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二、(12分,每題3分)閱讀下文,完成7-9題。先秦哲學家荀子寫過一篇文章,叫《勸學》。他有一句話說得極好。他說:“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這話運用到藝術美上就是說:藝術既要極豐富地全面地表現(xiàn)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煉,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現(xiàn)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藝術表現(xiàn)里有了“虛”,“洗盡塵滓,獨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說的“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疤摗焙汀睂崱鞭q證的統(tǒng)一,才能完成藝術的表現(xiàn),形成藝術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應“拔萃”。又全又粹,這不是矛盾嗎?然而只講“全”而不顧“粹”,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自然主義;只講
講“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義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藝術表現(xiàn)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辯證地結合、統(tǒng)一,才能謂之美,正如荀子兩千年前所說的那句精辟之語 清初文人趙執(zhí)信在他的《談龍錄》里有一段很生動、很形象的說明:這全和粹、虛和實辯證的統(tǒng)一,才是藝術的最高成就。他說:錢塘洪日方思,久于新城之門矣。與余友。一日,在司寇(漁洋)宅論詩,日方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是雕塑繪畫者耳!”余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見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見,以為龍具在是,雕繪者反有辭矣!”洪日方思重視“全”而忽略了“粹”,王漁洋依據(jù)他的神韻說看重一爪一鱗而忽視了“全體”;趙執(zhí)信指出一鱗一爪的表現(xiàn)方式要能顯示龍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藝術的表現(xiàn)正在于一鱗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體宛然存在,不削弱全體豐滿的內容,把它們概括在一鱗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見一個世界。這是中國藝術傳統(tǒng)中的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是自然主義的,也不是形式主義的。但王漁洋、趙執(zhí)信都以輕視的口吻說著雕塑繪畫,好像它們只是自然主義地刻畫現(xiàn)實。這是大大的誤解。中國大畫家所畫的龍正是像趙執(zhí)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鱗一爪,卻使全體宛然可見。 。ü(jié)選自《中國古代藝術中的虛與實》,略有改動)7.根據(jù)文意,下列對“全”和”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粹”側重講藝術應通過提煉,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現(xiàn)生活和自然;“全”側重講藝術應當豐富而全面地表現(xiàn)生活和自然。B.”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藝術表現(xiàn)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藝術表現(xiàn)中的豐富與全面。C.“全”對應于“實”,“粹”對應于“虛”,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面俱到”就難以“出類拔萃”。D.在藝術中,“全”和“粹”要辯證地結合,否則就不能在藝術表現(xiàn)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就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藝術品。8.作者為什么說“這是大大的誤解”?根據(jù)文意,下列句子能夠作出正確回答的一項是( )A.古代那些雕塑繪畫等藝術作品,都是自然主義的刻畫現(xiàn)實。B.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C.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D.古代優(yōu)秀畫中的龍,雖在云中露出一鱗一爪,卻使全體宛然可見。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藝術只有既全面而豐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現(xiàn)生活與自然,才能稱之為美。B.藝術創(chuàng)造中如果只講“全”而不顧“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義的道路 C.在“詩如畫龍”的討論中,作者否定了洪日方思、王漁洋、趙執(zhí)信三人的基本觀點。D.荀子在兩千年前就明確提出過,藝術創(chuàng)造應當注重“洗盡塵滓,獨存孤迥”。10.根據(jù)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就詩歌而言,要想寫出“一鱗一爪”而沒有支離破碎之感,能給人以完整的”龍”的感覺,需要作者心中先有一條完整的“龍”在。B.通過提煉集中,一粒沙里能看見一個世界,“一葉、一花、一世界”,這屬于中國藝術傳統(tǒng)中的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C.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由實見虛,由“粹”到“全”,表現(xiàn)站得高才看得遠的生活哲理。D.中國藝術傳統(tǒng)中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就是從一鱗一爪里顯示全體,也就是“全”和”粹”的統(tǒng)一與結合,“虛”和”實”的相生與相成。三、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3道題(9分,每題3分) 寡人愿安承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以刃與政 ,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
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無疑! 11.下列加點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A.民有饑色,野有餓莩 B.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 C.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D.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12.下列詞語解釋不當?shù)囊豁検牵?)A.如作俑者,其無后乎! 其: 代詞,這些人。 B.愿比死者一灑之 。 比: 為,替。C.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 孝悌:教順父母,恭順兄長。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水中。 13.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獸相食,且人惡之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B.有以異乎? 無以異也。 C.夫誰與王敵? 今夫天下之人牧 D.為民父母行政 為其像人而用之也第Ⅱ卷(共61分)14.翻譯下列句子: (5分) (1)以刃與政,有以異乎?(2分)(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3分)
15.“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是什么意思?孟子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什么態(tài)度?(2分) 16.引本文解決了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主張?(3分)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倦夜杜甫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本詩寫于唐廣德二年(公元764),是時杜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②“徂”:開始,產(chǎn)生17.⑴頷聯(lián)中“重露成滴”、“稀星有無”,分別暗扣首聯(lián)。請作簡析。(3分) ⑵詩中前六句,通過各個景物意象,寫出了“夜?jié)u深”到“天欲明”的過程,單純寫“夜”而只字未言“倦”!熬搿斌w現(xiàn)在哪里?詩人為什么會“倦”?(5分) 18.在下列橫線處填空、默寫。(9分)(1)《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fā)揮,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表現(xiàn)了對權貴的鄙視和蔑視態(tài)度,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愿望
。詩中揭示主旨的是“ , ”這兩句。(2)《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 的名篇,其中寫洞庭景觀的兩句“ , ”顯示了雄渾闊大的意境。他的另一首詩《兵車行》則對征戰(zhàn)不止、百姓痛苦不堪的苦難根源進行反省,這詩句是: , 。(3)孟子說服齊宣王要“保民而王”。他在提出“制民之產(chǎn)”的措施后接著又提出要施行禮義道德的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 , !五、(2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9?21題。(9分)“莊子持竿不顧!好一個“不顧”!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無暇回頭看身后的權勢。他那么不經(jīng)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fā)達機遇。他把這看成了無聊的打擾!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你們走吧!我也是這樣選擇的。這則記載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會讓多少人暗自慚愧汗顏。這是由超凡絕俗的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又由這種清潔的精神滋養(yǎng)出拒絕誘惑的驚人內力。當然,我們不能以此懸的,來要求心智不高內力不堅的蕓蕓眾生,但我仍很高興能看到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有這樣一個拒絕權勢媒聘、堅決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tǒng)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時,月亮為什么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 一輪孤月之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一部《莊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類的憐憫!莊子似因無情而堅強,實則因最多情而最虛弱!莊子是人類最脆弱的心靈,最溫柔的心靈,最敏感因而也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心靈……《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19.文中劃線句“清潔的精神”的意思該怎么理解,請簡要回答。(4分)答: 20.文中加點的“深夜”和“心靈月亮”兩個詞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含義?(2分)答: 21.“一言以蔽之”是什么意思?在作者看來,莊子的心靈世界有著兩面性,請寫出這兩面。(3分)答: (二)下面一段文字選自《阿Q正傳》》,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11分)未莊人都用了驚懼的眼光對他看。這一種可憐的眼光,是阿Q從來沒有見過的,一見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興的走而且喊道:“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歡喜誰就是誰。得得,鏘鏘!悔不該,酒醉錯斬了鄭賢弟,悔不該,呀呀呀……得得,鏘鏘,得,鏘令鏘!我手執(zhí)鋼鞭將你打……”趙府上的兩位男人和兩個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門口論革命。阿Q沒有見,昂了頭直唱過去。“得得,……”“老Q,”趙太爺怯怯的迎著低聲的叫。“鏘鏘,” 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會和“老”字聯(lián)系起來,以為是一句別的話,與己無干,只是唱!暗茫I,鏘令鏘,鏘!”“老Q 。”“悔不該……”“
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阿Q這才站住,歪著頭問道,“什么?”“老Q,……現(xiàn)在……”趙太爺卻又沒有話,“現(xiàn)在……發(fā)財么?”“發(fā)財?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阿……Q哥,像我們這樣窮朋友是不要緊的……”趙白眼惴惴的說,似乎想探革命黨的口風。“窮朋友?你總比我有錢。” 阿Q說著自去了。22.劃出表現(xiàn)阿Q革命目的的句子,并談談你對阿Q革命目的的看法。(4分) 23.唱帶鼓點的《龍虎斗》表現(xiàn)阿Q的什么心理?(2分) 24.這段話中趙太爺對阿Q的稱呼有三次,反映了趙太爺?shù)氖裁葱睦,此時的趙太爺是怎樣一個人?阿Q又是怎樣一個人?請分點表述。(5分) 六、(14分)(其中25、26題為臺灣地區(qū)的高考試題)25.“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則最不恰當?shù)慕M合是( )(3分)A.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B.請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C.請?zhí)K秦、張儀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D.請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26.羅董事長的三位朋友分別在今天過七十大壽、喬遷新居、分店開幕。如果你是董事長的秘書,下面三副對聯(lián)該如何送才恰當? ( )(3分)(甲)大啟而宇,長發(fā)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丙)室有芝蘭春自永,人如松柏歲長新 A.甲送喬遷新居者:乙送分店開幕者;丙送過七十大壽者 B.甲送分店開幕者;乙送喬遷新居者;丙送過七十大壽者 C.甲送過七十大壽者;乙送喬遷新居者;丙送分店開幕者 D.甲送過七十大壽者;乙送分店開幕者;丙送喬遷新居者27.給下面這則消息擬一個標題。(不超過12字)(4分)2005年,可以說是恐怖文學迅速升溫的一年,不僅在出版領域呼風喚雨,有數(shù)百種圖書推出,而且在網(wǎng)絡上同樣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尋找中國的斯蒂芬•金”投票活動僅僅推出一周,就有近百萬的點擊率,有1萬余名網(wǎng)友進行了投票,500多網(wǎng)友紛紛跟帖評論,為心儀的作家、寫手拉票。讓記者有些驚訝的是,在候選的35名作家中竟有一大半都是網(wǎng)絡寫手,傳統(tǒng)恐怖小說作家因為很少上網(wǎng),在與網(wǎng)絡寫手的比拼中,明顯占了下風,目前在投票頁面上排名前十的均為網(wǎng)絡寫手。 28.補寫文字,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不超過30個字)(4分)列夫•托爾斯泰忠告作家,絕對不要寫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阿•托爾斯泰則再三強調:作品要寫得好,一定要寫自己愿意寫的東西。非常正常!但是要補充:作家的興趣是什么,愿意是什么。因為歸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寫給自己看的,必須想到它對讀者的影響。嚴肅的責任感對作家是同樣重要的。答:作家
七、作文(請在課外思考,當作周記一篇寫出。)29.低頭要有勇氣,昂頭要憑底氣,上進要靠志氣,不屈謂之骨氣……在辭典中,“氣”有一義項為“人的精神狀態(tài)與作風”。請以“氣”的這一義項組一個詞并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上邊已提到的幾種“氣”均允許做話題。②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③文體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 福清二中高三語文第五冊 綜合練習卷參考答案 一、(18分)1.C(訥,讀nè)2.B(A目不暇接,C緣木求魚,D一言以蔽之)3.A4.D(A項“首當其沖”是”一馬當先”之誤;B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形容好上加高,這里只是恢復元氣,不當;C項”窮極無聊”與“貧窮”無關。)5.A(第一分句的主語是“魯迅先生”,第二分句的主語自然應是“魯迅先生”,但“魯迅先生是豐碑”在句中從邏輯上看理由不充足。)6.A(B項,“孔子以為性惡來自先天,孟子則持性善論”;C項,《金瓶梅》與《紅樓夢》是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并非由話本加工而成;D項,“伍爾夫及其《墻上的斑點》”是意識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是荒誕派代表及其作品”。)二、(12分)7.C應是“既相互矛盾,又辯證統(tǒng)一”;“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不符合文章原意,“面面俱到”是貶義詞。8.D(A項是“誤解”的表現(xiàn),不是“誤解”的解釋;B項是王漁洋的神韻說,是趙執(zhí)信所批評的,不是對“誤解”原因的回答;C項是洪日方思的“全”說,是王漁洋與趙執(zhí)信共同批評的,也不是對“誤解”原因的回答)9.A(B項“走上抽象的形式主義的道路”應為“走上自然主義的道路”;C項應是肯定趙執(zhí)信的基本觀點;D項不是荀子的話。)10.C(并非由“粹”到“全”)三、11.B 12.A 13.B 14.(1)用刀子和用政治殺人,有什么不同呢?(2)略15.第一個制作殉葬用的木偶的人,該會沒有后代留下吧?孟子在此表明對以政殺人者深惡痛絕的態(tài)度。16.梁惠王喪師失子、兵挫地削之后,想雪恥報仇的問題。孟子的建議是:實行仁政以歸民心。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無道,則無敵于四、17.⑴“露重成滴”扣“竹”??夜越來越?jīng),竹葉上露水越來越重;“稀星有無”扣“月”??月照中天,襯得星星黯然失色,所謂“月明星稀”。⑵詩人是這些夜間景物的目擊者,說明詩人根本不曾合眼,徹夜未眠??他該有多么的疲倦!尾聯(lián)是“點睛”之筆,揭示了詩人的情思、本詩的意旨:關心戰(zhàn)事,關注著國家與人民的命運,難怪他夜不能寐,坐臥不寧,心力交瘁。18.(1)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2)杜甫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3)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五、(20分)19.指:莊子鄙棄富貴權勢,追求人格的獨立、精神的自由和品格高潔的精神20.比喻;分別比喻“污濁的社會”、“獨立的文化精神”21.用一句話來概括。表面“無情而堅強”;內里“最多情而最虛弱”22.(1)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歡喜誰就是誰 舉人老爺害怕“革命”,阿Q便向往革命;未莊的鳥男女如此之驚慌,阿Q便想“革命”;阿Q一無所有,走投無路,便想“革命”,他有“革命”的動機和行動,但他的目的太低下,僅僅是物質和精神的享受,僅僅是想分點東西,思想太狹隘,他對革命的認識根本不明確,甚至是誤解。他對革命的認識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23.表現(xiàn)出了阿Q內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對革命的無知和盲目樂觀。24.害怕窮小子造反,搶他家的東西的恐懼心理 此時的趙太爺是惶恐狡詐卑怯的“弱勢”的土地主。 在自己編造的革命夢中洋洋得意,飄飄然,自我陶醉的并于趙氏父子保持著距離的阿Q形象。六、(14分)25.D26.A27.傳統(tǒng)作家不敵網(wǎng)絡寫手。28.作家不但要寫自己感興趣(愿意寫)的東西,而且要有嚴肅的責任感。(“愿意寫”與“有嚴肅的責任感”是兩個要點,句子以遞進關系為佳)七、參看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