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性測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第I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有關生物的物質基礎和結構組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 C、H、O、N、P是核糖體、ATP、細胞膜、核苷酸共有的化學元素B.線粒體、細胞核、葉綠體都具有雙層膜結構C.藍藻、酵母菌和HIV都有DNAD. tRNA、抗體、限制酶、載體都是具有特異性識別作用的物質2.某腺細胞合成、分泌蛋白質的過程示意圖(①~⑤表示細胞結構)如右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②③④依次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細胞膜B.①②③④依次進行脫水縮合、蛋白質再加工、運輸、分泌C.⑤內,[H]與O2的結合發(fā)生于內膜,同時生成大量ATPD.該分泌蛋白基因導人細菌后,蛋白質的合成、分泌過程與圖示存在差異3.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一般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中最多可含有4條脫氧核苷酸鏈B.含有m個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復制需要m•2n-1個腺嘌呤C.在細胞的分化過程中,mRNA的種類和數量可以發(fā)生變化D.用32P標記某精原細胞的DNA雙鏈,產生的精子中有50%含有32P4.為了研究某地區(qū)紅綠色盲的遺傳情況,在該地隨機抽樣調查了2000人,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則b的基因頻率為A.9.6% B.3.4% C.7% D.9%5.草莓果實隨著發(fā)育而由綠色逐漸變成紅色。去除即將成熟的草莓果實表面種子(去籽),分別噴施等量的水、生長素類似物( NAA)和生長素抑制劑(POA),一段時間后測定果實中花色素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草莓果實的綠色、紅色分別與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液泡中的花色素有關B.完整草莓表面的種子所產生的生長素對果實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C.在草莓成熟階段噴施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抑制劑,可獲得色澤深紅的草莓D.在草莓成熟階段噴施適宜濃度的NAA,可獲得色澤深紅的草莓6.應用抽樣檢測法探究pH對a、b、c三種單細胞藻類生長影響的實驗,統(tǒng)計實驗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三種藻類中pH適應范圍最廣的是aB.在藻類培養(yǎng)液中需加入緩沖劑以穩(wěn)定pHC.在計數前稀釋樣液以利于血細胞計數板的計數D.若加入固定液抑制藻細胞增殖,則有利于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的準確性
29.(10分)探究不同溫度情況下,某種植物的葉片重量的變化情況(假設重量變化均來自有機物的增減),實驗流程及結果如下(單位:mg)o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的第二階段的自變量是- 。(2)實驗中a數值表示的是 。(3)比較葉片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增重情況可知,26℃條件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7℃條件下。(4)實驗過程中29℃條件下葉片有機物的實際合成量是 mg。在此條件下,該植物體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長。30.(10分)請根據下面有關細胞分裂的四個圖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丙所示的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有 。屬于減數分裂的細胞有-。(2)甲、乙、丙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屬于丁圖中BC段的有 。(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丁圖中CD變化發(fā)生的時期是 。(4)丁圖中D點細胞內染色體數和A點細胞內染色體數的比值為 。31.(8分)某種南瓜的果實形狀有扁盤形、球形、長形,由兩對基因(A和a,B和b)控制,已知A和B都存在時表現為扁盤形,只有A或B時表現為球形,長形個體為隱性純合子。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兩株純合球形南瓜作親本雜交,F1全部為扁盤形南瓜,則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2)為了探究兩對基因(A和a,B和b)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兩個研究小組分別做了如下實驗:①第一研究小組選用了上述F1做親本,和長形南瓜雜交。若后代表現型與比例為___ _,則說明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②第二研究小組選用了上述F1做親本,讓其自交,若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 ,則說明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3)若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另取兩個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子代出現了扁盤形、球形、長形三種表現型,且扁盤形:球形:長形=3:4:1,則雜交實驗中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 -。32.(11分)下圖表示神經纖維與肌細胞之間的接頭,其結構和功能與突觸類似。與神經細胞一樣.肌肉細胞在受到適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細胞膜電位的變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突觸前膜與肌細胞膜之間是組織液,維持其滲透壓大小的兩種主要離子是 (2)興奮傳導至突觸小體時,瞬間增大突觸前膜對組織液中的通透性,使其進入突觸前膜內,利于突觸小泡和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的速度加快,引起神經沖動的傳遞加快。(3)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經 通過突觸間隙,與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4)興奮傳導至突觸小體時,測定肌細胞膜某一位點的兩側電位差變化如右圖所示。圖中a線段表示 電位;b點肌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______________ 。(5)某藥物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突觸的傳遞,但對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和降解(或再攝取)等都沒有影響。那么導致神經沖動不能傳遞的原因可能是
39.[生物——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15分)纖維素酶在生物燃料制作、布料處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利用微生物提高纖維素酶產量是主要發(fā)展方向。如下圖,用紫外線照射含有纖維素分解菌的土樣,分離、培養(yǎng),再檢測各菌株的纖維素酶的產生量。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從自然界獲取纖維素分解菌,采集土樣時應選擇 的環(huán)境。(2)紫外線照射的目的是 ,A0組未經紫外線處理,其作用是作為 (3)經高壓滅菌鍋滅菌的培養(yǎng)基,需要冷卻后才能用來倒平板。常用于估計培養(yǎng)基已冷卻到50℃左右的簡便方法為 。(4)上述培養(yǎng)皿中的培養(yǎng)基除含有水和無機鹽、酵母膏、水解酪素、瓊脂等外,還應有,目的是選擇纖維素分解菌。(5)上述檢測結果如下左圖所示。由圖可知, 組酶活力與Ao組相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6)若用剛果紅染色法比較纖維素分解菌產生纖維素酶的量的多少,可通過觀察平板培養(yǎng)基上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環(huán)(如上右圖)來比較。其中與A1對應的是圖中的 。(7)若要保證上右圖透明圈中均為單個細胞形成的菌落,操作要求是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異常而引起的惡性增殖性疾病。目前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骨髓移植,但骨髓配型的成功率較低,大大限制了白血病的治療。隨著基因工程的日漸興起,迎來了基因治療白血病的曙光。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骨髓移植必須進行骨髓配型實驗,原因是 。目前,臨床上通常通過使用來提高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成活率。(2)造血干細胞移植之前先要進行培養(yǎng)。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一般分為___ _和___ _兩個階段。對于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條件,除需要適宜的溫度、無菌無毒等以外,還要向培養(yǎng)液中通人氧氣和二氧化碳,通人氧氣的目的是 ,通人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對子所用的培養(yǎng)液,應定期更換,其目的是 。(3)在進行細胞移植前,有時需對移植的細胞進行基因改造。要了解基因改造是否成功,可在分子水平上檢測是否翻譯成了相應的蛋白質,常用的方法是 。(4)上述使用的正常細胞,通常為 代以內,以保持細胞正常的二倍體核型。(5)哺乳動物的胚胎干細胞是從 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可以在體外被誘導形成新的組織細胞,這使科學家進一步培育人造骨髓成為可能。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性測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參考答案第1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1.C 2.B 3.D 4.D 5.D 6.A29.(10分。每空2分)(1)溫度(2)lh內葉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3)等于(4)9能30.(10分。每空2分)(1)甲、乙乙、丙(2)乙、丙(3)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4)1:1或2:131.(8分。每空2分)(1) AAbb×aaBB(2)①扁盤形:球形:長形=1:2:1②扁盤形:球形:長形=9:6:1( 3) Aabb×AaBb或aaBb×AaBb32.(11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Na+、Cl—(2) Ca2+(3)擴散(1分)(4)靜息 內正外負(5)該藥物影響了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的結合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富含纖維素(2分)(2)誘發(fā)基因突變,提高突變頻率,獲得高產的纖維素分解菌(2分) 對照(3)用手觸摸盛有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剛剛不燙手(2分)(4)纖維素(2分)(5)A5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2分)(6)④(7)菌液稀釋度足夠高,使纖維素分解菌分散成單個細胞(2分)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防止發(fā)生過強的免疫排斥反應(2分) 免疫抑制劑(2)原代培養(yǎng)傳代培養(yǎng)保證細胞能夠進行有氧呼吸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2分)(3)抗原一抗體雜交法(2分)(4)10(5)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2分)分化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