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生物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試卷Ⅰ(選擇題)和試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試卷4頁,答卷1頁,共5頁。本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試卷Ⅰ的解答請做在答題卡上,試卷Ⅱ的解答請做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荚嚱Y束,只需將答題卡和答題卷交回。試 卷1.淀粉是植物體內的一種儲能物質,構成淀粉的基本單位是A.蔗糖 B.葡萄糖 C.麥芽糖 D.核糖2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屬于血紅蛋白生理功能的是A.運輸氧氣 ?B.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C.攜帶遺傳信息 D.催化細胞內的化學反應下列各種細胞內的反應,發(fā)生在生物膜(細胞膜和細胞內的各種膜)上的是A.DNA復制 B.光反應 C.碳反應 D.氨基酸脫水縮合超級細菌是一種絕大多數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細菌,它的產生與人們?yōu)E用抗生素有關,超級細菌具有的結構特點是A.沒有DNA B.沒有細胞質 C.沒有核糖體 D.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圖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環(huán)狀結構B.②是產生核糖體、mRNA和蛋白質的場所C.核膜由層磷脂分子組成,蛋白質、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過核膜進出細胞核D.核孔對物質的運輸具有選擇性6.下列哪一種過程沒有蛋白質參與( )A.由DNA產生mRNA的過程 B.二氧化碳經擴散進入細胞內部C.復制后的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分離至細胞兩端 D.胰蛋白酶消化組織中的膠原纖維7.A.B.C.D.8.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不能產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和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C.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溶膠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表示腺苷9.右圖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增大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不變B.酶量增加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C.反應物濃度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D.B點后,升高溫度,酶活性增加,曲線將呈現(xiàn)c所示變化10.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健康人的汗液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顏色反應B.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的小動物往左下角移動,為使小動物在視野中央,則臨時裝片應往右上角移動C.葉綠體中色素溶于酒精,可利用這一原理提取新鮮葉片中的葉綠體色素D.用不同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植物細胞后,均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現(xiàn)象 A.這種轉運方式可順濃度梯度進行B.葡萄糖是以這種方式進入紅細胞的C.細胞產生的能量增加會提高物質的轉運速率[]D.載體蛋白在物質轉運過程中形狀會發(fā)生改變12.將圖中果酒發(fā)酵裝置改裝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下列相關操作錯誤的是( )A.探究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時打開閥aB.經管口3取樣檢測酒精和CO2的產生情況C.實驗開始前對改裝后整個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D.改裝時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與管口2連通13.由1分子的磷酸、堿基和化合物a構成了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m為,則b肯定為脫氧B.b只有4種C.若ATP可形成b,則a為核糖D.若a為核糖,則14.下列關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敘述的是A.在分裂間期,每染色體復制,DNA含量加倍B在分裂后期,著絲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目最清晰D在分裂期,復制的染色體平均分配進入子細胞A.該曲線表明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B.CD段的變化是由于著絲粒的分裂C.BC段細胞內染色體∶DNA=1∶2D.D點后的細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體16.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已知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那么,該生物的體細胞,在有絲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與B走向一極,a與b走向另一極 B.A與b走向一極,a與B走向另一極 C.A與a走向一極,B與b走向另一極 D.走向兩極的均為A、B、a、b 17.用脫氧核苷酸被32P標記和氨基酸被15N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體,連續(xù)繁殖三代,含有32P和15N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的比例為( 。粒100% 100% B.25% 50% C.50% 50% D.25% 018.下列有關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以解釋一切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 B.體現(xiàn)在雜合子形成雌、雄配子的過程中C.研究的是所有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行為 D.兩個定律之間不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19.假設某種動物的AA和Aa個體全部存活,aa個體在出生前會全部死亡。現(xiàn)有該動物的一個大群體,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比例為1:2。理論上該群體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20.金魚草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xiàn)1在強光低溫條件下開紅花,在遮陽高溫條件下則開白花。這個實例說明( )A.基因型是性狀表現(xiàn)的內在因素 B.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的表現(xiàn)形式C.基因型相同,表現(xiàn)型一定相同 D.表現(xiàn)型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21.下列與基因自由組合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是生物多樣性的原因之一,并能指導作物的雜交育種B可指導對細菌的遺傳研究C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自交,后代可能有2n種表現(xiàn)型,故產生的變異頻率高D以基因的分離定律為基礎,并與基因分離定律同時起作用某人群中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為36%,一對夫婦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們所生的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是(?)A? B. ?C.? D.23.某種遺傳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圖為該遺傳病的系譜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1為純合子 B.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4為純合子C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2為雜合子D.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3為純合子( )B.二倍體水稻經秋水仙素處理,可得到四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大C.二倍體水稻與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三倍體水稻,含三個染色體組D.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養(yǎng),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25.下圖中,表示突觸,A1、A2、A3、三個靈敏電流計的電極均接在神經纖維的膜外,1、2、3、4為四個刺激點,其中2、3分別為AB、CD的中點,則A1不偏轉同時A2、A3均偏轉2次的刺激點和A1不偏轉、 A2偏轉1次、A3偏轉2次的刺激點分別是( )A.4和3 B.2和4 C.3和4 D.1和426.下列有關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淋巴和組織液B.人體內環(huán)境pH和滲透壓等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細胞正常代謝所必需的C.個體穩(wěn)態(tài)的實現(xiàn)是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D.葡萄糖?胰島素?白細胞介素Ⅱ和胰蛋白酶都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的成分27.用燕麥幼苗做如下圖所示的兩組實驗。甲組:將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分別取兩個瓊脂塊、緊貼在的切面上,數小時后如甲圖所示處理。乙組:將附有瓊脂塊X和Y的胚芽鞘頂端放在旋轉器上勻速旋轉,數小時后如乙圖所示處理。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將直立生長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將向左彎曲生長C的右側生長素多,右側生長快D.⑤的兩側生長素濃度不相等下列有關限制性內切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從反應類型看,限制性內切酶催化的是一種水解反應B.限制性內切酶的活性受溫度、pH的影響C.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雙鏈DNA中某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D.限制性內切酶識別序列越短,則該序列在DNA中出現(xiàn)的幾率就越小 A.胚胎移植 B..D.30.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愈傷組織細胞分裂旺盛,經誘變處理,有利于獲得突變個體B.利用莖尖進行組織培養(yǎng),可以獲得脫毒苗C.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出的雜種植物一定是高度不育的 D.利用植物的細胞克隆,能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某些中藥(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31.下列與動物細胞培養(yǎng)有關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需用胰蛋白酶處理組織,但要控制加入的酶量和處理的時間,防止損傷細胞 B.動物細胞培養(yǎng)是動物細胞工程的基礎技術 C.培養(yǎng)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對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值有重要作用 D.“細胞在傳至50代左右時,增殖會逐漸緩慢,以至于完全停止”的主要原因是接觸抑制32.通過胚胎移植技術,可以實現(xiàn)良種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對供體和受體母牛要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養(yǎng)都需要在體外進行C. 對沖卵獲得的原腸胚檢查合格后方可移植D.胚胎分割33.科學家在某種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質粒為載體,采用轉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質粒是最常用的載體之一,它僅存在于原核細胞中B.將抗枯萎基因連接到質粒上,DNA連接酶[]C.用葉肉細胞作為受體細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現(xiàn)出抗枯萎性狀D.通過該方法獲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產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枯萎病基因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敘述,正確的是A.培養(yǎng)保留的細胞在培養(yǎng)瓶壁上可形成多層細胞B.克隆培養(yǎng)法培養(yǎng)過程中多數細胞的基因型會發(fā)生改變C.二倍體細胞的傳代D.惡性細胞35.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培養(yǎng)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yǎng)和調節(jié)滲透壓B.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和細胞分裂素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C.離體器官或組織的細胞都必須通過脫分化才能形成愈傷組織D.同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細胞經培養(yǎng)獲得的愈傷組織基因相同.科學研究表明細胞中核糖體通常不是單個執(zhí)行功能,而是構成多聚核糖體(如右圖)。研究表明動物卵裂期細胞中多聚核糖體明顯增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核糖體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質B.卵裂期細胞分裂旺浙江省湖州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3199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