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按要求作答。1、下列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是A.藻 B.C.藻 D.顫藻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有細胞B.細胞有且DNA分子呈環(huán)狀C.人體細胞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同D.合成載體蛋白要ATP3、右圖所示過程不能體現(xiàn)生物膜A.具有信息傳遞功能B.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具有排泄功能D.具有識別功能4、下列關于生物體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熒火蟲發(fā)光離不開ATP和酶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chǎn)物中都有葡萄糖C.占細胞鮮重和干重比例最多的元素分別是O和CD.葡萄糖和蔗糖都可以通過靜脈注射進入人體細胞5、科學家用35S標記的氨基酸培養(yǎng)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量細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過程中各種膜結構的面積變化,結果如圖。下列選項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結構名稱以及放射性標記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A.a(chǎn)核糖體→b內(nèi)質(zhì)網(wǎng)→c高爾基體B.a(chǎn)內(nèi)質(zhì)網(wǎng)→b高爾基體→c細胞膜C.a(chǎn)高爾基體→c內(nèi)質(zhì)網(wǎng)→b細胞膜D.a(chǎn)內(nèi)質(zhì)網(wǎng)→c高爾基體→b細胞膜6、下面列出了若干種研究礦質(zhì)元素X是否為植物必需的礦質(zhì)元素的實驗方案,其中最科學的設計是①以土壤為基質(zhì)盆栽,澆缺少元素X的完全營養(yǎng)液 ②以沙土為基質(zhì)盆栽,澆缺少元素X的完全營養(yǎng)液 ③不用基質(zhì),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營養(yǎng)液④以土壤為基質(zhì),澆蒸餾水 ⑤以沙土為基質(zhì),澆完全營養(yǎng)液 ⑥不用基質(zhì),只用完全營養(yǎng)液 ⑦不用基質(zhì),只用含X元素的蒸餾水 ⑧不用基質(zhì),只有蒸餾水A.以④為實驗組,①為對照組B.以②為實驗組,⑤為對照組C.以③為實驗組,⑥為對照組D.以⑦為實驗組,⑧為對照組7、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敘述,錯誤的①標本染色較淺,觀察時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調(diào)大通光孔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指物像面積的放大倍數(shù)③若轉換高倍物鏡觀察,要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破壞標本④若在視野中看到細胞質(zhì)順時針流動,則實際上細胞質(zhì)就是順時針流動的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下列有關蛋白質(zhì)的敘述,錯誤的是A.B.C.在癌變過程中,細胞膜上蛋白質(zhì)種類數(shù)量會發(fā)生改變D.人血紅蛋白含574個氨基酸,合成一分子該蛋白質(zhì)脫去573個水分子9、下圖為某種生物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B..在衰老的細胞中細胞核體積染色質(zhì)收縮.核孔是質(zhì)的通道具有選擇性某生物體內(nèi)發(fā)生如下的反應: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此生物一定是物,因為能合成糖原B.淀粉和糖原都屬于多糖,都是儲能物質(zhì)C.D.葡萄糖→糖原可發(fā)生于肝臟內(nèi)11、下列圖中動植物糖類、脂質(zhì)的分類正確的是12、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兩個相同的容器內(nèi)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苗,假設兩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離子與實驗開始時各種離子濃度之比如圖所示,該實驗的結果不能說明A.水稻吸收水的相對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B.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是不同的C.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D.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O需要量大,對Ca2+需要量小13、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B.酶提供反應過程所必需的活化能C.D.14、將剛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這是因為加熱會A.B.C.防止D.可溶性糖轉化為淀粉15、右圖所示為不同條件下的酶促反應速率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影響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B.影響B(tài)C段反應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C.導致了曲線Ⅰ和Ⅱ的不同D.曲線顯示該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為37 ℃16、下圖為植物的某個葉肉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fā)生的生化反應。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甲、乙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葉綠體和線粒體中B.兩種生物膜除產(chǎn)生上述物質(zhì)外,還可產(chǎn)生ATPC.圖乙中的[H]甲D.乙O2可來自于圖甲并運用運用所學知識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解釋現(xiàn)象的能力。17、下圖甲表示夏季一密閉大棚內(nèi)一晝夜間CO2濃度的變化圖乙表示棚內(nèi)植株在點時,消耗的CO2量與消耗的O2量體積比其中正確的是18、下圖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zhì)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A.①、③、④、⑤產(chǎn)生ATP②階段要消耗ATPB.①⑤階段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C.③外,其他階段都發(fā)生在細胞器中D.細胞①、②、③、④、⑤【解析】19、紅楓是一種木本觀賞植物,在生長季節(jié)葉片呈紅色,下列關于該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紅楓葉片不含葉綠素 B.紅楓葉片呈紅色是因為吸收了紅光C.紅楓葉片能吸收光能進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20、在a、b、c、d條件下,測得某植物種子萌發(fā)時CO2和O2體積變化的相對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CO2釋放量O2吸收量a100b83c64d77A.a(chǎn)條件下,CO2還有酒精B.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C.c條件下,D.d條件下,產(chǎn)生的CO2來自線粒體21、根據(jù)不同成分的植物種子在萌發(fā)時需氧量不同,下列種子在種植時埋土最淺的是A.花生 B.玉米C.小麥 D.水稻22、下列有關葉綠體及光合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破壞葉綠體外膜后,O2不能產(chǎn)生B.植物生長過程中,葉綠體內(nèi)各種色素的比例保持不變C.與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時間縮短D.離體的葉綠體基質(zhì)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暗反應23、下圖滲透作用裝置圖,A代表清水、BA.B.C.D.24、科學家所做實驗:先向槍烏賊神經(jīng)纖維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測得神經(jīng)纖維周圍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經(jīng)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藥物和ATP,測得神經(jīng)纖維周圍溶液中的24Na+量如圖所示。以下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鈉離子通過細胞膜的方式B.神經(jīng)纖維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C.“某藥物”不可能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D.“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促進細胞呼2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細胞C.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請在答題卷上作答。26、(10分)下圖是真核細胞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__________________。(4)科學家設計了如下實驗:將變形蟲培養(yǎng)在含H3—膽堿的培養(yǎng)基中,這樣核膜就被H3標記。將帶有放射性標記的核取出移植到正常的去核變形蟲中,追蹤觀察一個細胞周期,觀察子代細胞核膜是否具有放射性。此實驗的目的是: 。27、(10分)研究證實ATP既是“能量通貨”,也可作為細胞間信息傳遞中的一種信號分子,其作為信號分子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 由圖可知,ATP分子通過細胞的 作用釋放到細胞間隙中。再在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團可以逐步從ATP分子上全部脫離,然后剩下的是________,它的組成元素有_______種。(2)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24小時有40 kgATP發(fā)生轉化,而細胞內(nèi)ATP的濃度僅為2~10 mmol/L,這是因為細胞內(nèi)是通過 的能量供應機制來保證生命活動的需要。(3)同樣是儲存能量的分子,在儲存能量方面ATP與葡萄糖有不同的特點,除了儲存能量少,ATP還有什么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解釋現(xiàn)象的能力。28、(10分)圖A為某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圖B表示在一個細胞周期(G1、S、G2組成分裂間期,M為分裂期)中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圖C表示處于一個細胞周期中各個時期細胞數(shù)目的變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個培養(yǎng)基中測得的),請據(jù)圖作答。(1)若圖A表示胚胎干細胞,在正常的情況下,與其吸收無機鹽離子有關的細胞器主要________。(2)若是雜合子且在2的某一位點上有一基因a,對應圖C中DNA含量為2C時,該培養(yǎng)共有________個基因a。(3)圖A細胞中染色體C)。C圖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細胞,處在B圖的________期(填寫圖中符號)。(4)培養(yǎng)過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C圖中DNA含量為________(C)的細胞數(shù)量會增加。29、(10分)回答下列問題:(1)細胞癌變發(fā)生變_______。有些病毒能致癌主要與它們含有_______有關。(2)癌癥化療常用5-氟尿嘧啶,它的結構與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擾_______的合成。綠茶________。() 在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倍增時間約為一年,而血管生成卻十分迅速,這對于癌細胞生命活動的意義是________。某小組想探究酵母菌細胞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產(chǎn)生CO2時葡萄糖進行了如下實驗:無菌葡萄糖溶液與少許酵母菌混勻按下圖裝置實驗。甲、乙裝置中沉淀,將兩瓶溶液用濾菌膜過濾。請分析回答:(1)該小組實驗的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2)乙裝置中CO2的場所是 。()利用提供的U型管(U型管底部)、液等實驗:①取等量的濾液分別倒入U型管的兩側并標記②一段時間后觀察的變化()酵母菌15、【解析版】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教師版)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43085.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虹口區(qū)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