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區(qū)2013屆高三元月調研歷史試題(WORD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武昌區(qū)2013屆高三年級元月調研測試 歷史試卷24.孟子日:“楊子(即楊朱)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o"同時代與楊朱這一主張相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韓非子 D.李贄25.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o這反映出中國古代城市布局的特點主 要來自于哪一方面因素的影響? A.經濟發(fā)展的商業(yè)意識 B.思想文化中的禮制思想 C.政治管理的有效增強 D.封建小農經濟已經盛行26.范仲淹曾指出:“天下茶鹽,出于山海,是天地之利,以養(yǎng)萬民也。近古以來,官禁其源,人多犯法。今又絕山旅之路,官自行販,困于運置。其民庶私販者,徙、流;歲有千萬人罹此刑禍”.這在實質上反映了 A.士大夫本末觀念的變化 B.交通不暢引起了官民矛盾C.發(fā)展茶鹽是國家之根本 D.嚴重刑禍導致社會的動蕩27.元代時期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qū)被劃歸陜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門戶洞開……歸州,地處四川、河南二“行省”之間,卻隸于并不與之連界的湖廣“行省”;同是處于漢水上游漢中盆地的興元路和沔州,卻分屬四川、陜西二‘行省”.此種行政區(qū)劃不利于 A.中央對廣闊疆域的有效管理 B.加強民族矛盾激化下對地方的軍事控制 C.促進各民族之間經濟的交流 D.增強政區(qū)的自然屬性與文化一體化趨勢28.“督鄂近二十年的慘淡經營,使鄂由一個深居腹地、經濟文化均處中等發(fā)達程度的省份,一躍而為晚清全國最重要的機器工業(yè)中心之一,某些門類在當時的東亞也占據領 先地位”. 材料中“某些門類”主要是指 A.輪船制造業(yè) B.煤炭制造業(yè) C.鋼鐵制造業(yè) D.塑料制造業(yè)29.某次會議通過的《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指出:“工人階級應時刻的準備能領導并參加武裝暴動。以鄉(xiāng)樹農民之勝利為依據,推翻反革命政權,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權的 城市政府。”此會議的召開標志著 A.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B.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 C.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正式到來 D.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的指導思想30.周恩來曾建議說:“我準備命令新四軍張云逸的第4支隊,協同貴部李品仙、廖磊兩集團軍采取的聯合行動,運動于遼闊的兩淮流域,使津浦線南段日軍時刻受到威脅,不敢貿然北上支援南下日軍。”據這一建議所進行的戰(zhàn)役是 A.淞滬會戰(zhàn) B.平型關戰(zhàn)役 C.臺兒莊戰(zhàn)役 D.百團大戰(zhàn)3 1.伯利克里說:“我們不羨慕鄰國的法律,因為我們的政體是其他國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獨創(chuàng)。它不是為少數人,而是為全體人民”o雅典的“獨創(chuàng)”是 A.城邦政制基礎上的直接民主制 B.五百人會議成為最高權力機關 C.氏族貴族奴隸主成長為新的政治力量 D.官職向一切人民開放,都以抽簽方式產生 高三年級文科綜合試卷第7頁共16頁32.右側卡片是武昌區(qū)某中學圖書館有關于詩歌或小說“本周推介”的一張卡片。據此信息判斷,卡片中所推薦的短篇《忽必烈汗》應為哪一文學流派的代表作? A.古典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現代主義33.下圖主要反映了英國 A.商品輸出的要求 B.資本輸出的要求 C.重商主義的政策 D.成為日不落帝國34.俄國一法令記載:‘‘人民委員會頒布了《關于國家在出產谷物的省份征糧辦法》的命令……征收數額由糧食部根據收成情況規(guī)定,原則是富裕農民多征,中農少征,貧農 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儲糧一經發(fā)現,當即沒收。”該法令出現的歷史背景應該是 A.新經濟政策的積極推行 B.新生蘇維埃政權面臨困境 C.政府的戰(zhàn)爭政策帶來糧荒 D.農業(yè)集體化運動出現失誤35.“九五’’(1996-2000年)期間,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基被美國《時代》周刊比喻成“飛向太陽的鳥,但翅膀已被烤焦”。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8t70;這年年底,朱?基幽默地請人轉告《時代》周刊“我的翅膀還在”!俺岚蜻在”主要得益于 A.全面開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B.正式成為了世界負易組織成員國 C.經濟體制改革開始推向城市 D.開始確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自科學之興,世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遏。 ——陳亮(1143-1194年)《送叔祖主筠州高要薄序》材料二 西周(日本早期啟蒙思想家)等借用古漢語詞“科學”意譯英語Scienceo……1880年左右,日本學界正式把“科學”一詞固定下來,其字面義為“分科之學”,內涵則是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guī)律的分科知識體系。此后,冠以“科學’之名的文章及書籍在日本大量出現!T天瑜《近代漢字術語創(chuàng)制的兩種類型》 材料三 明末學者徐光啟將歐洲耶穌會士帶到中國來的幾何學、物理學、天文歷法、地理學、‘機械技術等統(tǒng)稱“格物窮理之學”。晚清以降,西洋科技知識以更大規(guī)模涌入中國,“格致學” 成為清末對“科學技術”的表述語。近代中國最早從日本引入并使用作為Science意譯詞‘‘科學”的,是康有為于1 896年引入!瓏缽蛯ⅰ翱茖W”一詞包蘊的內容從自然科學擴大到社會科學。不過,清末‘‘科學”一詞并未普及,“科學”與“格致”并用,“格致”的使用率更高! 至20世紀初葉,漸有科學代格致的趨勢。 ——馮天瑜《近代漢字術語創(chuàng)制的兩種類型》 材料四 隨著日本科學書刊大舉入華,中國一些宣傳科學救國的團體紛紛標示“科學”,如“亞泉學館”( 1900)、“上海科學儀器館”(1903)、(上海)“科學研究會”(1907);宣傳科學救國的刊物,如《亞泉雜志》(1900)、《科學世界》(1903)、《科學一斑》(1907)更高張“科學”旗幟。.尤其是魯迅在1908撰《科學史教篇》,稱科學是“神圣之光”,在其照耀下,可振作民氣、育人救國。這樣一些關于科學的普及工作,使“科學”一詞被人們所接受和使用,“格致”逐浙被‘‘科學”所取代。 ——馮天瑜《近代漢字術語創(chuàng)制的兩種類型》 (1)據材料一判斷,古漢語中的“科學”對應哪一選官制度?(2分)它與材料二中日本學界所指的‘舉}學”有何異同?(4分)材料二中“冠以‘科學’之名的文章及書籍在日本大量出現”造成了1 9世紀末中日國際地位的何種變化?(3分)(2)結合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分析作為Science意譯詞‘科學”一詞從日本引入中國并得以推廣的原因o (12分) (3)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近代漢字術語創(chuàng)制的看法?(4分) 41.(1 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史學界對于羅斯福新政有著以下不同的觀點: 羅斯福新政在美國現代歷史上基本上是一個進步現象,具有積極的作用o它為壟斷資 產階級維護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以后美國和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資產階 級政府所效法;它的實施是美國歷史上資產階級某些民主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 ——黃安年《羅斯福新政的歷史地位和階級性質》 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暫時地、略微地緩和了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嚴重的局面,它沒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機。新政實施的結果,是鞏固和加強壟斷資產階級在國家經濟和政治上的統(tǒng)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對工人階級讓步的措施,不過是資產階級對付工人運動的一種手段而已o新政實行后美國工業(yè)生產指數逐年回升的現象,并不是新政藥方的功效,而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自發(fā)規(guī)律作用的結果。而所包含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策,則對工人階級和革命事業(yè)有巨大的危害。 ——習哥紹湘《美國通史簡編》 請評述材料中關于羅斯福新政的觀點。(要求:根據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45.(1 5分)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 ——摘自《戊戌變法》 材料二 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fā)布變法詔令1 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o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o”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發(fā)了極大震動,不僅頑固派堅決反對,而且不少維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黃遵憲也難以接受,帝黨領袖翁同鑠也斥之為“說經家一野狐也”o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緒皇帝下令毀版。 ——摘自《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材料三 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夢蕉亭雜記》 (1)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希望“變法三年可以自立”的歷史背景。(5分) (2)戊戌變法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據上述材料,分析維新派在變法中的失誤之處。 (10分)46.(15分)二十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 任何人都不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我們自己未來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場戰(zhàn)爭的結局……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對我們來講,這是同戰(zhàn)爭本身一樣嚴重的緊急狀況o我們絲須以同樣的決心、同樣的緊迫感、同樣的愛國主義和犧牲精神來致力于我們的任務,就好像我們處在戰(zhàn)爭中會表現的那樣。我們已經向英國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質支援,將來還將提供更多的物質支援。 ——墑自羅斯!蛾P于國家安全的“爐邊談話”》(1940年1 2月29日)(1)根據材料并結合1939~1940年的史實,概括羅斯福提出“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的主要背景。(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慟滯來的影響。(7分)武昌區(qū)2013屆高三元月調研測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選擇題號242526272829答案BBADCC題號303132333435答案CABABA40.(1)科舉湖北省武昌區(qū)2013屆高三元月調研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48464.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諸暨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