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一中2015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兩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題為選考題,其它題為必考題?忌鞔饡r,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第Ⅰ卷(共126分)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4.關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伽利略認為在同一地點,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直接用實驗進行了驗證C.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運動速度與位移成正比15.如圖所示,汽車以10 /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 處時,綠燈還有3 s熄滅.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剛好停在停車線處,則汽車運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可能是
16.如圖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乙所示,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在3 s末,物體處于出發(fā)點右方B.在1-2 s內(nèi),物體正向左運動,且速度大小在減小C.在1-3 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在0-1 s內(nèi),外力F不斷增大17. 如圖所示,斜面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左邊緊貼墻壁,若在斜面上放一個物體,當沿著的斜面下滑時,始終靜止不動,則受力個數(shù)可能為 A. 4個或5個B. 5個或6個C. 3個或4個D. 4個或6個18.如圖所示,三根輕細繩懸掛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保持靜止,A、D間細繩是水平的,現(xiàn)對B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將B緩緩拉到圖中虛線位置,這時三根細繩張力 的變化情況是A. 都變大 B. 和 變大, 不變C. 和 變大, 不變 D. 和 變大, 不變19.將一小物體以初速v0豎直上拋,若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不變,則小物體在到達最高點的最后一秒和離開最高點的第一秒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s1和s2、速度的變化量△v1和△v2的大小關系為A.s1>s2 B.s1<s2 C.△v1>△v2 D.△v1<△v220.如圖所示,物塊在靜止的傳送帶上以速度v勻速下滑時,傳送帶突然啟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若傳送帶的速度大小也為v,則傳送帶啟動后A. 靜止在傳送帶上B. 可能沿傳送帶向上運動C. 受到的摩擦力不變D. 下滑的速度不變21.在如圖所示裝置中,兩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1、2,懸點a、b間的距離遠大于滑輪的直徑,不計一切摩擦,整個裝 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圖可知( )A. 1一定大于2B. 1可能大于22C. 1一定小于22D α一定等于β第Ⅱ卷(必考題129分,選考題45分,共174分)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做答;第33題—39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一)必考題(共129分)22. (6分)在探究力的合成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填字母代號)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 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C. 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填字母代號)A.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適當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適當遠些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盡可能大 D.兩細繩必須等長23.(9分)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電源頻率f=50Hz在紙帶上打出的點中,選出零點,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因保存不當,紙帶被污染,如圖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個計數(shù)點,僅能讀出其中3個計數(shù)點到零點的距離: 若無法再做實驗,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__s②打C點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s(取2位有效數(shù)字)③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s2
24.(14分)A、B兩列火車,在同一軌道上同向行駛,A車在前,其速度vA=10 /s,B車在后,速度vB=30 /s,因大霧能見度很低,B車在距A車s=75 時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A車,這時B車立即剎車,但B車要經(jīng)過180 才能停下來(1)B車剎車時A仍按原速率行駛,兩車是否會相撞?(2)若B車在剎車的同時發(fā)出信號,A車司機經(jīng)過Δt=4 s收到信號后加速前進,則A車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25.(18分)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ABC放在水平面上,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k2的兩個輕彈簧沿斜面懸掛著,兩彈簧之間有一質(zhì)量為1的重物,最下端掛一質(zhì)量為2的重物,此時兩重物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把斜面ABC繞A點在同一平面內(nèi)緩慢地順時針旋轉90°后,重新達到平衡.試求1、2分別沿斜面移動的距離. (二)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3道物理題、3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1題解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涂黑。注意所做題目必須與所涂題目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qū)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33.【物理——選修3-3】(15分)(1)(5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氣體的壓強越大,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B.自然界中所進行的涉及熱現(xiàn)象的宏觀過程都具有方向性C.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的內(nèi)能一定增大。D.溫度升高,物體內(nèi)的每一個分子的熱運動速率都增大。E. 擴散現(xiàn)象與布朗運動都與溫度有關F. 第二類永動機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2)(10分)如圖所示,粗細均勻的玻璃細管上端封閉,下端開口,豎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銀槽中,管內(nèi)封閉有一定質(zhì)量的空氣,玻璃細管足夠長,管內(nèi)氣柱長4c,管內(nèi)外水銀面高度差為10 c. 現(xiàn)將玻璃管沿豎直方向緩慢移動. (大氣壓強相當于75cHg)求:①若要使管內(nèi)外水銀面恰好相平,此時管內(nèi)氣柱的長度;②若要使管內(nèi)外水銀面高度差為15 c,玻璃管又應如何移動多少距離.34.【物理——選修3—4】(15分)(1)(5分)如圖所示,兩束單色光a、b從水下面射向A點,光線經(jīng)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用同一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分別以a、b光做實驗,a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大于b光的干涉條紋間距B.用a、b光分別做單縫衍射實驗時它們的衍射條紋寬度都是均勻的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D.在水中a光的臨界角大于b光的臨界角E.若a光與b光以相同入射角從水射向空氣,在不斷增大入射角時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F.a(chǎn)比b更容易發(fā)生衍射現(xiàn)象(2)(10分)取一根柔軟的彈性繩,將繩的右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繩的左端自由,使繩處于水平伸直狀態(tài).從繩的端點開始用彩筆每隔0.50 標記一個點,依次記為A、B、C、D……如圖所示.現(xiàn)用振動裝置拉著繩子的端點A沿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若A點起振方向向上,經(jīng)0.1 s第一次達正向最大位移,此時C點恰好開始起振,則①繩子形成的波是橫波還是縱波?簡要說明判斷依據(jù),并求波速為多大;②從A開始振動,經(jīng)多長時間J點第一次向下達到最大位移? ③畫出當J點第一次向下達到最大位移時的波形圖象.35.【物理——選修3—5】(15分)(1)(5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天然放射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還具有復雜結構B.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fā)現(xiàn)原子核有一定的結構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轉變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中子D.利用γ射線的貫穿性可以為金屬探傷,也能進行人體的透視E.同種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單質(zhì)中長F.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元素所處的物理和化學狀態(tài)無關,它是一個統(tǒng)計規(guī)律,只對大量的原子核才適用 (2)(10分)如圖所示,A、B兩個木塊質(zhì)量分別為2 kg與0.9 kg,A、B與水平地面間接觸光滑,上表面粗糙,質(zhì)量為0.1 kg的鐵塊以10 /s的速度從A的左端向右滑動,最后鐵塊與B的共同速度大小為0.5 /s,求:①A的最終速度;②鐵塊剛滑上B時的速度.
銀川一中2015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選擇題答案:
1415161718192021CCAABACCDCD實驗題答案;22. (1)CD (2)AB23. 0.02 , 2.5 , 9.27 (9.27333) 24.【解析】第一問6分,第二問8分(1)B車剎車至停下來的過程中,由 (1分)解得 (1分)畫出A、B兩列火車的v-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計算出兩列火車的位移分別為:sA=10×8 =80 (1分) (1分)因sB>s0+sA=155 (1分) 故兩車會相撞.(1分)(2)設A車加速度為aA時兩車不相撞,則兩車速度相等時,有:vB+aBt=vA+aA (t-Δt) (2分)此時B車的位移 (2分)A車的位移 (2分)為使兩車不相撞,兩車的位移關系滿足sB′≤s0+sA′ (1分)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aA≥0.83 /s2(1分)即A車的加速度至少為0.83 /s2答案:(1)兩車會相撞(2)0.83 /s225.【解析】沒旋轉時,兩彈簧均處于伸長狀態(tài),兩彈簧伸長量分別為x1、x2k2x2=2gsinθ(2分) 解得 (1分)k2x2+1gsinθ=k1x1(3分) 解得 (1分)旋轉后,兩彈簧均處于壓縮狀態(tài),壓縮量分別為x1′、x2′2gcosθ=k2x2′ (2分) 解得 (1分)(1+2)gcosθ=k1x1′ (3分)解得 (1分)所以1移動的距離 (2分)2移動的距離 (2分)33.(1)(5分)BEF(2): ① 玻璃管內(nèi)的空氣作等溫變化,管內(nèi)外水銀面恰好相平時 ( p0 ? rgH1 ) S l1 = p0 S l2 (2分) (2分)②(a)若管內(nèi)水銀面較高,管內(nèi)氣柱長l3( p0 ? rgH1 ) Sl1 = ( p0 ? rgH3) Sl3 (1分) (1分)玻璃管上移的距離 x2 = H3+l3 ? ( l1 + H1 )=15+4.33-(4+10)=5.33c(1分)(b)若管外水銀面較高,管內(nèi)氣柱長l4( p0 ? rgH1 ) Sl1 = ( p0+ rgH4) Sl4 (1分) (1分)玻璃管下移的距離 x4 = l1 + H1 +H4-l3 =4+10+15-2.89=26.11c (1分)34.(1)(5分)ADF(2)解析:(1)橫波(1分).因為質(zhì)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1分)由題意知,波的周期T=0.4 s(1分),波長為λ=4 ,所以波速v=λT=10 /s. (1分)(2)(3分)從A開始振動,設經(jīng)過時間t1, J點開始起振t1=xAJv=4.510 s=0.45 s設J點向上起振后經(jīng)t2時間第一次到負向最大位移,則t2=34T=0.3 s,所以,所求時間t=t1+t2=0.75 s.(3)波形圖象如圖所示.(3分)
35.(1)(5分)ACF(2)解析:(1)鐵塊和木塊A、B為一系統(tǒng),由系統(tǒng)總動量守恒得:v=(B+)vB+AvA (4分)可求得:vA=0.25 /s. (1分)(2)設鐵塊剛滑上B時的速度為u,此時A、B的速度均為vA=0.25 /s.由系統(tǒng)動量守恒得:v=u+(A+B)vA (4分)可求得:u=2.75 /s. (1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