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蒼山縣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題word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山東省蒼山縣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 學 試 題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荚嚂r間100分鐘。第I卷 選擇題(共48分)注意事項:1.第I卷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上,只答在試卷上不得分。以下數(shù)據(jù)可供答題時參考: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化學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新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陶瓷、玻璃、水泥等是使用量最大的無機非金屬材料C.氫氧燃料電池、鉛蓄電池、硅太陽能電池中都利用了原電池原理D.Fe2O3俗稱鐵紅,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2.下列有關化學研究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丁達爾效應可用來區(qū)分溶液與膠體,這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方法B.對于同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的焓變相同C.Mg和Al屬于活潑的金屬,均可用通過電解熔融的MgCl2和AlCl3來制取D.研究采煤、采油新技術(shù),盡量提高產(chǎn)量以滿足工業(yè)生產(chǎn)的快速發(fā)展3.下列各組離子中,在給定條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2的溶液中:NH+4、K+、ClO-、Cl-B.加入鋁粉有氫氣生成的溶液:CO2-3、Cl-、K+、Na+C.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OH-)=1×10-15mol/L的溶液:Fe2+、Na+、NO-3、Cl-D.加入NH4HCO3有氣體生成的無色溶液:Cl-、Cu2+、H+、SO2-44.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下圖中所示的實驗方法、裝置或操作完全正確的是( )A.干燥氫氣B.吸收氨氣C.在鐵制品上鍍銅D.配置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成為同位素②兩個非金屬元素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健③金屬腐蝕的實質(zhì)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被還原的過程④Kap不僅與難溶電解質(zhì)的性質(zhì)和溫度有關,而且還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有關⑤蓄電澉在放電過程中,負極質(zhì)量減少,正極質(zhì)量增加⑥青銅、不銹鋼、硬鋁都是合金⑦Al和Fe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某些氧化物反應⑧化學鍵可以使離子相結(jié)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結(jié)合A.①③④⑦B.②⑤⑥⑧C.③⑤⑥⑦D.③④⑤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56g鐵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一定失去2NA個電子B.18gD2O含有的質(zhì)子數(shù)為10NAC.常溫常壓下,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3NAD.1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數(shù)目為2NA7.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目的A向盛有1ml硝酸銀溶液的試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說明一種沉淀能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更難溶的沉淀B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適量FeCl3溶液研究催化劑對反應速率影響的C向沸騰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入適量FeCl3飽和溶液,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繼續(xù)煮沸制備Fe(OH)3膠體D將銅片和鋅片用導線連接后同時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比較鋅和銅的金屬活潑性8.將4molA氣體和2molB氣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 2C(g) △H<0,4s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反應即達到平衡狀態(tài)B.達平衡后若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將增大C.平衡時反應物B的轉(zhuǎn)化率為15.0%D.達平衡后,如果此時移走2molA和1molB,在相同溫度下再達平衡時C的濃度<0.3mol?L-19.下列有關金屬腐蝕與防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化學腐蝕要比化學腐蝕普遍的多,但腐蝕速度要比化學腐蝕慢得多B.海輪外殼連接鋅塊是采用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保護外殼不受腐蝕C.當鍍錫鐵制品的鍍層破損時,鍍層仍能對鐵制品起保護作用D.地下輸油鋼管與外加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可保護其不受腐蝕10.短周期元素X、Y、Z、M、R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元素X和Y可以形成兩種以上的氣態(tài)化合物B.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r(Z)>r(M)>r(R)C.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R強于MD.加熱蒸干由元素B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得到該化合物的晶體1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碳酸鈣與醋酸反應:CaCO3+2H+====Ca2+H2O+CO2↑B.碳酸氫鈉溶液中加過量氨水:2HCO-3+Ca2++2OH-====CaCO3↓+CO2-3+2H2OC.硝酸鋁溶液中加過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向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氣體:Ca2++2ClO-+SO2+H2O====CaSO3↓+2HClO12.某同學在研究前18號元素時發(fā)現(xiàn),可以將它們排成如右圖所示的“蝸!毙螤睿瑘D中每個“?”代表一種元素,其中O點代表氫元素。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離O點越遠的元素原子半徑越大B.虛線相連的元素處于同一族C.B元素是圖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D.A、B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13.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2-3、SO2-3、Al3+、I-、Mg2+、Na+等7種離子中的某幾種。現(xiàn)取該溶液進行實驗,得到如下實驗現(xiàn)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變橙色,且有無色氣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無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繼續(xù)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變藍色據(jù)此可以推斷:該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組是( )A.Al3+、Mg2+、I-、SO2-3B.Mg2+、Na+、CO2-3、I-C.Al3+、Na+、SO2-3、I-D.Al3+、CO2-3、Br-、SO2-314.一定條件下,在某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mA(g)+nB(g) pC(g)+qD(s),若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重新達到平衡,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過程如右圖所示,則對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正反應是放熱反應B.逆反應是放熱反應C.D.15.在醋酸的下列性質(zhì)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zhì)的是 ( )①0.1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約為3②醋酸易溶于水③0.1mol?L-1的醋酸溶液10ml恰好與10ml0.1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應④在相同條件下,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的弱⑤在常溫常壓下,0.1mol?L-1的醋酸鈉溶液的pH大于7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16.將FeO、Fe2O、Fe3O4混合物均分成兩等份,在相同條件下,一份用足量H2還原,參加反應H2的體積為V1,另一份用足量濃NHO3處理得NO2(無其它還原性氣體生成)氣體體積為V2,若V1:V2=4:1(V1和V2均在相同條件下測定),測原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可能為( )A.2:3:2B.3:3:2C.3:2:2D.無法計算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2分)注意事項: 第II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試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nèi),在試卷上答題不得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8分)(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根據(jù)你掌握的知識判斷,下列實驗操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從試劑瓶中取出的藥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試劑瓶B.各放一張質(zhì)量相同的濾紙于天平的兩托盤上,將NaOH固體放在左盤紙上稱量C.蒸餾操作時冷凝管進出水的方向是上口進,下口出D.NaOH溶液不能保存在帶有玻璃塞的試劑瓶中E.將稀鹽酸滴到pH試紙上,并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定稀鹽酸的pHF.分液操作所示,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上口倒出(2)化學實驗中,不正確的操作會對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請用“>”、“<”或“=”填寫下列空白:①用托盤天平稱取8.4g氯化鈉,若將砝碼和氯化鈉的位置放顛倒了,所稱取氯化鈉的質(zhì)量 8.4g。②用容量瓶配制500mL0.1mol?L-1NaOH溶液,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所得NaOH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0.1mol?L-1。③中和滴定實驗時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標準液潤洗,則測得錐形瓶中待測液的濃度 實際濃度。18.(12分)構(gòu)成物質(zhì)的微粒很多,離子就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基本微粒之一,下表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幾種離子:回答下列問題:(1)K+離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將含OH-離子的溶液滴入濃度為0.1mol/L的Al3+和NH+4的混合溶液中,若測得溶液中NH+4減少了一半,則此時溶液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大量的Al3+。(3)物質(zhì)A和B分別由上表中的兩種離子組成,將它們分別溶于水中,A的溶液顯酸性,B的溶液顯堿性且B的焰色反應呈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將A、B兩溶液混合,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則A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B溶液顯堿性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4)常溫下,將(NH4)2CO3溶于水,得到含有大量NH4+和CO2-3的溶液,往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測得溶液中NH+4和CO2-3的濃度比為2:1,則此時該溶液的pH (填“<”、 “=”或“>”)7。(5)在微生物作用下的條件,NH+4可被空氣氧化成NO-3。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9.(15分)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SO2氣體的還原性設計了如下裝置圖:(1)SO2氣體還原Fe3+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2)實驗中所需的SO2氣體可以用濃硫酸和銅反應來制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在反應表現(xiàn)了H2SO4的哪些性質(zhì) 。山東省蒼山縣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18713.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樂清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