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19級第一學年末教學質(zhì)量測試生 物
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其中試題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組成,共8頁;答題卡共2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同時用2B鉛筆將考號準確填涂在“考號”欄目內(nèi)。2. 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nèi),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各種細胞中,具有細胞周期的是A.神經(jīng)細胞B.卵細胞C.蛙的紅細胞D.宮頸癌細胞2.下圖是干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的幾個去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干細胞同時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其他細胞的能力B.干細胞分化成組織細胞時,核遺傳信息通常不會改變C.機體出現(xiàn)細胞衰老時,意味著生物個體也開始衰老D.組織細胞的凋亡受基因調(diào)控,對機體正常發(fā)育很重要3.下列有關癌變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癌細胞間的黏著性顯著升高B.細胞中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改變,吸收物質(zhì)的速率將會降低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同時表達的細胞才會變?yōu)榘┘毎?br />D.可以通過抑制癌細胞DNA的復制控制癌癥患者的病情4.下列有關高等植物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前期中心體增倍并從兩極發(fā)出星射線B.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排布在同一平面C.后期與前期的核膜和核仁的變化相反D.末期發(fā)生染色體加倍和染色單體消失5.下列有關細胞全能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般情況下,細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細胞的全能性越低B.玉米種子萌發(fā)成長為植株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的全能性C.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完成該個體各方面的生理功能D.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表現(xiàn)出其全能性6.下列基因型為純合子的是A.TtB.ccDDeeC.AaffD.GGXBXb7.下列性狀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豌豆的圓粒與花的腋生B.棉花的細絨與長絨C.兔的灰毛與狗的棕毛D.果蠅的紅眼與白眼8.基因型為RrTt(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的個體發(fā)生減數(shù)分裂時,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R與R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B.T與t分離時細胞中有姐妹染色單體C.發(fā)生交叉互換時能夠產(chǎn)生8種配子D.與Rrtt個體雜交子代有4種基因型9.如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核DNA相對數(shù)量的關系,該細胞不可能處于A.間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0.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過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A.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物質(zhì)B.染色體數(shù)目和雙親均一致C.從雙親各獲得一半的DNAD.獲得雙親全部的優(yōu)良性狀11.人類對遺傳物質(zhì)的本質(zhì)的探索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孟德爾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規(guī)律,并將遺傳因子命名為基因B.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C.DNA雙螺旋結構提出的一個依據(jù)是腺嘌呤數(shù)等于鳥嘌呤數(shù)D.艾弗里的實驗證明了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是DNA12.下列有關核酸的生物合成敘述中錯誤的是A.DNA的復制需要能量和相關酶的參與B.RNA分子可以作為DNA合成的模板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細胞質(zhì)中合成D.RNA內(nèi)部或RNA之間也會出現(xiàn)氫鍵13.下列關于基因概念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基因在真核生物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基因是組成DNA分子結構的基本單位C.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zhì)合成控制生物性狀14.用3H、15N、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無放射性的大腸桿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子代噬菌體的外殼中可以檢測到15N、35SB.子代噬菌體的外殼中可以檢測到3H、15NC.子代噬菌體的DNA中可以檢測到15N、35SD.子代噬菌體的DNA中可以檢測到3H、15N15.科學家對細胞不同時期內(nèi)化學組成成分進行生化分析得知,在某一個時期時,細胞質(zhì)中脫氧核苷酸含量開始時很低,不久急劇增加,以后又逐漸降低到初始水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時期細胞核中RNA聚合酶活性較高B.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對在該時期會出現(xiàn)C.該時期正在發(fā)生旺盛的基因轉錄活動D.該時期會發(fā)生染色質(zhì)向染色體形態(tài)變化16.研究發(fā)現(xiàn)某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的堿基組成情況如表所示,則該生物最可能是堿基種類嘌呤嘧啶比例43.8%56.2%A.大腸桿菌B.噬菌體C.煙草花葉病毒D.酵母菌17.下列是關于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A.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決定性別相關性狀B.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細胞中表達C.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遺傳上和性別相關聯(lián)D.沒有性染色體的生物個體都是雌雄同體18.下圖為生物的中心法則圖解。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正常人體細胞能完成的過程是①②⑤B.過程③的完成需要逆轉錄酶參與催化C.過程④能發(fā)生A-T、C-G堿基互補配對D.過程⑤發(fā)生在核糖體,有3種RNA參與19.下列關于右圖所示生理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a(chǎn)鏈和d鏈中的(A+T)/(G+C)比值相同B.b鏈和c鏈中的(A+T)/(G+C)比值相同C.b鏈和c鏈中的(A+G)/(T+C)比值相同D.a(chǎn)鏈與c鏈中的(A+G)/(T+C)比值相同20.下圖為進行性肌肉營養(yǎng)不良遺傳病的系譜圖,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7號的致病基因最終來源于A.1號B.2號C.3號D.4號二、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21.人的造血干細胞在發(fā)育為成熟紅細胞的過程細胞核逐漸退化,為攜帶氧氣騰出空間,人的紅細胞一般能夠存活120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的成熟紅細胞可以通過無絲分裂進行增殖B.球狀變成餅狀后紅細胞的物質(zhì)運輸效率升高C.造血干細胞形成紅細胞體現(xiàn)了細胞的全能性D.紅細胞中的凋亡基因在120天左右開始表達22.某植物體細胞內(nèi)含有8對染色體,將該植物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置于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的培養(yǎng)基中,大約一個細胞周期的時間。然后在不含3H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子細胞至有絲分裂分裂后期,一個細胞內(nèi)具有放射性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為A.8條B.16條C.32條D.不確定23.下列是一組動物活細胞有絲分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b圖細胞出現(xiàn)的細胞板使細胞一分為二B.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b、eC.觀察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的最佳時期為eD.一個細胞周期可表示為c→d→e→b→a24.在雙鏈DNA分子中,A和T占全部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m,其中一條a鏈中C占該鏈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n。則另一條b鏈中C占b鏈堿基數(shù)的比例為A.nB.(m-n)/2C.1-(m+n)D.(1-m)/225.某種魚的鱗片有4中表現(xiàn)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用E、e和G、g表示),且基因型為GG的胚胎不能發(fā)育。將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的魚雜交,F(xiàn)1代只有兩種表現(xiàn)型,野生型鱗魚占1/2,單列鱗魚占1/2;選取F1代中單列鱗魚雌雄個體進行交配,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散鱗=6:3:2:1,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eeGg、EEggB.Eegg、EEggC.eeGg、eeggD.EeGg、EEgg26.一色盲男子與一表現(xiàn)正常的女子結婚,生下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色盲孩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A.父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蚰阜綔p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B.父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或母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異常C.父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異;蚰阜綔p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D.父方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異;蚰阜綔p數(shù)第二次分裂異常27.如圖所示為細胞中某時刻正在發(fā)生的一個生理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細胞核B.②在①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向右C.每個結構②在①上有不同的起點D.圖示過程能夠提高③的合成速率28.蘆花雞為ZW型性別決定,人類為XY型性別決定,則伴Z染色體或伴X染色體上的純合致死基因對于性別的影響是A.蘆花雞中雄、雌性別比例下降,人類中男、女性別比例下降B.蘆花雞中雄、雌性別比例上升,人類中男、女性別比例下降C.蘆花雞中雄、雌性別比例下降,人類中男、女性別比例上升D.蘆花雞中雄、雌性別比例上升,人類中男、女性別比例上升29.在山羊遺傳實驗中,一只黑色山羊與一只白色山羊雜交,F(xiàn)1均為黑色。F1個體間隨機交配得到的F2中黑色:淺黃色:白色=12:3:1,則F2中黑色個體基因型種類和黑色個體中雜合子的比例分別為A.4種 5/6B.4種 11/12C.6種 5/6D.6種 11/1230.豌豆是兩性花,自然條件下自花傳粉,F(xiàn)有一批豌豆種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1∶3。將這批種子播種后自然生長,結實率相同的情況下,子代中AA∶Aa∶aa的比例是A.7∶6∶3B.4∶6∶3C.2∶2∶1D.25∶30∶931.如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某哺乳動物產(chǎn)生生殖細胞的過程,正確的說法是A.Ⅰ、Ⅱ過程中核遺傳物質(zhì)未發(fā)生改變B.只有Ⅰ過程可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C.Ⅲ過程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減半D.若無交叉互換,子細胞有4種基因型32.某基因(14N)含有1000個堿基對,腺嘌呤占20%。若該DNA分子以被15N同位素標記的游離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復制3次,再將全部復制產(chǎn)物置于離心管內(nèi)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分層后得到結果如圖①;然后加入解旋酶再次密度梯度離心,得到結果如圖②。則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X層中含有的氫鍵數(shù)是Y層的3倍B.圖①中只有Y層的DNA中含15NC.W層與Z層的核苷酸數(shù)之比為7∶1D.W層中含15N標記的胞嘧啶2100個33.下圖表示雄果蠅體內(nèi)某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甲曲線)及與之對應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乙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CE階段,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B.D時刻之后,單個細胞就不會同時含X和Y染色體C.CD階段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均可以發(fā)生交叉互換D.EF階段的變化是著絲點分離,此后無染色單體存在34.如圖所示為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含有的核酸種類相同B.T2噬菌體增殖需要大腸桿菌的核糖體參與C.過程⑤釋放的噬菌體都不含有親代的成分D.培養(yǎng)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可用相同的培養(yǎng)基35.下列關于RNA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翻譯時需要三種RNA的參與B.RNA只存在于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C.RNA中不存在堿基配對的氫鍵D.mRNA只能同時與一個tRNA配對36.下圖表示某動物體細胞中部分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A、a和B、b分別表示兩對同源染色體,T、t和G、g分別表示等位基因。下列對該動物精巢中部分細胞分裂情況的分析合理的是A.若細胞含有AAaaBBbb這八條染色體,則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B.若細胞的基因組成為TTttGGgg,則此細胞不可能正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C.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會發(fā)生染色體復制、著絲點分裂的變化D.A染色體和B染色體上的基因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遵循自由組合定律類別ⅠⅡⅢⅣ母親--+-父親++--女兒+-+-兒子++++注:表中“+”為患者,“-”為正常表現(xiàn)者37.對于人類的某種單基因遺傳病,在被調(diào)查的若干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發(fā)病情況有表中幾種情況。據(jù)此分析,該病的遺傳方式是A.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38.研究者將來自非洲爪蟾單純的珠蛋白mRNA和正在翻譯的珠蛋白mRNA分別注入卵細胞中。研究卵細胞自身蛋白和珠蛋白的合成量,結果如下圖。下列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正在翻譯的mRNA上可以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B.單純外源mRNA會使卵細胞自身蛋白質(zhì)合成減少C.單純外源mRNA會與卵細胞的mRNA競爭核糖體D.實驗證明卵細胞中沒有能夠合成珠蛋白的基因39.貓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控制貓體毛顏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體上。當貓體細胞中存在兩條或者兩條以上X染色體時,只有隨機的1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能表達,其他X染色體隨機高度螺旋化,失活成為巴氏小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常情況下,雌、雄個體都會出現(xiàn)三種毛色的表現(xiàn)型B.表現(xiàn)為單一顏色的個體細胞內(nèi)一定檢測不到巴氏小體C.表現(xiàn)型為黑橙相間個體細胞中一定可檢測到巴氏小體D.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個體的體細胞中沒有巴氏小體40.下圖是某DNA片段的堿基序列,該片段所編碼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序列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纈氨酸…”,其中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AUG,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轉錄過程的模板鏈為甲鏈,其中的堿基序列儲存著遺傳信息B.翻譯時的mRNA片段中共有18個核苷酸,需要6種tRNAC.轉錄的mRNA一定與甲、乙兩條鏈中的一條鏈堿基排序列相同D.方框處堿基G、C分別被T、A替換,編碼的氨基酸序列不會變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41.(10分)下圖為關于哺乳動物有性生殖相關的概念圖;卮鹣铝袉栴}:(1)圖中①表示的染色體變化發(fā)生時期是 ,③代表 匯合,雄性哺乳動物的細胞④叫 。(2)受精卵在發(fā)育成個體的過程中,形成了結構功能各異的細胞,這個過程叫 ,孟德爾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zhì)在圖中生理過程中的 體現(xiàn)。(3)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會出現(xiàn) 次細胞質(zhì)的不均等分裂,其意義是 。(4)人類的神經(jīng)性肌肉衰弱病的遺傳特點是,子女的患病情況總是與母親患病情況相同,請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42.(8分)下圖是某家系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其中6號個體只攜帶一種致病基因;卮鹣嚓P問題:
(1)由遺傳系譜圖分析可知甲病的遺傳方式為 ,判斷顯隱關系的依據(jù)是 ,判斷基因所在染色體種類的依據(jù)是 。(2)乙病的遺傳方式為 ,用數(shù)字和箭頭標注出7號個體的致病基因的來源途徑是 。(3)3號個體的基因型為 ,4號個體為純合子的概率為 ,5號個體和6號個體再生一個小孩正常的概率是 。43.(10分)豌豆的圓粒和皺粒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的相對性狀,當R基因插入一段外來DNA片段時就成為r基因。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chǎn)生機制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1)a過程被稱為 ,需要用到酶為 ,b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 。(2)R基因與a過程產(chǎn)物相比,兩者在化學組成成分方面都具有 。(3)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個氨基酸,則過程b最多會有 種tRNA參與。r基因指導合成的蛋白質(zhì)比淀粉分支酶的氨基酸數(shù)目明顯減少,推測出現(xiàn)此種情況可能的原因 。(4)已知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鮮豌豆選擇 (填“圓粒”或“皺粒”)豌豆口味更佳。圖示過程體現(xiàn)了基因通過 控制生物性狀。44.(12分)果蠅(2N=8)眼色的紅眼與白眼由等位基因R、r控制,翅型的長翅與殘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研究者通過雜交實驗來研究遺傳規(guī)律,結果如下表;卮鹣铝袉栴}:雜交組合親本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雜交組合一紅眼殘翅(♀)×白眼長翅(♂)全部為紅眼長翅 結果甲雜交組合二白眼長翅(♀)×紅眼殘翅(♂)雄性白眼長翅雌性紅眼長翅 結果乙(1)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的前提是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根據(jù)雜交實驗可以確定眼色中顯性性狀為 ,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體上。(2)若只考慮翅型,則結果甲中長翅的概率為 ,對這些長翅進行測交,子代中長翅:殘翅= 。(3)結果甲和結果乙的表現(xiàn)型中 (填“甲”、“乙”、“甲和乙”、“都不”)會出現(xiàn)雌雄差異。(4)若雜交組合二的F1出現(xiàn)了一只性染色體為XXY的紅眼長翅雌果蠅,則形成該個體的配子基因型分別是 和 。
高中2019級第一學年末教學質(zhì)量測試生物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說明:1.生物學術語出現(xiàn)錯、別字,改變了原術語含義的,每個字扣1分(或該空不得分)。2.除參考答案外,其他合理答案應給分。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5:DCDBA6-10:BDBDB11-15:DCBDB16-20:CCCCB二、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21-25:BBBCA26-30:BDBCA31-35:BCCBA36-40:ADDCB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41.(10分)(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1分) 同源染色體(1分) 精原細胞(1分)(2)細胞的分化(1分) 減數(shù)分裂(1分)(3)2(1分) 保證卵細胞獲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2分)(4)致病基因位于線粒體(細胞質(zhì))中(2分)42.(8分)(1)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分) 1、2未患病,5患。1分)5患病而1和7未患病或10患病而6未患。1分)(2)伴X隱性遺傳(1分) 2→5→7(1分) (3)AAXBY或AaXBY(1分) 1/6(1分) 3/8(1分)43.(10分)(1)轉錄(1分) RNA聚合酶(1分) 核糖體(1分)(2)磷酸、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2分)(3)61(1分) 合成的mRNA中提前出現(xiàn)終止密碼(2分)(4)皺粒(1分) 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代謝(1分)44.(12分)(1)兩對非同源染色體(1分) 紅色(1分) 常(1分)(2)3/4(1分) 2:1(2分)(3)甲(2分)(4)aXRY(2分) AXr(2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