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地理
>
高一
>
2013年高一地理下學期期中測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M 2014~2013年學年度下學期襄陽四中、龍泉中學、荊州中學期中聯(lián)考
高一地理試卷
本試題卷共6頁,二大題26小題,本試卷全卷滿分100 分。考試用時90 分鐘
考生注意: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班級填寫在答題卡上。
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II卷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第Ⅰ卷 選擇題(共44分)
一、選擇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讀“我國某區(qū)域農業(yè)系統(tǒng)水、氣、生相互作用圖”,完成1、2兩題。
1.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環(huán)節(jié)分別是( )
A.地面蒸發(fā)的水量增多、氣溫變幅減小、降水增加
B.地下水水位上升、氣溫變幅變大、土壤表層鹽分積累
C.降水增加、大陸性增強、降水減少
D.氣溫變幅減小、蒸發(fā)增強、降水增加
2.該示意圖體現(xiàn)了( )
A.自然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性
B.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力量是無窮的
C.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
D.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讀某大陸局部地區(qū)年降水量和年均溫等值線圖,完成3、4題。
3.圖中25℃等溫線向西折向緯度低的地區(qū),主要是由于( )
A.沿岸的寒流 B.河流的流向
C.山脈的延伸 D.植被的稀疏
4.圖中①、②兩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別是( )
A.熱帶草原、熱帶雨林 B.熱帶草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熱帶雨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讀右圖“沿海地區(qū)某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回答5、7題。
5.該山地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溫帶地區(qū) B.南半球溫帶地區(qū)
C.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 D.南半球亞熱帶地區(qū)
6.若該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氣溫為15 ℃, 則該山地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
A.2000米 B.2500米 C.3000米 D.3500米
7.該山地所在地區(qū)的氣候主要受 ( )
A.西風和副高交替影響 B.信風的影響 C.東亞季風的影響 D.西風的影響
讀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統(tǒng)計圖,回答8、9題。
8.從上圖分析四地自然增長率從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
A.丁、丙、乙、甲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丁、丙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長模式為“低—低—低”型B.乙地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
C.丙地勞動力資源充足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讀“2000 -2008年我國東部某市人口增長率變動圖”,完成10、11題。
10.該時段內,該市人口總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11.2004年后人口機械增長率開始明顯下降的原因是該市( )
A.人口自然增長率提高B.出現(xiàn)逆城市化 C.城市居住用地緊張 D.勞動力需求量減少
人口的性別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兩性人口數(shù)量的比例關系,它通常由性別比這個指標加以度量。性別比為平均100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的數(shù)量。右圖為四個國家人口性別比例曲線,回答12~14題。
12.造成俄羅斯1950年性別比低的原因主要是( )
A.國家政策 B.疾病 C.戰(zhàn)爭 D.移民
13.圖中曲線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區(qū)的性別比例,造成20世紀80年代以來性別比較低的原因主要是( )
A.輕工業(yè)發(fā)達,大量女性勞動力遷入 B.重工業(yè)發(fā)達,大量男性勞動力遷入
C.不同性別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D.當?shù)刂啬休p女的思想嚴重
14.曲線①峰值的出現(xiàn)可能帶來的問題有( )
①人口老齡化 ②男女比例失調 ③婚姻困難等社會問題 ④勞動力缺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結合所學世界人口分布 知識,按表格推斷下列氣候類型所在地區(qū)遠沒有達到合理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氣候
城市群的出現(xiàn)是生產力發(fā)展、生產要素逐步優(yōu)化組合的產物,每個城市群一般以一個或兩個經濟比較發(fā)達,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功能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由若干個空間距離較近、經濟聯(lián)系密切、功能互補、等級有序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讀中原 城市群分布圖,完成16、17題。
16.關于圖中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許昌的服務范圍包含了漯河的服務范圍
B.鄭州提供的服務種類比洛陽多
C.新鄉(xiāng)和焦作的城市等級不同
D.開封的服務范圍覆蓋圖示整個區(qū)域
17.下列不屬于中原城市 群建設的自然原因是( )
A.暖溫帶地區(qū),氣候溫和 B.地勢較平坦,土地集中連片
C.黃河等河流為其提供水源 D.土層深厚且肥沃
右圖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變趨勢示意圖。據(jù)此回答18、19題 。
18.曲線所反映的大城市發(fā)展的演變規(guī)律是( )
A.大城市用地規(guī)模不斷擴大 B.大城市人口比重持續(xù)上升
C.大城市數(shù)量比重先增后降 D.大城市數(shù)量先增后降
19.①階段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區(qū) B.熱帶氣候區(qū)C.礦產豐富地區(qū) D.農業(yè)較發(fā)達地區(qū)
國際上有兩類城市化擴容模式,一類是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代表的“外延式”,該模式建筑密度較低,主要在兩維空間內擴大城市空間容量;另一類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為代表的“內含式”,該模式既保持城區(qū)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據(jù)此判斷20、21題。
20.相對于“內含式”而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擴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小 B.城市化水平高 C.經濟發(fā)展水平快 D.人口數(shù)量多
21.若在我國的城市發(fā)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擴容模式,則( )
A.環(huán)境優(yōu)美、增加旅游觀賞性B.城市中心區(qū)萎縮加劇
C.就業(yè)困難,失業(yè)人數(shù)增多 D.土地資源利用率降低
22.北京圍繞故宮一帶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務區(qū),而是行政區(qū),其原因是( )
A.該地段地價太高 B.主要受歷史因素和城市性質的影響
C.該地段的地形不適宜作為商業(yè)區(qū) D.該地段的交通通達度差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6分)
二、綜合題。(共4題,共56分)
23.(13分)下圖為 某城市區(qū)域圖,讀圖回答問題。
(1)甲地為該市的重化工業(yè)區(qū)。簡述其布局的有利條件。(4分)
(2)說明A、B兩住宅小區(qū)房價差異及原因。(6分)
(3)評價在B處建設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的條件。(3分)
24.(16分)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一 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指將全體人口按年齡大小的自然順序排列時居于中間位置的人的年齡數(shù)值。也稱中位年齡或中數(shù)年齡。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shù)指標作為劃分人口年齡構成類型的標準。①年齡中位數(shù)在20歲以下為年輕型人口;②年齡中位數(shù) 在20~30歲之間為成年型人口;③年齡中位數(shù)在30歲以上為老年型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向上移動的軌跡,反映了人口總體逐漸老化的過程。
材料二 2014年部分國家和地區(qū)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
材料三 隨著日本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的日益嚴重,日本務農人口更是呈現(xiàn)出快速老化的趨勢。有統(tǒng)計資料顯示,如今在日本的農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七成,70歲 以上的老人也占據(jù)半壁江山,只有8.5%農民在39歲以下。
(1)表中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最大的國家,該國人口增長模式為 型,該國人口死亡率較中國偏高,原因是 ,該國處在城市化的______階段,特點是 ;表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___,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是______,產生的人口問題有_ _____。(7分)
(2)有專家預測,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國人口中位數(shù)有向上移動的趨勢,針對這一趨勢,結合我國人口增長現(xiàn)狀,請?zhí)岢鰬獙Υ胧。?分)
(3)日本農民老齡化特征明顯,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日本農民老齡化給日本農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影響有哪些?(4分)
(4)在當今國際人口遷移中,德國屬于人口 (遷入或遷出)國,原因是 。(3分)
25.(14分)讀新疆某山地沿經線的 地形剖面圖及對應的年均降水量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地中,b地降水量最多,請簡要分析原因。(4分)
(2)若此山地有森林帶分布,最有可能分布在圖中a、b、c、d四地中的 地,森林帶所在山坡的降水變化特點是 ,體現(xiàn)了地域分異的 地帶性規(guī)律。(3分)
(3)該山地南、北坡相比,自然帶較復雜的是 坡,雪線高度較低的是 坡,試分析其雪線低的原因。(4分)
(4)源于該山地南坡的河流屬于 (內流或外流)河。近年來這些 河的徑流量比三十年前有明顯增加,原因是什么?(3分)
26.(13分)阿拉斯加是美國的第49個州,面積為171萬平方千米,森林、漁業(yè)、黃金、石油等資源豐富。1867年美國以720萬美元、平均每英畝二分錢的價格從俄國購得。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僅60多萬,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公里,全州人口近半數(shù)居住在城市。請結合美國阿拉斯加州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阿拉斯加超過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分析該市的有利條件。(6分)
(2)與美國本土比較,阿拉斯加州環(huán)境承載力較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分)
(3)2007年10月17日,世界上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美國,人口達到3億,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英國《獨立報》指出:“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顯然不是什么好事!闭垜铆h(huán)境承載力的相關原理,闡釋這個觀點。(4分)
2014~2013年學年度下學期襄陽四中、龍泉中學、荊州中學期中聯(lián)考
高一地理試題答案
二、綜合題
25. (14分)(1)b地降水大于a,因為b地位于迎風坡,多地形雨,a地位于背風坡,降水少;b地降水大于c ,因為b地海拔高,地形抬升作用強,降水量多。(4分)
(2)b;從山麓到山腰降水逐漸增多,之后降水量逐漸較少;垂直。(每空1分,共3分)
(3)北(1分);北(1分);北坡位于迎風坡,降水量大,位于陰坡,氣溫低(2分)。
(4)內流(1分);全球變 暖,冰川消融量增多,河水補給量增多(2分)。
26. (13分)(1)緯度較低,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經過,北部山地阻擋來自高緯的寒冷氣流,(答出原因給2分),氣候較溫暖(2分);地處沿海港口,海運(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豐富(任答一點給2分)
(2)小(1分);氣候嚴寒,自然條件惡劣(2分)
(3)環(huán)境承載力是一個區(qū)域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shù)量,與人均消費水平呈負相關。美國生活消費水平高,人均資源消耗量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這種高消費的生活方式,隨著人口的增長會給資源和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導致全球環(huán)境承載力下降。(4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4613.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高一上冊地理期中試題
上一篇:
2014秋期高一上冊地理期末試題(含答案)
下一篇:
2013年高一下冊地理期中試卷(福州帶答案)
相關主題
2013年高一上冊地理期中試題
2013年高一上冊地理前四章考試試卷(人教版)
2013高一地理11月考試卷
2013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2014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帶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測試題(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測試題
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測試題(二)
《必修一 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和差異性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試題
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測試題(一)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3高一上冊地理期末試卷(有答案)
廣東實驗中學2014—2013學年(上)高一級期末考試 地 理 出題:高一備課組 校對:高一備課……
2012屆高考地理城市與環(huán)境單元綜合測試題
文 章來 源蓮山 課 件 w w w.5Y k J.Com 單元綜合測試六(城市與環(huán)境) 一、單項(每小題2分,……
2013年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冊期中試卷
一.(30×2) 人口金字塔結構圖是反映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的示意圖。橫坐標表示各年齡組的人……
高一地理第4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過關測
必修1 第1章---第4節(jié) 時知能訓練 (時間:45分鐘 總分:100分) 一、(每小題4分,共60分) 僧……
2013年中圖版高一下冊地理期中試卷(含答
大余縣梅關中學高一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2013.4 一、單項(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計50……
相關閱讀
2012年高一上冊地理12月月考試卷(有答案
高一地理第1節(jié)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的
高一地理第1節(jié)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訓練題(
高一地理第3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檢測題(有
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地理上冊期末檢測試題
2013年高一地理5月月考題(有答案)
高一地理第4節(ji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過關測
高一地理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訓練試題(
2014年高一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題(附答案)
高一地理下冊5月月考檢測試題(帶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