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古代漢語同義詞釋文言詞義
古漢語同義詞運用非常廣泛,有的沿用至今,如“逃:亡”;有的現(xiàn)在不同義了,如“樹:藝”,上古都為種植,《孟子·許行》“樹藝五谷”,后來不同義了,借同義互釋法,能有效解難解疑,準(zhǔn)確釋義。
1.利用同義詞相連構(gòu)成同義復(fù)詞釋義
指兩個同義詞連在一起,組成一個聯(lián)合詞組表同一個意思。
高考示例
①(04全國河南、山東等地)11題B禱請:向神靈祈求。C訪問:咨詢,打聽。D行旅:旅行,游覽。(這幾個詞都可看作同義復(fù)詞,其中D處該活用為名詞)。 ②(02春高)A銓簡,(均為選拔義,在“而翁長銓”,“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中就是此義)。 ③(05全國。四川等地)11翻譯: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詳知,以得譴讓;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吏力也。(其中“猝遽”均為“倉促”義,“譴讓”均為“責(zé)備”義)。 ④(05全國III。河南等地)11翻譯:⑵裴俠危篤若此而不廢憂公,因聞鼓聲,疾病遂愈,此豈非天佑其勤恪也?(“危篤”均為“病重”,“疾病”為“重病”)
這類現(xiàn)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
①立誅殺曹無傷(誅:殺)(《鴻門宴》)。 ②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問:訊)(《桃花源記》)。 ③媼之送燕太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yuǎn)也。(念:悲)(《觸龍說趙太后》)。 ④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遷:滅)(《六國論》)。 ⑤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w:還,迎:。ā犊兹笘|面飛》)。 ⑥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從:許)(《孔雀東面飛》)。 ⑦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兄弟(逼:迫)(《孔雀東面飛》)。 ⑧天涯若比鄰(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⑨竊愛憐之(憐:愛)(《觸龍說趙太后》)。 ⑩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根:本)(《諫太宗十思疏》)。
2.利用相同結(jié)構(gòu)中的同義詞釋義
同字重出,是古人行文的一忌,處于相當(dāng)位置的兩個詞具有相同、相近意義,彼此對照,成為互文,這在古文中經(jīng)常見到,掌握古人行文的這一習(xí)慣,有助于我們通過比較獲得詞義。
①(01高)齊人追亡逐北(追:逐,亡:北)。 ②(05上海卷)所憂者氣峻而驕(峻:驕,高傲)。 ③(05全國I)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史力也。(憂:思,憂慮)。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