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片言以居要”,新聞人歷來都重視導語寫作。雖說“文無定法”,但新聞導語終究有其一定的結構形式,導語寫作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如何寫好導語?本文初步歸納了20種寫作方法,僅供參考交流。 1.一語破的法 好的新聞導語如何做到“搶耳”、“搶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語破的,無疑會起到開門見山、立竿見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國杜魯門總統(tǒng)宣布,日本已無條件投降。美聯(lián)社在搶發(fā)這條爆炸性的新聞時,導語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這條短而有千鈞之力的導語,當時就被新聞界公認為“最佳導語”。 2.設置懸念法 在新聞導語上設置“懸念”,事情先不直說,吊起讀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繼續(xù)讀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發(fā)了一篇報道,導語是這樣寫的:“國財貿大會上傳說著這樣一件事:上海服裝進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組的職工,‘救活’了兩只鴛鴦,挽回了一大筆外匯。”為什么要“救活”鴛鴦?“救活”了兩只什么樣的鴛鴦?又怎樣挽回了外匯?導語對此一概不說,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讀。 3.欲擒故縱法 先放開一步,再緊緊抓住,這樣的導語寫來必有“痛擊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聯(lián)社發(fā)了一條諷刺美國經(jīng)濟的稿件,導語是這樣寫的:“就是在羅納德·里根總統(tǒng)對全國說‘美國正在走向經(jīng)濟復蘇’之前幾個小時,他的兒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卻在這里同失業(yè)者一道領救濟金。”顯然,前后兩句自相“矛盾”。但讀者是聰明的,知道連總統(tǒng)的兒子都在領救濟金,誰還相信美國的經(jīng)濟開始好轉了呢?
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3 JiYi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