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好心人,一次趕路路過一個村莊,天很熱,口干舌燥的好心人在村口發(fā)現(xiàn)有一桶水和一籃梨,他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水,“嘩!好苦!”他又拿起了一個梨,咬了一口,“嘩!好酸!”。這個好心人想,過路人那么多,一定會有很多人象他一樣會喝水、吃梨的,那不是會害了很多人嗎?于是這個好心人為了避免其他人受害,決定留下來,守在水和梨的旁邊。 果然,每個口干舌燥的過路人都想喝一口水,嘗一口梨,可是都被這個好心人阻止了。到了傍晚時分,過來了一個十分疲憊的路人,好心人象對過去的每個人一樣,告訴這個路人,水很苦,喝不得,梨很酸,吃不得。可是這位趕了一天路的人并沒有象其他人一樣,聽信好心人的話就走,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喝一口水再說,因?yàn)樗麑?shí)在太頸喝了。當(dāng)他一大口喝下去后,“嘩!好甘涼!”并沒有象好心人說的那樣苦,因而,他又拿起了一個梨,一大口咬下去,“嘩!好甜!”。好心人覺得好奇怪,怎么可能呢?也許是放了一天后變味了,于是,他又喝了一口水,“嘩!還是好苦!”他又拿起了一個梨,咬了一口,“嘩!依然好酸!”。怎么回事呢?難道我的口有問題?還是他的口有問題? 各位朋友,究竟是誰的口有問題? 其實(shí),誰的口都沒有問題,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而矣。有問題的是好心人,因?yàn)樗?ldquo;好心”,另到多少口干舌燥的趕路人錯失了喝一口水,嘗一口梨的好機(jī)會。 也許你會認(rèn)為,這只是一個荒唐的故事,可是,請你細(xì)想一下,現(xiàn)實(shí)生活中,不是一樣有很多類似的版本嗎?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幫助人,好心通常辦壞事。 尊重每棵樹的自由,開他自己愿意開的花!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