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賞析 辛棄疾 醉太平?春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詞閱讀及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醉太平

春晚

辛棄疾

態(tài)濃意遠,眉顰笑淺,薄羅衣窄絮風軟。鬢云欺翠卷。南園花樹春光暖,紅香徑里榆錢滿。欲上秋千又驚懶,且歸休怕晚。

題為《春晚》,實寫“閨情”。“春晚”之時,深閨女性自有難以明言的復雜情懷,但作者并非女性,對于那種連本人都難以明言的情懷又怎能理解、怎能寫得生動感人呢?

讀完全詞,就知道作者并未讓那位閨中人吐露情懷,而是通過精細的觀察,寫她的神態(tài)、寫她的妝束、寫她的行動,并用富貴人家的花園、香徑、秋千和晚春景色層層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態(tài)變化,也歷歷可見。靈活地運用傳統(tǒng)畫法,把“以形寫心”和“以景傳情”結合起來,乃是這首小詞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態(tài)濃意遠”,原是杜甫《麗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現(xiàn)麗人的姿態(tài)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見!懊硷A笑淺”,寫她雖愁也只略皺眉頭,雖喜也只略展笑顏,非輕浮放縱之流可比,其教養(yǎng)也于此可見!氨×_衣窄絮風軟”,既寫服妝,也寫時光。北宋詩人蔡襄《八月九日詩》:“游人初覺秋氣涼,衣不禁風薄羅窄!倍敗靶躏L”輕“軟”之時,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羅衣”!傲_”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輪廓之分明,體態(tài)之輕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閨,迎面吹來的是飄蕩著朵朵柳絮的軟風,她又有什么感觸呢?“鬢云欺翠卷”一句,頗難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賓語,那它便是一個名詞,可是實際上并沒名叫“翠卷”的東西。那個“翠”字,看來也取自杜甫的《麗人行》!尔惾诵小穼扄惾恕邦^上何所有?翠為?葉垂鬢唇。”是說用翠玉制成的?葉垂在鬢邊。?葉,是婦女的一種頭飾!棒W云欺翠卷”就語法說,“鬢云”是主語,“卷”是謂語,“欺翠”則是動賓結構的狀語,修飾“卷”!捌邸保谶@里是“壓”或“淹沒”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葉。全句寫那位女性鬢發(fā)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沒了?葉。

下片頭兩句似乎單純寫環(huán)境、寫景物,實則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說她走到“南園”,看見“花樹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說她漫步于“南園”的“徑里”,看見片片飛紅,嗅到陣陣花香,踏著滿徑榆錢。上片的“絮風”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錢滿”,都傳送春天即將消逝的信息,既點《春晚》之題,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瀾。韶華易逝、紅顏易老,但她還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閨,來到“南園”,也無人同游共樂。

結尾兩句,層層轉折,曲盡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欲上秋千”,表明一見秋千,又喚回少女的情趣,想蕩來蕩去,嬉笑作樂!坝煮@懶”,表明單身獨自,有什么心情打秋千!“驚”字、“懶”字,用得何等神妙!“欲上秋千”而終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懶”,偏不肯說出真實原因而委之于“懶”,又加上一個“驚”字。是說如今連秋千都不想上,竟“懶”到這種地步,自己都感到吃驚。不想打秋千,就歸去吧!扒覛w”一頓,而“休怕晚”又是一層轉折。實際情況是想玩又懶得玩,且歸又不愿歸。深閨那么寂寞,歸去有何意味!于是在“且歸”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緩。妙在仍不說明真實原因,仿佛她迷戀歸途風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這首詞把封建社會中一位深閨女性的內(nèi)心苦悶寫得如此真切,不獨藝術上很有特色,其思想意義,也是積極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615196.html

相關閱讀:《大林寺桃花》《清平樂》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杜甫《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成彥雄《松》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初冬道中 曾鞏》閱讀答案
裴迪《華子崗》閱讀答案及賞析
華岳《酒樓秋望》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詩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