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郭沫若譯):
綠蒂與維特
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鐘情?
妙齡女人誰個不善懷春?
這是我們?nèi)诵灾械闹翝嵵良儯?/p>
啊,怎么從此中有慘痛飛進(jìn)?
可愛的讀者喲,你哭他,你愛他,
請從非毀之前救起他的聲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語:
請做個堂堂男子喲,不要步我后塵。
賞析:
歌德的《綠蒂與維特》,可能現(xiàn)在許多人還能背誦,尤其是“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鐘情?/妙齡女人誰個不善懷春?”。原因很簡單,就是詩人說出了每個人內(nèi)心已經(jīng)存在,而以前不愿或不能說出口的真切感受。這就是愛情的人性直白,是人性的自然釋放。誰要是沒有青春的燥動,那真的就成了愛情的可憐蟲。因而,面對愛情,更本就用不著去遮遮掩掩。
然而,在中國,由于受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桎梏,使人性遭到了壓抑和束縛。把性視為洪水猛獸和骯臟齷齪的東西,性只是強(qiáng)權(quán)的占有。因而人類最美好純潔的愛情,被封裹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而在內(nèi)心深處,人人都希望自由的點(diǎn)燃愛情的火焰。
詩人表達(dá)了性是人性的本能需要,愛情是升華了的、純潔的和自由的,但并沒有宣揚(yáng)她是可以放縱的。對人性中的至潔至純的愛情,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吝惜和保護(hù),所以“可愛的讀者喲,你哭他,你愛他,/請從非毀之前救起他的聲名”,并學(xué)會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去追求、獲取這美好純潔的愛情。這不也是我們東方文化所提倡的嗎?這不正是人類文明的共同理念嗎?
作者簡介:
歌德(1749-1832),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