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朱敦儒《十二時》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十二時
朱敦儒
連云衰草,連天晚照,連山紅葉。西風正搖落,更前溪嗚咽。
燕去鴻歸音信絕。問黃花、又共誰折。征人最愁處,送寒衣時節(jié)。

1、 詞中最能體現(xiàn)“寒衣時節(jié)”這個時令特征的物象有:_______、_______
2、 根據(jù)詞境展開合理想象,將“連云衰草,連天晚照,連山紅葉”三句擴展成一段景物描寫。(80字左右)
3、 詞末寫到征人的“最愁處”,請結合全詞賞析“愁”的情感內涵。(愁什么,為何愁起)
參考答案
1.衰草、紅葉、西風、黃花等。(共2空,答對一個給1分)
2.要點:景物特征的描。2分);情感氛圍的渲染(1分);修辭或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1分)。例:遼闊的草原已不再翠綠,焦黃的衰草延伸向遠方,與天相接。破曉的太陽緩緩升起,照亮了近處的草原和遠處的山嵐。滿山的紅葉,在陽光的照射下,映紅了半個天空。
3、要點:遠在外地的游子(征人)對家人的思念之愁。(2分)悲苦家人的孤苦無依(1分)


(1)詞的上片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狀物?(4分)
(2)全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①主要采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前一句用三個“連”字打頭的句子排列,寫連天的衰草、遍山的紅葉在夕陽映照下格外荒涼,描繪出一派蕭瑟悲 壯的晚秋景象;后一句用“搖落”寫西風,用“嗚咽”寫溪水,賦予自然景物以人格化的特征,渲染出凄清愁苦的情感氛圍。(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2)詞中表現(xiàn)了征人寂寞孤獨的心境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濃重思念之情。時值深秋,寒氣逼人,與家鄉(xiāng)的親人音信隔絕,想起昔日與親人共折黃花的情景,自然是思念倍增,愁情萬種。(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946256.html

相關閱讀:李賀《雁門太守行》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劉綜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閱讀及答案
史惟圓《采桑子?雜憶》閱讀答案
李清照《鷓鴣天?詠桂花》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