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記得文天祥那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能還未曾讀過這首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他的另外一首好詞《酹江月》
酹江月⑴
和友驛中言別⑵
乾坤能大,⑶
算蛟龍、
原不是池中物。⑷
風(fēng)雨牢愁無著處,⑸
那更寒蛩四壁。⑹
橫槊題詩,⑺
登樓作賦,⑻
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
方來還有英杰。⑼
堪笑一葉飄零,
重來淮水,
正是應(yīng)涼風(fēng)新發(fā)。
鏡里朱顏都變盡,
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⑽
向江山回首。
青山如發(fā)。⑾
故人應(yīng)念,
杜鵑枝上殘?jiān)。?/p>
【作者】
1236-1281,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hào)文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
朝進(jìn)士,歷知瑞、贛等州。德?元年(1275),元兵南下,他奉詔起兵勤王。
南宋降元后,他組織義軍轉(zhuǎn)戰(zhàn)于福建、江西、廣東各地,終因寡不敵眾,兵敗
被俘,囚于燕京三年余,堅(jiān)貞不屈,從容就義。其后期詩詞慷慨悲壯,表現(xiàn)出
凜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氣節(jié)。有《文山先生文集》。
【注釋】
、糯苏{(diào)為《念奴嬌》之異稱,因蘇軾詞“一尊還酹江月”而得名。又名《百字
令》。雙調(diào),一百字,仄韻,多用入聲!、朴眩褐膏囏。鄧剡字中甫,與文
天祥同鄉(xiāng),曾任崖山行朝禮部侍郎,被俘后同文天祥一起押解至金陵,并作詞
送文天祥繼續(xù)北行。此詞是文天祥的和作!、悄埽哼@樣,如許。能大:如許
大。、闰札垼河骱澜堋!度龂?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guān)羽、
張飛熊虎之將,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薄、衫纬睿簯n愁!、誓歉
猶云況更、兼之,“那”字無意義!、碎茫洪L矛。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
子美墓系銘》:“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痰菢亲髻x:漢
未中原大亂,王粲南下依附劉表,登當(dāng)陽城樓,作《登樓賦》懷鄉(xiāng)!、头絹恚
將來!、锡埳常悍褐溉馍衬亍!、稀跋蚪健倍洌阂蛔鳌敖交厥,
一線青如發(fā)!碧K軾《澄邁驛通潮閣》詩:“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fā)是中
原。”、小岸霹N”句:唐崔涂《春夕旅懷》詩:“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
上月三更!
【品評】
這是一首骨風(fēng)遒勁的唱和之作。上片言舊!扒つ艽蟆彼木,以蛟龍暫
屈池中、終當(dāng)飛騰為喻,表示雖遭囚禁而猶志向遠(yuǎn)大!皺M槊題詩”三句,追
念昔日轉(zhuǎn)戰(zhàn)東南的戎馬生活,痛惜抗元戰(zhàn)斗歸于失敗。凡此,不只是自抒胸襟
懷抱,也是兼志同道合的友人鄧剡而言的,是對他們共有的錚錚斗志的激勵(lì)及
共有的漫漫征途的回顧!敖魅绱恕倍洌瑒t寄希望于將來,對國家的復(fù)興
不抱悲觀態(tài)度。下片言別。“鏡里朱顏”二句,示此心此志至死不渝。“去去
龍沙”三句,言人漸北去,心終南向,以致頻頻回首,對故國江山無限留戀顧
念。最后兩句說死后魂將化為杜鵑,當(dāng)你聽到月夜杜鵑的哀鳴,那便是我“魂
兮歸來”。作者《金陵驛》詩:“從今別后江南路,化作杜鵑帶血?dú)w”,與此
意同。生前斗爭不息,死后猶眷懷故國,丹心不滅,這是何等赤誠的愛國情腸!
與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用意實(shí)同,只不
過在表現(xiàn)上詩直詞曲罷了。當(dāng)時(shí),周密、王沂孫、張炎等作遺民詞,悼南宋之
亡,哀傷難已,但常心危詞苦,吞聲躑躅,情調(diào)過于摧抑低沉。相形之下,文
天祥的詞,國雖亡而正氣猶存,身將死而雄心不滅,沒有絲毫委靡之色,確乎
是南宋辛棄疾、陸游等愛國詞的嗣響,為南宋詞譜寫了高唱入云的尾聲。王國
維《人間詞話》認(rèn)為:“文文山詞,風(fēng)骨甚高,亦有境界,遠(yuǎn)在圣與(王沂孫)
叔夏(張炎)、公謹(jǐn)(周密)之上。”的確,無論宋詩、宋詞,都應(yīng)以文天祥
為其殿軍。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