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_章良能_翻譯注釋_賞析講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詞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簡介】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由章良能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寫春日感懷。上闋寫春景。芍藥抽簪,鳴禽聲聲,日色遲遲而帶一分陰,韻味雋永。下闋抒情。不沉吟往事而擇晴日登臨,在大自然中放松情緒,實長壽秘訣。“舊游”三句是對人生的大徹大悟,其哲理意味,頗令人深思。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原文】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作者: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雨馀風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身閑時序好、且登臨。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注釋】

①抽簪:拔出像玉簪似的花蕾。

②碎:鳥鳴聲細碎。碎鳴禽:唐杜荀鶴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③遲遲:和舒貌。

④少年心:少年時的豪情壯志。

【譯文】

  柳色春花明麗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欄里的紅芍藥,已經(jīng)露出了尖尖的小小花苞,如同美人頭上的美麗飾物。雨后的春風,更顯得溫柔輕盈,到處響著各種鳥雀宛囀的迎接春天的歌聲。太陽緩緩升起,晴空中尚有一點烏云。以往的事情,再也不必回顧思索。趁著美好的春景,趕快去大好河山好好游覽。舊日游玩過的跡印,如今處處都可找尋。但無處可尋的,就是一顆少年時的心。

【講解】

  這首詞是重游舊地之作。是在他鄉(xiāng)做官多年,終于久游歸來,或者少年時曾在某地生活過,而今又親至其地,重尋舊跡。季節(jié)正當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欄里的紅芍藥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狀如簪)。這不光由于季節(jié)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潤。“雨余”二字,雖然到第四句才點出,但這一因素,實際上貫串著整個景物描寫。由于春雨之后,天氣穩(wěn)定,風和日麗,鳥雀喚晴,鳴聲也格外歡快。一個“碎”字,見出鳥雀聲紛繁,乃至多樣。春日遲遲,由春入夏,白天越來越長。而濕潤的春天,總愛播陰弄晴,“猶帶一分陰” ,正顯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嫵媚?傊~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點,寫出眼前風物的令人流連忘返。換頭“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從心理過程看,它是經(jīng)過一番盤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見作者面臨舊游之地對往事有過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閑時序好”勸自己登臨游賞。“時序好”,并非寬慰自己的泛泛之詞,從上片寫景中,已顯示了這一點。而“舊游無處不堪尋”,登臨之際,往日的蹤跡,又一一能尋訪得見,這照說是令人欣慰的,但遺憾的是,往昔在此地游賞所懷有的那一顆少年心,再也尋找不到了。

  詞所表現(xiàn)的情緒是復雜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時,在一切都可以復尋、都依稀如往日的情況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時那種心境,詞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悵。但少年時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氣、心境最為歡樂的時代,那種或是?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滿著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須稍一回首,總要使自己受到某種激發(fā)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尋那一顆少年心,這里又不能說不帶有某種少年情緒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對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滿。“回來吧,少年心!”詞人茫然若失之際,在潛意識里似乎有這種呼喚?梢哉f,詞人的情緒應該是既有感恨,又不無追求,盡管他知道這種追求是不會有著落的。

  詞的上片寫春深雨后的環(huán)境氣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復雜的心境意緒,它令人賞心悅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換頭“往事莫沉吟”,對于上片寫景來說,宕出很遠。而次句“身閑時序好”,又轉(zhuǎn)過來承接了上片關于景物時序的描寫,把對于往事的沉吟排遣開了。“ 舊游無處不堪尋”,見出登臨尋訪,客觀環(huán)境并沒有惹人不愉快之處,但語中卻帶出“舊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無尋處,唯有少年心”,“無尋處”,三字重疊,以承為轉(zhuǎn),并且大大加強了轉(zhuǎn)折的力量。過去的人生軌跡雖然還能找到,但少年時代那種天真爛漫的活潑之心已無法找到,找得到的東西反而增添,找不到東西的悵惘之情,使讀者也不免感慨萬分。詞就這樣一次次地鋪展開來,又一次次地收轉(zhuǎn)回來,使詩詞既有氣勢,又把作者通過寫詞表達的忠情逐步深化了。

【賞析】

  周密《齊東野語》云:“外大父文莊章公……間作小詞,極有思致。”與其他詠春之作相較,本詞寫得自具一格,既非“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的及時行樂,亦有異于“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滿”的深閨傷春,且與一般文士那種“愿花更不謝,春且長住,只恐花飛又春去”的惜春之意也不一致。全詞對景遣懷,筆調(diào)紆徐起伏、韻味深長而又有所寄托,可以說是“極有思致”了。

  首句著眼于“春事深”三字,吳文英詞有“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深”和“遲暮”意思接近;“柳暗花明”是實寫春深景色,“柳暗”指出眼前已是“綠暗長亭,歸夢趨風絮”的暮春季節(jié),“花明”形容花朵盛放時的光采和色澤,接下去便是描繪“春事深”的幾個特寫鏡頭。
  “小闌”兩句,畫出那小闌干圍著的花圃,紅芍藥長得枝葉繁茂,花兒已經(jīng)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這亦即是晁補之筆下所描寫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尋無路,試向我、小園徐步。一欄紅藥,倚風含露,春自未曾歸去。”(《金鳳鉤》)

  “雨余”句寫風聲,鳥鳴聲,用杜荀鶴《春宮怨》詩意:“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正當雨后初晴,風軟煙淡,空氣溫潤和暖。“碎鳴禽”即鳥鳴之聲細碎,秦觀詞亦有“花影亂,鶯聲碎”之句。鳴聲隨暖風送入耳際,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這里寫出春將逝去而光陰猶足可流連。

  “遲遲日”兩句,點明季節(jié)特征,是白晝漸長,日影闌珊,即所謂“春欲盡,日遲遲。”“一分陰”,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猶帶”兩字,使語氣顯得宛轉(zhuǎn),對春欲盡不無悵觸而情調(diào)并不低沉。

  換頭“往事”兩句,作者感慨平生,但不用直抒而故作頓挫。周密記其“一日,大書素屏云,‘陳蕃不事一室而欲掃除天下,吾知其無能為矣,’識者知其不凡。”可見其襟抱脫俗。曹操《短歌行》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詩中流露渴慕賢才之意?梢“沉吟”暗寓著對明時和賢才的企求,也即對國事的關懷,這里從眼前光景猶可流連,亦即“時序好”、自己又“身閑”,而擬且莫沉吟,要想登臨攬勝,一快胸襟。
  “舊游”三句,語意忽又一轉(zhuǎn),寫登臨以后觸景傷神,心情轉(zhuǎn)向惆悵。劉過《唐多令》結末有云:“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是說美景當前,載酒泛舟江上,但已無法回復到昔日同舟游樂的心情,李攀龍云其“因黃鶴樓再游而追憶故人不在,遂舉目有江上之感,詞意何等凄愴。”與之相較,本詞末尾雖亦寫今昔之感,卻不用直敘而用深一層寫法,先說舊地風光,歷歷可尋,但仍悵然若有所失,自己所尋求的究竟是什么呢?“惟有”兩字一轉(zhuǎn)指出縱使風景不殊,但年少登臨時那種豪情壯懷,卻已隨流光而消逝,無從尋覓。放眼四望,春光將盡,不禁百感交集,如今國事日非,雖欲有所作為而不可能。詞意至此,顯得起伏搖曳,感慨無已,不僅是在嘆息歲月催人老,而且還含有抱負未伸的隱恨。

【作者介紹】

  章良能(?—1214)字達之,處州麗水(今屬浙江)人。少好雅潔,性滑稽,居一室必泛掃圬飾,陳列琴書。更多唐詩宋詞賞析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相關文章。

  良能于宋淳熙五年中進士。慶元元年(1195)二月,以樞密院編修官兼實錄院檢討官。六年二月,遷著作佐郎。嘉泰元年(1201)九月,擢起居舍人。四年,以朝散郎知泉州,開禧元年(1205)除江西運判。因受司諫宇文紹節(jié)指為右丞相謝深甫的同黨,外放泉州任知州。二年,任宗正少卿。五月被免職。外放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三年八月,以權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同年十二月,遷禮部侍郎,兼侍講和修玉牒官。嘉定元年(1208)五月遷吏部侍郎。當年又擢升為御史中丞兼侍讀。二年正月,又從御史中丞遷為同知樞密院事。六年四月,自同知樞密院事除參知政事,詔書稱其:“學博而守約,才大而用周。”七年正月,卒于任上,謚文莊。寧宗下詔,除資政殿大學士、守參知政事致仕。工詞章,有《嘉林集》百卷,F(xiàn)僅存《小重山》一首。見《絕妙好詞》卷一。

【宋詞英譯】

ZHANG Liangne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Overlapping Hills

In the shade of willows and in the presence of bright blossoms long dwells spring,

Those crimson peonies by the balustrade have budded and ready to bloom.

Light is the rain and soft the breeze as birds chirp and twitter away,

On a day that arrives overcast, carrying a shade of grey.

Mention not the bygone times.

If health and weather permit, let us make a climb.

There is no places we've been before that cannot be found and revisited,

Yet never ever reacquired is a person's innocence.


【詞牌簡介】

  《小重山》是詞牌名,又稱小重山一名《小沖山》、《柳色新》、《小重山令》。唐人常用此調(diào)寫宮女幽怨。《詞譜》以薛昭蘊詞為正體。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韻。換頭句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兩體,是變格。雙調(diào),上片六句,押四平韻,三十字;下片六句,押四平韻,二十八字。共五十八字。也可押入聲韻。


【格律】

定格: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songci/633600.html

相關閱讀:雪梅香?景蕭索
少年游·并刀如水
滿庭芳 李清照詞選
清平樂 辛棄疾詞選
宋詞三百首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