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經(jīng)典詩句
>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瘪樫e王《于易水送人》全詩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 如今這些人都已不在了,唯有這條易水河絲毫未變,河水依然那么冰冷。
[出典] 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注釋:
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縣境內(nèi),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為戰(zhàn)國時燕國的南界。
此地:指易水岸邊。
燕丹:指燕太子丹。
壯士: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刺客。 冠:帽子。 發(fā)沖冠:形容人極端憤怒,頭發(fā)上豎,把帽子都頂起來了。 人:一種說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為當時在場的人。
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譯文1: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fā)沖冠。那時的人已經(jīng)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譯文2:
這易水曾經(jīng)是荊軻去刺秦王和燕太子丹告別的地方,壯士荊軻當時唱著歌兒激動得頭發(fā)豎起沖脫了帽子。昔時這位壯士已不在了,但今日我覺得還是同當時一樣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而令人激動。
譯文3:
就是在這個地方燕丹送別荊軻,壯士慷慨激昂,場面悲壯。那時的人已經(jīng)都不在了,只有易水還是寒冷如初。
賞析:
公元678年(唐高宗儀鳳三年),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怒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公元679年(儀鳳四年)舊歷六月,改元調(diào)露(即調(diào)露元年),秋天,駱賓王遇赦出獄。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帶,側(cè)身于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此詩大約寫于這一時期,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并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diào)蒼涼。
清人陳熙晉說:“臨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淪,始以貢疏被愆,繼因草檄亡命”(《駱臨海集箋注》)。這四句話大致概括了駱賓王悲劇的一生。駱賓王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對武則天的統(tǒng)治深為不滿,期待時機,要為匡復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業(yè)。可是在這種時機尚未到來之前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遇,更使得
詩人
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队谝姿腿恕芬唤^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境。
第一聯(lián)“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寫易水送別之事,也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即荊軻。據(jù)《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zhàn)國末年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歸還諸侯之地。臨行時燕太子丹及眾賓客如高漸離、宋意著白衣冠(喪服)送于易水,臨別時高漸離擊筑,荊軻應聲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目,發(fā)盡上指冠”。 “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壯士發(fā)沖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舍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nèi)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lián)“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
人生
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陶淵明曾有《詠荊軻》詩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表達了對荊軻的崇敬與惋惜之情。賓王此詩,同陶詩交相輝映,但在意境的創(chuàng)造上更為含蓄有味。“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
歷史
和現(xiàn)實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觀的寫景。此詩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對歷史的反思。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著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蛇@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詩人面對著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chǎn)生一種奮發(fā)之情。復次,“寒”也是對現(xiàn)實的概括。詩人于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詠懷》)的駱賓王,有著遠大志向,他愿灑滿腔熱血,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然而現(xiàn)實是“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夏曰游德州贈高四》),生不逢時,沉淪寂寞,詩人心中充滿孤憤不平之氣,如易水河一樣,悠悠不盡。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結(jié)情,因意構(gòu)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說:“象者,出意者也。”詩人在自然對象當中,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fā)現(xiàn)了美的客觀存在,發(fā)現(xiàn)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xiàn),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zhuǎn)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
詩歌
創(chuàng)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zhì)符號,這是此詩創(chuàng)作最為成功之處。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yōu)樵伿肥銘阎。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因為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全詩融為一體。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后統(tǒng)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詩的構(gòu)思是極為巧妙的。
這首詩題為“送人”,但它并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nèi)容想象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愿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nèi)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對現(xiàn)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寫易水送別一事,慷慨悲壯,氣概橫絕,尤其是“水猶寒”三字,雖古人已去,而英風壯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聽到風兒蕭蕭,猶如聽到人聲嗚咽,頓生感慨。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志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
唐詩
的健康發(fā)展開拓了道路。
戰(zhàn)國時代,燕國的太子丹為了報復秦王政,特派勇士荊軻去行刺。在易水(今河北省拒馬河附近)送別,當時由音樂家高漸離擊筑,荊軻唱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大家激動得眼珠鼓裂起來,頭發(fā)豎起來,將帽子也沖脫了。這首詩借詠荊軻易水相別的故事,來比自己與友人相別的情景。詩人也是借此表示自己將要和荊軻一樣做一番大事。詩中贊美荊軻,實際上是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詩一開頭,就不尋常地把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畫面展現(xiàn)出來。荊軻當年在易水與燕太子丹相別,而怒發(fā)沖冠,我又何嘗不是那樣悲歌慷慨呢?寫了這兩句,如果再繼續(xù)寫荊軻的故事,就多余了。詩人馬上把筆鋒一轉(zhuǎn),說:“昔時人已沒,今日水尤寒。”意思是說:荊軻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不死,正如陶淵明在《詠荊軻》詩中結(jié)尾說的:“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水猶寒”使我們必然想到“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言外之意,作者寫此詩的用意已經(jīng)明了。這是一首不同一般的送別詩,詩人是用荊軻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和友人,寫得高昂豪壯,不落俗套,可以說是古代送別詩的絕唱。如果將這首詩和陶淵明的《詠荊軻》相比,此詩要高明得多。陶詩開始說:“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招募百夫良,歲暮得荊卿。”一共有30句將荊軻刺秦王的過程寫得很詳細。此詩只兩句就概括了這個故事,不停留在事實的描述上,而是概括其主要精神,畫龍點睛的描述。二者比起來,陶詩繁瑣得多了。且此詩開頭寫得激昂慷慨,不可一世。“壯士發(fā)沖冠”這個典型細節(jié)簡直感天地,泣鬼神。陶詩起句卻十分平常。陶詩結(jié)尾雖有深意,概括得也相當不錯,但他是議論式的,缺乏形象性,又不含蓄。駱賓王這詩的結(jié)尾一句,不但形象,有氣勢,而且其含蓄的意義很深很廣,可謂余意悠長。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并不是陶的寫作水平不如駱,而是兩位詩人的性格氣質(zhì)不同。陶的性格沖淡平和,是消極避世的隱士,他在官場上摔打一陣之后,馬上就終身退隱而獨善其身了。駱則不然,他生性激昂慷慨,起先他在朝廷當侍御史時,就大膽向唐中宗上書,批評武則天不該專權,而遭到武則天誣告坐了牢,出獄后他又跟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并寫出了激昂慷慨、不可一世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其中有“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的豪言壯語。他是敢于斗爭并敢于用前途和生命做孤注去進行斗爭的英雄好漢。所以下筆則叱詫風云,不同凡響,充分表現(xiàn)了唐詩豪壯的特點。此詩第一、二句平仄不對,二、三句失粘,不合絕句格律,當歸于古絕句詩一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03818.html
相關閱讀:
有關于喝酒的古詩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的意思及全詞翻譯賞析
展望未來的詩句
七夕節(jié)的詩句
想念愛人的詩句
上一篇: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钡囊馑技叭婅b賞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關于下雪的詩句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全詩賞析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徐志摩愛情詩句
和山水有關的詩句
母愛詩句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詠賀蘭山 胡秉正
關于人生哲理的詩句
推薦閱讀
眾盲摸象,各說異端
眾盲摸象,各說異端 【出處】出自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 【釋義】許多個盲人一起摸象,各……
詩句簽名
[導語]1、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2、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3、畫出秋魂,碧……
抒情詩句
[導語]1、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 2、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峨x思》 3……
描寫西湖的古詩
[導語]1、《 春題湖上 》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钡囊馑技叭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這兩句是說,佳人幽居在深谷里,容貌是蓋世無雙的美麗。絕代佳人出……
相關閱讀
憂傷能傷人,綠鬢變霜鬢
情人節(jié)的愛情詩句_關于愛情的古詩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
夸獎雪的古代詩
《曹劌論戰(zhàn)》閱讀練習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寒食節(jié)的詩句
描寫冬天雪花的經(jīng)典詩句
鷓鴣天?別情原文_翻譯和賞析_聶勝瓊
“西園花已盡,新月為誰來。”的意思及全
憶江南白居易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