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出處】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

【釋義】處在人生困窘之時要更加堅強,不放棄凌云的壯志。

【解析】王勃引用的這個典故來自“竹林七賢”中嵇康的故事。嵇康生于魏文帝黃初五年(224年),其家世代儒業(yè),嵇康自幼就飽受儒家經(jīng)典的熏陶,胸懷青云之志。嵇康的兄長嵇喜對他有這樣的描述:“叔夜(嵇康的字)年輕時主要接受儒家的傳統(tǒng)教育,成年以后才漸讀老莊之書,但儒家學說一直是他的主導思想。”嵇康認為做人應該講求大義,應該堅持忠烈之節(jié)。嵇康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司馬昭曾想拉攏嵇康,但嵇康對于司馬氏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因此頗招忌恨。司馬昭的心腹鐘會想結交嵇康,受到冷遇,從此結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呂安被其兄誣以不孝,嵇康出面為呂安辯護,鐘會即勸司馬昭乘機除掉呂、嵇。當時太學生三千人請求救免嵇康,愿以康為師,哲理故事,司馬昭不許。臨刑,嵇康神色自若,奏《廣陵散》一曲,從容赴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998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