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3、《思鄉(xiāng)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guān)山。
4、《冬日山居思鄉(xiāng)》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5、《云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xiāng)愁。
6、《鄉(xiāng)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fā)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8、《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9、《鄉(xiāng)思》
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10、《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11、《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12、《聞雁》
唐·韋應(yīng)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3、《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6、《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7、《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xiāng)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8、《竹枝》
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
19、《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20、《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1、《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2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3、《送吳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xiāng)。
24、《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25、《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26、《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27、《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8、《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