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女的夜歌
[德國]布倫塔諾
許多年前的往昔,
夜鶯也這樣啼鳴。
那是多甜美的鶯聲,
當我倆同在一起。
如今我唱著,忍住悲泣
孤獨地紡紗不停,
紡的線哪,純潔,明凈,
直紡到明月平西。
當我倆同在一起,
夜鶯在聲聲啼鳴;
如今我怕聽鶯聲,
它提醒著:你已遠離。
夜夜明月永無盡期,
我孤獨地思念不停,
我的心哪,純潔,明凈,
讓我們團圓吧,上帝。
自從你與我分離,
夜鶯仍在不住啼鳴,
鶯聲使我思念不停——
思念我倆同在一起。
讓我們團圓吧,上帝,
我紡著紗,孤獨一人,
月光照耀,純潔,傷感散文,明凈,
我唱著歌,悲泣難抑。
(飛白譯)
【賞析】
布倫塔諾是一個極富幻想的浪漫派詩人,他把他的全部稟賦和才能只用來培養(yǎng)想象。他曾自白道:“我的孩子啊,我們什么也沒有培養(yǎng)出來,就只有想象,而它反過來又把我們害苦了。”然而,他的最美的抒情詩并不是無拘無束的想象力的產(chǎn)物,而是通過借用和改編民謠寫出來的!都徔椗囊垢琛肪褪且皇拙哂忻窀栾L味的抒情詩,全詩單純而動人地表現(xiàn)了詩人和索菲•梅羅的長期別離之苦。
全詩主要由三個意象構(gòu)成:啼鳴的夜鶯、孤獨的紡紗女和明凈的月亮。這三個意象逐一出現(xiàn),而后又互相牽引,形成一種詩的張力。首先出現(xiàn)的是夜鶯啼鳴。這個自然的音響由于曾介入過人的世界而具有一種激活情感的力量。“聲聲啼鳴”持續(xù)不斷地刺激著抒情主體,激活了他(她)美好的回憶。接著,抒情主體的化身——孤獨的紡紗女的形象出現(xiàn)了,她以持續(xù)不斷的、單調(diào)重復(fù)的動作——紡線來排遣自己的孤獨感。此后,出現(xiàn)了第三個意象:明月,團圓的象征。于是三個意象開始了同步的運動:夜鶯聲聲啼鳴著,激活了對往昔幸福而美滿的記憶;純潔、明凈的月亮高掛中天,預(yù)示著一個幸福而美滿的結(jié)局;只有紡車單調(diào)地旋轉(zhuǎn)著,經(jīng)歷著孤獨的痛苦,又執(zhí)著地向往著那已過去的和將要經(jīng)歷的團圓。
從音響效果來看,這首詩格調(diào)質(zhì)樸自然,又不失嚴謹。全詩用了抱韻(abba押韻),讀來如歌唱般流暢,毫無矯揉造作之感。詩中時有疊句插入,更加強了一唱三嘆的效果。(張德明)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