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冬夜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冬夜

[韓國]高銀

寒冷的夜晚已經(jīng)降臨

漆黑的寒夜已經(jīng)降臨。

太白山脈、小白山脈、眾多山谷處

都有各自的歸宿。

猛獸飛禽都隱跡的

寒冷的夜晚已經(jīng)降臨。

汪汪狗吠何人在

為何嫌路遙而不離去?

一定要去

凍土終邊水青木

發(fā)芽新綠的地方。

(韓元君譯)

【賞析】

高銀是20世紀后期的重要詩人,他的詩可以把個人的領域轉(zhuǎn)換為公共領域,并上升到社會想象力的極點。當時韓國社會仍面臨著東西方矛盾、南北間矛盾、朝鮮與美國之間的矛盾等政治社會問題。韓國文人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在韓國有可能建設真正的公民社會嗎?”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經(jīng)典臺詞,就要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公民社會。高銀想要通過詩的作用從根本上恢復公民性。在20世紀后半葉韓國詩歌史上,像高銀這樣追求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的詩人并不多見。在80年代軍事獨裁時期,奉行“要么打倒對方,要么被對方打倒”的理念,文學也不得不浸淫其中。對立于政治勢力的詩能夠頑強地爭得主導理念之外的一席之地,也許是醒悟到只有超越現(xiàn)實問題并克服自我意志才是戰(zhàn)勝痛苦的法門。《冬夜》就是以這種方式歌頌超越的詩之一。

前兩句“寒冷的夜晚已經(jīng)降臨/漆黑的寒夜已經(jīng)降臨”營造了壓抑、苦悶的氛圍,不能疲。一定要去“水青木”發(fā)芽的地方,“一定要去”的意志支撐人類走到今天,可以說是人類悲劇意識的升華過程。這種渴望的心情可以說是高銀詩的注腳。

高銀傾向于直接表現(xiàn)生活的體驗,創(chuàng)造一種理性的“精神之詩”,這首詩就是范例。對于他來說,詩并不一定要追求姻熟的技巧,但應該接近于世界觀的外表形態(tài),力圖使生活與詩完美結(jié)合起來。他的生活本身就是詩,他為詩而存在,用詩來表達對人類根本價值觀的理解與追求。本詩就是把個體生命的具體體驗升華到對人類的普世價值的理解上來,并時刻保持“一定要去”的信念。(馬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20845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