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和歌辭王昭君二首》
之一
滿面胡沙滿鬢風(fēng),眉銷殘黛臉銷紅。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
之二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
2、《相和歌辭短歌行二首》
??太陽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為白晝?nèi)霝橐,圜轉(zhuǎn)如珠住不得。住不得,可奈何,為君舉酒歌短歌。歌聲苦,詞亦苦,四座少年君聽取。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風(fēng)才往春風(fēng)回。人無根蒂時不駐,朱顏白日相隳頹。勸君且強(qiáng)笑一面,勸君復(fù)強(qiáng)飲一杯。人生不得長歡樂,年少須臾老到來。
世人求富貴,多為身嗜欲。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問君少年日,苦學(xué)將干祿。負(fù)笈塵中游,抱書雪前宿。布衾不周體,藜茄才充腹。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奴溫已挾纊,馬肥初食粟。未敢議歡游,尚為名檢束。耳目聾暗后,堂上調(diào)絲竹。牙齒缺落時,盤中堆酒肉。彼來此已去,外馀中不足。少壯與榮華,相避如寒燠。青云去地遠(yuǎn),白日終天速。從古無奈何,短歌聽一曲。
3、《相和歌辭反白頭吟》
炎炎者烈火,營營者小蠅。火不熱真玉,蠅不點(diǎn)清冰。此茍無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古稱怨報死,則人有所懲。懲淫或應(yīng)可,在道未為弘。譬如蜩?徒,啾啾?龍鵬。宜當(dāng)委之去,寥廓高飛騰。豈能泥塵下,區(qū)區(qū)酬怨憎。胡為坐自苦,吞悲仍撫膺。
4、《相和歌辭怨詩》
奪寵心那慣,尋思倚殿門。不知移舊愛,何處作新恩。
5、《相和歌辭采蓮曲》
菱葉縈波荷?風(fēng),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6、《雜曲歌·辭悲哉行》
悲哉為儒者,力學(xué)不能疲。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十上方一第,成名?噙t。縱有宦達(dá)者,兩鬢已成絲。可憐少壯日,適在窮賤時。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貴為。沉沉朱門宅,中有乳臭兒。狀貌如婦人,光明膏粱肌。手不把書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襲封爵,門承勛戚資。春來日日出,服御何輕肥。朝從博徒飲,暮有倡樓期。評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狗馬外,其馀一無知。山苗與澗松,地勢隨高卑。古來無奈何,非君獨(dú)傷悲。
7、《雜曲歌·辭長相思》
九月西風(fēng)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二月東風(fēng)來,草坼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cè)。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遠(yuǎn)方獸,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8、《雜曲歌辭·離別難》
綠楊陌上送行人,馬去車回一望塵。不覺別時紅淚盡,歸來無淚可沾巾。
9、《雜曲歌辭·樂世》
管急絲繁拍漸稠,綠腰宛轉(zhuǎn)曲終頭。誠知樂世聲聲樂,老病人聽未免愁。
10、《雜曲歌辭·何滿子》
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11、《雜曲歌辭·竹枝》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fēng)生雨腳齊。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怪來調(diào)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12、《雜曲歌辭·楊柳枝》
六么水調(diào)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里百千條。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依依裊裊復(fù)青青,勾引清風(fēng)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可憐雨歇東風(fēng)定,萬樹千條各自垂。蘇州楊柳任君夸,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fēng)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huán)樣,卷葉吹為玉笛聲。葉含濃露如啼眼,枝裊輕風(fēng)似舞腰。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yīng)無續(xù)得期。
13、《雜曲歌辭·小曲新詞》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14、《賀雨》
皇帝嗣寶歷,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上心念下民,懼歲成災(zāi)兇。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帝曰予一人,繼天承祖宗。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元年誅劉辟,一舉靖巴邛。二年戮李?,不戰(zhàn)安江東。顧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或者天降?,無乃儆予躬。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時邕。莫如率其身,慈和與儉恭。乃命罷進(jìn)獻(xiàn),乃命賑饑窮。宥死降五刑,責(zé)己寬三農(nóng)。宮女出宣徽,廄馬減飛龍。庶政靡不舉,皆出自宸衷。奔騰道路人,傴僂田野翁。歡呼相告報,感泣涕沾胸。順人人心悅,先天天意從。詔下才七日,和氣生沖融。凝為油油云,散作習(xí)習(xí)風(fēng)。晝夜三日雨,凄凄復(fù)蒙蒙。萬心春熙熙,百谷青??。人變愁為喜,歲易儉為豐。乃知王者心,憂樂與眾同。皇天與后土,所感無不通。冠佩何鏘鏘,將相及王公。蹈舞呼萬歲,列賀明庭中。小臣誠愚陋,職忝金鑾宮。稽首再三拜,一言獻(xiàn)天聰。君以明為圣,臣以直為忠。敢賀有其始,亦愿有其終。
15、《哭孔戡》
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戡佐山東軍,非義不可干。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弦。從事得如此,人人以為難。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或望居諫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憲府,有邪戡必彈。惜哉兩不諧,沒齒為閑官。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形骸隨眾人,斂葬北邙山。平生剛腸內(nèi),直氣歸其間。賢者為生民,生死懸在天。謂天不愛人,胡為生其賢。謂天果愛民,胡為奪其年。茫茫元化中,誰執(zhí)如此權(quán)。
16、《羸駿》
驊騮失其主,羸餓無人牧。向風(fēng)嘶一聲,莽蒼黃河曲。蹋冰水畔立,臥雪冢間宿。歲暮田野空,寒草不滿腹。豈無市駿者,盡是凡人目。相馬失于瘦,遂遺千里足。村中何擾擾,有吏征芻粟。輸彼軍廄中,化作駑駘肉。
17、《贈元稹》
自我從宦游,七年在長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難。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之子異于是,久處誓不諼。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一為同心友,三及芳?xì)q闌。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春風(fēng)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
18、《答友問》
大圭廉不割,利劍用不缺。當(dāng)其斬馬時,良玉不如鐵。置鐵在洪爐,鐵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燒不熱。君疑才與德,詠此知優(yōu)劣。
19、《宿紫閣山北村》
晨游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見余喜,為余開一尊。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馀人。奪我席上酒,掣我盤中飧。主人退后立,斂手反如賓。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
20、《贈樊著作》
陽城為諫議,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元稹為御史,以直立其身。其心如肺石,動必達(dá)窮民。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劉辟肆亂心,殺人正紛紛。其嫂曰庾氏,棄絕不為親。從史萌逆節(jié),隱心潛負(fù)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為賓。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謬飞希涾P與麟。賢者不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君為著作郎,職廢志空存。雖有良史才,直筆無所申。何不自著書,實(shí)錄彼善人。編為一家言,以備史闕文。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