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作者:佚名
譯文 清溪的水色給我清心的感受,清溪水色其它水澤的地方不同。就算新安江的水色清澈見底,那又總么能與清溪相比呢? 人好像在明鏡中,鳥好像在屏風里的。入晚時猩猩的一聲聲啼叫,在我聽來,就是在為自己遠游他鄉(xiāng)而悲切。
注釋⑴清溪:河流名,在安徽境內。流經(jīng)安徽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入長江。⑵諸:眾多,許多。⑶新安江:河流名。發(fā)源于安徽,在浙江境內流入錢塘江。⑷度:這里是飛過的意思。屏風: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⑸向晚:臨近晚上的時候。⑹游子:久居他鄉(xiāng)的人。
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詩,是公元年(天寶十二年)秋后李白游池州(今安徽貴池)時所作。池州是皖南風景勝地,景點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臺縣,仿佛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經(jīng)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匯入長江。李白游清溪作有許多有關清溪的詩篇。這首《清溪行》主要描寫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詩人喜清厭濁的情懷。
“清溪清我心”,詩人一開始就描寫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覽過很多名山秀川,獨有清溪的水色給他以“清我心”的感受,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異之處。開篇就賦予客觀景物主觀化特性。
接著,詩人又以襯托手法突出地表現(xiàn)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來以水清著稱。南朝梁沈約就曾寫過一首題為《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的詩:“洞徹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毙掳步乃乔宄旱,作者用清溪的水與之相比:“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這樣清澈見底嗎?”這樣,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對比襯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運用比喻的手法來正面描寫清溪的清澈。詩人以“明鏡”比喻清溪,把兩岸的群山比作“屏風”。人在岸上行走,鳥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這樣一幅美麗的倒影,使讀者如身入其境。宋代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評價說:“《復齋漫錄》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沈云卿詩也!枰栽魄渲姡谕跻萆佟剁R湖》詩所謂‘山陰路上行,如坐鏡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m有所襲,然語益工也!
最后,詩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造了一個悲切凄涼的清寂境界。詩人離開繁華而混雜的長安,來到這清澈見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對于胸懷濟世之心和報國之志的詩人,不免有一種心靈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時猩猩的一聲聲啼叫,在詩人聽來,就是在為他自己遠游他鄉(xiāng)而悲切,流露出詩人內心一種落寞郁悶的情緒。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